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林「照片前後的故事」之三:遞條子

2022年10月16日06:21:11 故事 1069



楊森林「照片前後的故事」之三:遞條子 - 天天要聞

1972年10月作者於鳴沙中學 讀高一,李樹儼任班主任


那歲月,男女授受不親。男同學與女同學從小學到高中來不開腔。要是男女坐

在一個課桌上,中間用鉛筆劃一道「楚漢」分界線:誰的肘子都不能越界一丁點兒,稍有越界就會被對方提醒:「過來了……」越界方馬上收回肘子。

大哥桌子前是位衣著乾淨、相貌楚楚動人的美女:兩個羊角辮不長不短,一身

白底色帶花紋的確良布衫不肥不廋。雙眼皮。柳眉葉。眼瞼清澈如同望不到底的湖水。嘴唇如同櫻桃般富有動感。

王金柱老師開班會有個習慣:喜歡錶揚學生。大哥雙手能打加減乘除4位數算

盤。每次評獎作文,王金柱第一篇要念的範文必定是大哥的,第二篇必定是

大哥前面的美女同學的。

不知王金柱老師是有心還是無意,表揚同學總是先說大哥:「Y——S——

L」,接著必定就是女同學「H——Z——Y」。

或許大哥受表揚次數太多,老是一副毫不在乎但絕不趾高氣揚的樣子。而女同學聽到表揚,就將雙手交替放在桌面上,額頭自然搭在雙手上面。

大哥發現——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神,似乎能夠說話。透過胳膊縫隙,正朝後含情脈脈地射向自己。

每逢這時,大哥先是渾身發熱,接著會心而又非常快速隱秘地伸一下舌頭,嘴角報以微笑。再接著,趁其他同學不注意,用眼睛餘光回射美女的眼瞼,立刻就像後來學習到的激光穿透一般,頃刻間相互有了「放電」的感覺。

這感覺只有「心有靈犀」的雙眼相視,就能走進彼此的心靈深處——那或許就是天真無邪兩小無猜的穿越?

受兄弟信任、老師鼓勵、美女傳情,大哥越來越自信,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山帽葛」換成「水鴨子」頭型不久,先他人一步直接留了個「大背頭」,騎自行車到40里開外的中寧縣城照相館,照了第一張個人「標準」相片,兩個星期去拿,照相館給他洗印出了2張。

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大哥頭上戴了個在當時極為值錢的「呢子」帽子。課堂上再與美女偷偷「放電」,脫掉帽子露一下「大背頭」,只給美女從手縫看一眼,趕緊像做賊一般戴上帽子。

美女抿嘴一笑。大哥馬上想起《石頭記》里賈寶玉看見林黛玉「回頭一笑值千金」的詞句,而且發現美女的牙齒潔白如雪。翻書的手指如同白蔥一般細嫩。

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心跳,給美女寫了一封長信,將人兩張「標準像」中的另一張,夾在長信中間,想送給美女。

怎麼才能將信和照片送入美女手中,而又不被他人發現,他當年頗費了一番心思——教室里送,人多眼雜,容易被別人發現——一旦被發現,那就跳進黃河洗不清了——不行不行,絕對不行;放美女課桌的書藏里,萬一美女還沒發現,就被他人拿走,那就創下了天禍——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尾追美女走路,他人懷疑你或許是流氓——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思來想去,大哥設計了個安全絕招:自己先躲在另一個教室的拐角處,遮住身影,看著美女走出教室。待她來到拐彎處自己跟前時,將包有照片的長信放在地下,自己躲在一邊,看美女反應——美女拿走,心滿意足;美女不拿、或者假裝沒有看見,自己搶前一步,趕緊上前撿回來,神不知鬼不覺……哈哈哈……

大哥盯著美女的一舉一動——來了,來了,真的來了……就到腳底下了……

大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摺疊好的長信丟出去——美女伸手以閃電速度將長信拿起,立即塞入書包深處,一陣長跑。

大哥幾乎同時朝著相反的方向立即離開,但並沒有開跑——儘管他那激動的心像是揣了個小兔子在犇騰。

大哥當時的內心是如此激動,而長信的內容卻另有所表,全篇文字找不出半句「資產階級」情調。今天說起有些味同嚼蠟,可在當年,不得不如此——那時提倡「活學活用」「一幫一,一對紅」。大哥按照當年文章私信流行的慣例,先引用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的《毛主席語錄》」,然後再說「讓我們在革命的戰鬥中,建立起革命的友誼……」全篇沒有一句「卿卿我我」「山誓海盟」之類,甚至連「親愛的」三個字都沒有用——大哥向蒼天發誓:沒有沒有,真的沒有。

今天寫起當年「遞條子」「投情書」那一幕,儘管內心充滿甜蜜,但在那個特殊年代,我們這批特殊的小學生自小就學會了推「太極」——情書、日記都不會、也不敢寫出自己要表達的真心話語。

意想不到的是:美女剛升初中就隨從家人搬遷到銀川地區靠北的地方去了。從此杳無音信。

20年後的1988年夏天,大哥利用當記者到處採訪便利,找到了當年美女。帶著自己剛剛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夢系朔方》,送給當年的紅顏知己。他猜想對方一定會驚訝。

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方反倒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訝——人家打開一個簡報冊,給他看裡面剪輯保留下來的「寶貝」——全是大哥發表在報刊雜誌上的文章,就連1975年大哥發表在《寧夏日報》頭版副頭條的「成名作」《要敢於抵制資產階級生活作風》一文,也赫然在冊。

有些文章連大哥自己早就遺忘了。當然,還有這張照於1969年12月的第一張「大背頭」照片。

——那年,大哥13歲。


2021年8月31——9月3日

草於銀川悅海新天地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