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樣的社會才能有序地運轉,縱觀生活中的那些交通事故,十有八九都是沒按『規矩』走,你要清楚『社會不是你媽,不會那麼慣著你』。
規矩是一種自我約束,不逾矩不犯錯;規矩是一種做人標準,有底線有原則;規矩是一種為人尺度,懂分寸有界限。
人生在世,與人交往,修身養性,處處都離不開規矩,可見,規矩多麼重要。
不懂規矩,只能招人嫌棄、惹人討厭,一個懂規矩的人,別人才會願意相處,一個不懂規矩的人,別人只會遠遠的避開。
生活里,總有一些不成文的小細節,一些小禮儀,這些東西說到底就是一種規矩,恰恰是這些往往不那麼起眼的規矩,卻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
然而,生活中卻有一些人把「規矩」拋到了腦後,很多事不但不按著規矩來,反而任由自己的性子,想怎樣便怎樣,真的讓人不屑一顧。
譬如排隊做核酸,可有的人就是選擇插隊,當你指責他的時候,他不但不以為恥,還理直氣壯地擺出一副架勢,你能把我怎麼樣,有本事打我啊。
再比如曝光的那些「霸座女」,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座位,可偏偏就是想坐哪就坐哪,等到原座位的主人來了,不僅不給人家讓座,還胡攪蠻纏,撒潑耍賴,真是太沒規矩了。
日常生活中,規矩無處不在,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有秩序,生活才會更和諧。比如不準隨地吐痰,不能亂扔垃圾,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超市結賬要排隊等等。
做人做事,就要守規矩,不是只有你才有個性,也不是只有你才能與眾不同,所以,身為人,我們就應該做到應該做的事情,守住該守住的規矩。
沒有規矩,生活秩序將會一團糟,人們也將無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人就要懂規矩,守規矩,家園才能溫馨,社會才能和諧。
規矩,是為人處事的底線;規矩,是行為做事的標準。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規矩謹記在心裡,不賺昧良心的錢,即使再苦,不掙坑蒙拐騙的錢,不做丟人品的事,即使再難,不做傷天害理的事。
在家裡,孩子要講究規矩,這樣才能跟長輩相處融洽,在工作上,同樣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或是遵從公司制定的「規矩」,這些既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植根於每個人內心的教養。
正如《韓非子》里寫道:「萬物莫不有規矩。」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既是一種規律,也是一種生命演變的「規矩」,只有做到懂規矩,守規矩,才能懂得生活,守住人生。
即使此生不富貴,也能過得幸福安然。做人,就做守規矩的人,對己是保護,對人是尺度;做事,就做守規矩的事,受人尊重,得人贊同。
寫作是一種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寫得對你有所幫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謝你的關注和分享,因為下一篇更精彩。
有緣相識,願我們一起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