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2025年03月27日07:10:13 科學 8074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報道稱,有研究表明,一片口香糖經過咀嚼會釋放出成百上千的微塑料到唾液中。據報道,微塑料是直徑在1微米至5毫米之間的聚合物碎片和顆粒。

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ic photo)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桑傑表示:「開展這項研究並非為了製造恐慌。」此前有研究證實,微塑料可通過攝入和吸入兩種方式進入人體的多個部位及血液中。本次研究旨在探尋微塑料攝入的其他潛在來源,並測定其濃度。

研究團隊選取了10種常見口香糖為樣本,一半為合成口香糖,另一半由天然成分製成。實驗中,一名參與者咀嚼口香糖4分鐘,研究人員每隔30秒便用離心管收集其唾液。之後,參與者需用純凈水沖洗口腔3到5次,研究人員再將沖洗後的唾液樣本與咀嚼後樣本混合,以確保能收集到口腔中的所有微塑料。此外,部分口香糖還被咀嚼 20分鐘,以便研究微塑料數量與咀嚼時長是否有關。

結果表明,平均每克口香糖會釋放約100個微塑料,部分口香糖的微塑料釋放數量甚至高達637個,且94%的微塑料是在咀嚼的前8分鐘釋放出來的。令人意外的是,咀嚼天然口香糖與合成口香糖所釋放的微塑料數量並無顯著差異。(葉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研新「智」生產力: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科研新「智」生產力: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上線

3月26日,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辦的「新紀天工 開物煥彩——探卷尋智」重大科技成就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了SciExplorer科學探索者平台,吸引大家關注。平台負責人表示,這是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SciExplorer平台作為一款開放文獻數據計算工具,對提升科研工作效率,積極推進國家科技基礎...
【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海報】方向晨:唯細、唯實、唯知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海報】方向晨:唯細、唯實、唯知

編者按:4月2日,由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主辦的「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國家卓越工程師專場宣講報告會在燕山石化舉行。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作宣講報告,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他對科技與工程創新的感悟。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如何過入職關?怎樣選擇自己的研究...
從某米SU7烈焰焚江看科技狂飆的人性剎車片 - 天天要聞

從某米SU7烈焰焚江看科技狂飆的人性剎車片

圖片來自網路智駕驚雷碎玉壺,生命天平問車企一、血色數據:當實驗室參數撞上人間煙火"姐,你看這個車像不像變形金剛?"2025年3月29日深夜,安徽銅陵高速監控拍下驚悚畫面:一輛某米SU7在暴雨中划出詭異弧線,右前輪精準咬住隔離帶水泥樁。
科學家發現,北美大陸底部的岩石正在慢慢流失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現,北美大陸底部的岩石正在慢慢流失

美國中西部地區是滴水效應最強烈的地區。研究人員發現,北美大陸正在緩慢地從其底部流失岩石,這一過程被稱為「克拉通滴液(Cratonic Dripping)」。這是由法拉隆板塊(Farallon plate)的殘餘物造成的,法拉隆板塊是一個古老的構造板塊,它影響著地幔,導致岩石團塊分離和下沉。美國中西部地區是滴水效應最強烈的地區。但...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 天天要聞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亂扔!科學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為了解決全球環境塑料污染問題,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可降解塑料」,主要應用在包裝、農用地膜、餐飲等領域,往往被商家宣傳為應對塑料污染的終極解決方案。而網上逐漸流傳的一種說法稱:「可降解塑料」可以隨意丟棄,反正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會自然降解。這種說法靠譜嗎?近期,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委網信辦等單位聯合發...
極狐阿爾法新6系這是瘋了!最高直降近6萬、20萬內唯一3激光雷達 - 天天要聞

極狐阿爾法新6系這是瘋了!最高直降近6萬、20萬內唯一3激光雷達

4月2日,極狐阿爾法新6系迎來上市,雙車可以視為阿爾法S和阿爾法T的改款車型。其中極狐阿爾法S6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區間19.58-22.58萬元,相比現款直降5萬多;極狐阿爾法T6推出1款車型,售價19.58萬元,相比現款直降近6萬元。2025年,新能源汽車正式邁入智駕元年。作為智駕先行者,此次極狐阿爾法新6繫上市,將智駕平權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