一個人的內心,最要緊的就是乾淨。 容顏可以化妝,但心靈卻不能偽裝。
虛偽或許可以矇混一時,但只有真誠才能贏得一世。
如露珠,唯有清透,才能折射最美的光;如陽光,唯有坦蕩,才能直面整個世界。
古語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人生在世,唯有一顆乾淨的心,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心純凈,是做人最好的態度
人生在世,之所以會有痛苦,一部分是因為冗雜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心生浮躁。
還有更大一部分原因,則來源於內心的沉重負擔。
為情所困、為欲所擾、為愛苦惱、為錢生憂。
有人就說過:「安寧並不只取決於外界,真正的寧靜源於內心。」
內心純凈的人,懂得取捨。
無論面對何種境遇,一個心靈乾淨的人,總能從積極的角度,總能從美好的方面,去解讀這個世界。
心無掛礙,便得自在;心無雜念,便得純粹。
在這紅塵萬丈中,保持一顆純凈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周遭的議論而動搖;不因無畏的喧鬧而浮躁。
順其自然,活好當下,這是一種態度,亦是一種境界。
作家余華有言:「只有乾淨的眼睛才能看見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正道,也有陰溝。
唯有不斷清除內心雜念,還心靈一片純凈的天空,才能活的陽光燦爛,瀟洒自由,舒心快樂。
心靈乾淨,是待人最好的涵養
古語有言:口乃心之戶。
一個人的內心所想,終會體現在自己的言語之上。
若是心靈乾淨無雜念,則能口吐玫瑰;
若是心生歹念不純潔,必然口吐疾藜。
前兩年某知名導演在機場罵人的新聞一直讓人無法忘懷。
因為嫌棄飯菜不好吃,他對機場的服務人員破口痛罵。
言語之間的責罵與嫌棄,讓人難以接受。
哪怕最後該服務人員哭著不停道歉,他依然不依不饒。
待人的涵養及人品的高下,在那一刻盡顯無疑。
正所謂:「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來不會輕易口出惡言。
因為心靈乾淨,所以滿目善良,如此才不至於自以為是,也不會惡語相向。
世間紛擾,亂相敝目,混沌蒙心。
唯有守住「心凈」這條正道,才能在萬千人當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清清白白待人,坦坦蕩蕩做事。
若能如此,才是一生最該有的修養。
人品乾淨,是處世最好的口碑
老話常講,心安則身安。
一個人若是內心乾乾淨淨,人品沒有污點,那麼再丑也有人靠近,再窮也受人歡迎。
作家木心,曾三次入獄,手指遭折,作品被燒,卻活得乾淨純粹。
關他的人都認為他一定會衣衫襤褸地爬出來。
誰知出獄那天,他面帶微笑、腰板堅挺,褲子上還有筆直的縫,皮鞋擦得錚亮,乾淨極了,優雅極了。
多年後,梁文道看到木心50歲的照片時特別驚訝:「這哪裡像是一個坐過牢的人,好奇怪,好奇怪的一個人。」
一個人內心乾淨澄澈,人品純凈慎獨,必然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天地。
他們做人有準則,做事有尺度,問心無愧,才敢坦坦蕩蕩。
正如《菜根譚》有云:君子之心,青天白日。
人品乾淨的人不會被物慾裹挾,不會墜入慾望的深淵。
因此,人活一輩子,最要緊就是修一顆乾淨的心。
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光明磊落,如此,才能淡然處世,歡快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