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露映海,請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您分享精進類——乾貨,今天的進階為:感悟,覺悟之後的大徹大悟——價值危機與鬆弛感的對決,孰勝孰敗。
人生,最大的利潤是感悟,最快的捷徑是覺悟。而大徹大悟,是在生命覺醒、自我覺醒、靈魂覺醒下,完成之後的徹悟。我們每個人,心裡想什麼,現在該做什麼,未來該怎麼做,就像一粒種子,目標越清晰,才越有生命力。世間滄桑,永遠有許多難測的風雲要來,我們時時刻刻要準備自己面臨風雲,不要慌亂,不要迷失方向。
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一個新辭彙在社交媒體鋪天蓋地地火起來。從「打工人」、「996」,再到「內卷」、「躺平」,而最近在被內卷和焦慮不斷裹挾的「鬆弛感」,又成為了新的頂流。
「如果用盡全力,也無法掌控;那麼,索性就放手而行,放任自流」。這就是「鬆弛感」的定義。有人覺得這個詞,切中了當下人們的生活情緒。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太多的無奈,讓我們力不從心,無力改變。但也有觀點認為,足夠的「鬆弛感」需要足夠的資源支撐,才會有「鬆弛」的空間。這對一些擁有了資本的人,或許是一種自然的鬆弛。但對於更多的人而言,鬆弛意味著不再嚮往未知,轉身投向消極的安穩,其實也就是「躺平」的進化版本。
放鬆心情,放飛自我。每個人對「鬆弛感」有每個人的理解和詮釋,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鬆弛感的背後,其實是當下人們對人與工作和人生的一種反思和提煉。舒適幸福的環境人人嚮往,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解除一下身體的疲勞,調節一下工作的程序和進度,一般很容易做到。這種鬆弛只是暫時的,也是人們遇到焦慮、恐懼、失意、抑鬱等問題,轉換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但「價值危機」是每個人,繞不過去的坎。止步不前,似乎就會停止成長,長期以往,就會被社會逐步淘汰。隨著社會分工的格式化、精細化的不斷加深,以及智能代替人工的不斷推進。「價值危機」,或是無力感,會時時困擾和呈現在每一個人面前。面對無法戰勝的困難,「逃」或許能夠躲過一劫,而運用「鬆弛感」這一詞,要比用「逃避」來形容,要冠冕堂皇的多。
無論如何,「鬆弛感」不應該等同於「躺平」;也不能等同於「逃避」。而應該是一種積極舒適的「鬆弛感」,是蓄勢待發、養精蓄銳、彎道超車、騰籠換鳥的代名詞。只有具備這種積極的意義,才有可能在與「價值危機」對決中取勝。
人不能太閑,太閑就會瞎琢磨,生是非,因為時間充足,腦子裡就會胡思亂想。因為無所事事,就會和別人說長道短。人閑,沒有目標方向,心閑,總愛沉迷幻想。時間長了,想得太多,就會患得患失,杞人憂天,整日憂鬱,滋生愁緒。
由於我們每個人,都存在生存壓力的問題。「錢袋子」能不能鼓起來,怎麼樣鼓起來,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經濟壓力,比過去更大了,不確定性,更大了,收入減少,都可能是常態。在這種情況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挑戰;但在這種情況下,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穩下來、沉下來;把心沉下來,如果有機會,就要扎紮實實做,絕對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絕對不要盲目冒險,要穩中求進。如果自己感受不到機會,那就沉下心來學習、觀察,實踐。要小成本在可控風險範圍內去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用時間換空間,才能從社會的逆境中發現機會。
態度,決定你人生的成長;速度,決定你人生的格局。每一次努力,都是改變人生的方式;每一次自律,都是轉變態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生之路,別因為別人看輕自己而放棄;別因為挫折就徘徊不前。堅持夢想,為目標拼搏,從每一個當下開始,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人生的覺醒是美麗的,人生的感悟是震撼的,化蛹成蝶,脫胎換骨。每一次成長,都是一種喜悅;每一次成熟,都是一次裂變;每一次成就,都是你人生的一次增值。你所經歷和付出的,都會成為你人生最終的盛宴。
大徹大悟,就是靈魂的一次獨自旅行,旅途中發生的一切和接觸的人,都是應該發生的,不管發生什麼,你都要勇敢地面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勇敢的愛自己,只有你離自己內心最近的時候,對於好與壞的發生,你才會真正領悟到什麼。
生命的最原始狀態是純潔的,生命的誕生是無私的,生命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最初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責任是什麼,奉獻是什麼,交往是什麼,但這不影響你長大,不影響你作為生命對生存的渴求,這是一種生長的本能,是生命的自然流露。
不管世界怎麼變,正直,永遠最可貴;善良,永遠不過期。一個真誠的人,走到哪裡都會有人喜歡,因為說話認真,做事用心,為人誠懇。一顆善良的心,和誰相伴都能長遠,因為懂體諒,懂包容,懂尊重,懂感恩。人這一生,好感情,是用實心實意換來的,好人品,是用一輩子去打造的,心靈,一定要以善良為本,初心一定要以純潔為根。
感悟是意識的升華,生命是意識的源泉。生命與意識覺醒的分水嶺,就在於生命不再以單純的意識存在,在意識中開始思考一個人面對的,將是整個世界,有些事物是可戰勝的。但有些事情的發生,卻是無可抗拒的。生命在意識中的覺醒,其實就是學會了思考,也就是成為了生長與意識的標誌,但此時的思考,只是淺層地思考,只是一種蘇醒的形式,懵懵懂懂,或有或無,它只是一種生存的延續,生命的喚醒,是人生覺醒的初級階段。
自我覺醒是人生覺醒的中級階段,自我覺醒開始學會了分析自我,認識自我,規劃自我,進而學會和發展為——改造自我。自我覺醒學會了從社會各種信息和資源中,找到當下的所缺,摸清當下的維度,你相信什麼?恐懼什麼?我應該想什麼?什麼最重要?等的思考,已擺上議事日程,已刻入腦海進行收集、加工,或再創作,或再創造。自我認識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內心的我和外在的我,是相互並存,相依為命,相互依賴,有時還會產生相互撕裂的矛盾,是水火交融,密不可分,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共同發展的組合體。
過程用心,結果隨緣,生活是對人生的一場考驗,生活需要煙火氣息,也需要詩和遠方。在繁雜瑣碎的生活中,一定要有所愛好,有喜歡執著追求的東西,才不會那麼無趣、枯燥、煩悶。人到一定年齡,一旦悟透了人情世故,便會喜歡獨來獨往,學會了慎言自律,懂得了親疏隨緣,習慣了和自己淡淡相處、餘生與萬事言和,與獨處相安,自省,自醒,自清歡。
要學會自我解脫,自我覺醒。自我覺醒所產生的矛盾,是否能處理好,關係到一個人的發展前途和命運,總是處於自我矛盾當中會影響一個人思路的總體發展、健康成長。自己是自己的對手、自己是自己的敵人、自己是自己的朋友,說明內在與外在的雙重性,人格分裂,精神抑鬱,情緒陰暗,都是兩者所產生的不良反應。
自我覺醒能否順利走出誤區,脫離怪圈,靠的是靈魂覺醒的驅動,在這裡一個人所有的經歷都會成為鋪墊,所有的失敗都會成為註解,每一次最好和最壞的產生,都是情緒控制的好壞,狀態保持的好壞,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等綜合因素的好壞所致。
生命覺醒、自我覺醒、靈魂覺醒,其實就是最終形成大徹大悟的「三部曲」。靈魂覺醒是人生三次覺醒的最高級階段,靈魂覺醒指的是保持美好心態,心情持續好會吸引更多的快樂和美好事物。它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是調適生命覺醒、自我覺醒的舵手,是生命與自我覺醒的頂層設計與硬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靈魂覺醒最初的時候,也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或是一隻小小的火苗,潛意識的覺醒是自我覺醒的大徹大悟,自我覺醒最終裂變為靈魂覺醒,喚醒了靈魂深處最初的感覺,那是一次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自己對自己的呼喚,真正知道了人世間還存在著各種不如意和不容易,真正知道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和假醜惡。
靈魂的覺醒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在人生這場賽道上,其實沒有真正的輸贏、勝負,上天為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靈魂的真正覺醒,是要你修為到的靈魂的最高境界,這個時候,你的快樂就會成為與生俱來的,你內心的世界也就真正,掌控在了自己手裡,高興不高興自己說了算,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不再抱怨命運的不公,不再懷疑自己的能力,一切遵從自己內心的願望,內心的喜好,情不自禁,永遠走在了發現美好的路上。
人生的短暫,有時候會讓我們來不及改正一些錯誤,人生一次次的覺醒,也是為了避免讓我們少犯錯誤,時時刻刻走出自己的美好人生。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人人都會遇到自己的天花板,憑藉自己的技能、經驗和知識解決各種問題。但用不了多久,所有的工具都用完了,依然無能為力,這些原有的技能就會失效,需要新的認知,新的不斷學習才能突破。
可資源升級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資源升級是需要巨大推力的,如同飛機飛上天,需要藉助發動機的推動力,突破和躍升所需要的力量在自己的周圍是無法找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貴人相助——貴人不屬於你的階層,不管是提攜、牽線、推薦、站台、背書,都是獲得躍升所需資源的通道。
然而,窮人的自尊心會非常強烈和脆弱,萬事不求人的心態深入骨髓,主動關閉所有通道,把自己擠壓到墨守成規的絕路之上——弱者的弱是全方位的,心態、認知、信息、技能、資源、取捨等等,這些就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困惑,自己的危機感驟升,價值感驟降,甚至會產生放棄前行的念頭。孰是孰非,選擇安逸還是逃避,躺平還是內卷,紛紛擾擾;選擇裝睡還是熟睡,清醒還是清除,左右不是,難究其責。
在這個價值危機的時代,危機其實是伴隨著我們整個一生的問題。人生的大徹大悟,實際上是每一次小小覺醒的積累。覺醒需早悟,徹悟需歷練,每次的覺醒,覺醒得越早對我們的人生越有幫助,我們會進步得更快,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完美和絢麗多彩……
覺得對您有幫助的話,大家可以試試轉發給更多的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