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2025年04月01日02:42:05 科學 1162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

不斷升級和完善

汽車正變得越來越「聰明」

能夠精準解讀潮汐車道

可變車道與應急車道的駕駛規則

甚至能夠根據不同地區司機的

駕駛風格調整駕駛策略

克服異地駕駛的「水土不服」

進一步擺脫對人類駕駛的依賴

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

元戎啟行推出新一代不依賴高精度地圖、

應用端到端模型的智能駕駛平台

泛化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真正實現城區任意點到點的智能駕駛

目前,元戎啟行與多家車企建立量產合作關係,多款合作車型陸續投入消費市場,為推動智能駕駛行業落地提供助力。

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 天天要聞

穿越技術「無人區」

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 天天要聞

元戎啟行由CEO周光博士帶領團隊於2019年創立,總部位於深圳,在全球多地有業務落地。

出生於四川的周光從小就被視為天才,從小學到高中,從縣裡到市裡,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上小學時,數學老師剛寫完題目,周光就說出了正確答案;兩個小時的高中數學考試,他40分鐘就交卷,還能拿到145的高分。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周光前往美國深造,攻讀人工智慧博士學位,是業內最早一批專研人工智慧技術的人。

2016年,博士畢業的周光加入百度美國研究院自動駕駛事業部,負責多感測器融合和感知深度學習演算法,正式進入自動駕駛行業。

2019年,周光選擇在智能駕駛這個領域創業,在深圳成立元戎啟行。當時,智能駕駛行業有兩個技術方向:無高精地圖和依賴高精地圖。業內依賴高精地圖的技術已經成熟,且有這樣一個共識——高階智駕必須要有高精地圖。然而,精確的地圖測繪成本非常高,而且高精地圖的更新速度非常慢,修路、道路事故、各類突發情況頻繁發生,高精地圖已經不能滿足智能駕駛行業的發展。

「我們要做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智能駕駛方案。」周光提了這個大膽的想法。當時,這在行業內沒有先例,技術上也有很多不確定性,選擇這條技術路線意味著很大的風險,很多車企也不敢冒險做嘗試。

2020年,周光帶領元戎啟行開始布局「無圖」方案,在所有智能駕駛公司還沒有轉向的時候,走出了第一步。

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 天天要聞

打造道路智能汽車AI底座

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 天天要聞

2023年初,元戎啟行正式發布去高精度地圖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Driver 3.0。該方案的特點是能在不使用高精度地圖的前提下,僅憑導航地圖就可以做到城市以及高速場景點到點的高階智能駕駛。

用戶在導航中輸入要去的目的地,搭載元戎啟行Driver 3.0方案的智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自動實現跟車、超車、變道、轉彎與識別紅綠燈等功能,即使是駕駛環境惡劣的複雜路段,也能準確應對。

元戎啟行「重感知 輕地圖」的路線,降低智駕企業成本,加快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落地的速度,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正是這樣的技術前瞻性,讓元戎啟行成功預判、踩中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智駕技術發展的節奏,也充分證明了元戎啟行的創新實力。

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 天天要聞

2023年年初,周光帶領元戎啟行布局「端到端模型」,同年8月,元戎啟行完成端到端模型的道路測試。

周光介紹,「端到端」方案將感知、預測、規劃三個模塊通過矢量數據傳輸融為一體,完美避免了信息減損問題和長尾規則定義問題。

2024年8月,元戎啟行端到端高階智駕平台DeepRoute IO搭載長城魏牌全新藍山上市。10月,元戎啟行與Smart合作的第二款車型—Smart精靈5上市。憑藉這兩款量產車,衝擊行業第一梯隊,在城區高階智能駕駛供應商市場中拿下15%的市場份額

2025年1月,元戎啟行對外發布VLA模型(視覺語言動作模型),智能駕駛系統的泛化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3月,發佈道路通用人工智慧平台AI Spark,讓智能汽車在道路上自主行駛、具備與物理世界深度交互的能力。

周光表示,元戎啟行將繼續深耕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打造好用、易用的智能駕駛系統,賦能車企智能化升級。預計2025年全年,元戎啟行將有超10款合作車型推向消費者市場,合作車型包括SUV、MPV、越野等多種車型,量產車規模將超過20萬輛。

原標題:《穿越技術「無人區」!這家深企打造「AI司機」》

閱讀原文

來源:深圳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普陀人,這份生物遺傳多樣性問卷邀你填! - 天天要聞

普陀人,這份生物遺傳多樣性問卷邀你填!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普陀區生態環境局在線開展生物遺傳多樣性調查問卷,誠邀您參加。您吃過哪些普陀傳統美食?您認識或吃過以下哪些野菜?
山東狼王5天屠2人 刀背敲出3000Hz聲波竟逼退83%狼群 - 天天要聞

山東狼王5天屠2人 刀背敲出3000Hz聲波竟逼退83%狼群

2012 年,在山東棗莊那片看似平靜的麥田裡,一場驚心動魄的「人狼大戰」,徹底顛覆了人類對自身與冷兵器力量的固有認知。一頭重達 117 斤的歐亞狼,在短短 5 天內,以 2 條鮮活的人命和 5 人重傷的「戰績」,無情地撕碎了人類對冷兵器的盲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等離子體義大利麵條狀的不穩定圖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等離子體義大利麵條狀的不穩定圖像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罕見的等離子體不穩定性,其中高能電子束形成義大利麵條狀的細絲。《物理評論快報》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詳細介紹了研究人員如何利用高強度紅外激光引發一種稱為絲狀不穩定性現象,這種現象對於基於等離子體的粒子加速器和聚變能技術具有重
去年因為颱風錯過的天文氣象地震科普之旅,這個春天安排上啦! - 天天要聞

去年因為颱風錯過的天文氣象地震科普之旅,這個春天安排上啦!

每次一推出就秒殺完名額的徐家匯-佘山「『向光而行 海派尋源』市民修身巴士」探源之旅,去年8月的計劃因為颱風「泡湯」,讓許多市民大呼遺憾。春暖花開的日子,這趟天文氣象地震科普之旅又安排上啦!上周末,同樣是秒殺到名額的親子家庭們坐上巴士,從徐家匯源出發,最終到達佘山,一一打卡徐家匯觀象台(上海氣象博物館)...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在國博開幕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在國博開幕

今天起,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展出。展覽在全球首次對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樣品,上百件珍貴實物與圖文史料首度集體亮相。展覽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為主線,圍繞工程歷史背景、研製歷程、主要成就、未來任務等,以實...
14秒生死戰!奧特曼逆轉擊穿怪獸,數據分解特效封神 - 天天要聞

14秒生死戰!奧特曼逆轉擊穿怪獸,數據分解特效封神

深夜,巨型章魚怪獸"深海吞噬者"突然出現在濱海城市,觸手掀翻橋樑與建築,市民驚慌逃竄。鹹蛋超人研究所的實習生小海發現實驗室警報閃爍,抓起裝有鹹蛋超人軟膠人偶的金屬箱沖向天台。小海打開金屬箱啟動能量裝置,鹹蛋超人軟膠人偶雙眼亮起金光。
最新消息:4月2日凌晨1點前,中國迎來10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 天天要聞

最新消息:4月2日凌晨1點前,中國迎來10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今天是2025年4月2號,星期三,今日要聞有:一、格爾木±400千伏換流站擴建工程進入關鍵階段,採用智慧化安裝實時監測系統和自動補氧裝置,確保換流變壓器抽真空注油工作高質量完成。該項目是國家電網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工程,將提升青海新能源外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剛剛閉幕的2025中關村論壇集中發布了19項重磅成果北京大學有兩項成果入選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劉開輝團隊首創「晶格傳質-界面生長」晶體製備新範式極大提高了晶體結構的可控性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團隊開創了放射性藥物共價技術引領腫瘤診療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