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2022年09月06日02:01:38 科學 1097

你敢相信嗎?地球上出現了一個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儘管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這個核反應堆人們似乎沒能找到合理的解釋,難道說這次真的是外星人所為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史前核反應堆真的存在嗎?

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 天天要聞

1972年,法國人在非洲的加彭共和國奧克洛發生了一座非常奇怪的鈾礦。為什麼說它奇怪?因為世界上任何一座鈾礦挖掘出來的鈾235都非常穩定基本的比例基本在0.72%,但是這裡的鈾235很明顯缺斤短兩,有的是0.6%,有的則只是0.29%,這說明什麼?

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 天天要聞

說明這裡的鈾被使用過,怎麼使用的?自然是核反應。這個結果直接驚呆了眾人,我們知道居里夫人發現鈾不過才100多年,並且,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是在1956年才出現,而經過專家們的勘探,加彭這個核反應堆卻是發生在距今20億年前。所以197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乾脆在加彭召開了研討會,結果沒想到越研究越蒙圈,甚至超出了科學家們的認知,因為大家發現這個核反應堆至少順利運轉了50萬年以上,消耗了500到800噸的天然鈾,輸出功率可達一百千瓦,簡直不可思議。那麼問題來了,如此規模龐大且優秀的核反應堆究竟是誰建造的?難不成是外星人嗎?

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座存在於21年前結構合理、設計科學且保存完整的核反應堆。正如人們傳言那樣,是外星人所為嗎?

畢竟奧克洛核反應堆所體現出的優秀是現代科學技術,其實火箭也追趕不上的,所以有人自然而然地將其和外星文明聯繫到了一起,畢竟我們已經在金星和火星上發現了氯化氫,而且這兩個星球也是太陽系中的宜居帶,在幾十億年前有生命存在,也不是沒有可能發達的外星文明。讓他們沒事來荒蕪的地球串個門也說不準,這個核反應堆很可能就是外星人隨手搞出的地球礦產資源。除了外星文明之外,人們還想到了史前文明。如果說在20億年前,奧克羅地區存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他們所建立的核電站超過了地球上人類的最高水平。

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人類迄今為止核泄漏事件已經多達11次。核反應堆中最危險的副產品之一就是放射性,它會對周圍土壤和水造成嚴重污染,但奧克洛核反應堆卻巧妙地讓發生結合,直接解決了這個難題。於是,世界各大實驗室都想研究出來怎麼做到長效的核備料處理技術,能讓核備料規規矩矩地待在原地不動。但60年過去了,依舊沒有成功的案例,因此人們更加相信。這並非是地球人可以掌握的技術。

非洲驚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 天天要聞

你認為奧克洛核反應堆會是史前文明或者是外星人所為嗎?首先我是不信的,為什麼我如此肯定?咱們先從數值來看這個核反應堆,在預計的50萬年時間裡消耗了500到800噸鈾,釋放了大約100億度電,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值,可若是我們平均下來差不多一天,只有54.8度電,還說能造一個如此優秀核電站的發達文明,真的為了這一丟丟的電量費時費力的搞個核反應堆出來嗎?外星人就更不用說了,這麼多變數還沒等傳到外星星球,估計都消耗沒了本。顯然這是個得不償失的做法。

後來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終於發現了貓膩,證明了奧克洛的核反應堆就是天然核反應堆。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跟奧科洛的出水環境有著極大的關聯。該礦場最初形成時是靈活的,在河水的衝擊下,大量細沙被埋入河岸底下,長年累月下來。形成了鬆軟的砂岩,而河水帶來的鈾元素,遇到砂以後被大量吸收形成的鈾礦,所以只要形成核反應堆的各種條件都滿足,大自然就可以製造出一個簡單的核反應堆,只不過這種自然核反應堆反應的速度非常慢,所釋放的能量也有限。

其實除了奧克陸核反應堆之外,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目前人類文明無法解釋的東西,但我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這些曾經的不解之謎,最後都能被逐一解答。

關注畫板,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著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著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布。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