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2025年05月05日05:22:03 科學 1029

導語:「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時間過得真快,明天我們就迎來了立夏節氣。立夏是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於公曆5月5日—5月7日交節。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關於立夏,《孝經緯》中提到:「穀雨後十五日,斗指巽,為立夏。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意思是說,立夏出現在穀雨節氣後的15天,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巽位(東南方)時,意味著立夏便來了,在這個時候,萬物都借著雨水和陽氣,開始茁壯成長,這裡的「假」通「大」,強調了立夏是萬物由小到大生長的一個關鍵節點。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雖然到了立夏萬物生長變大,植物們長的比較旺盛,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象,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呈現的光景其實是不一樣的。在南方的這個時候,氣溫驟升,雷雨頻發,正式進入雨季,空氣潮濕悶熱,出現「黃梅時節家家雨」的場景,櫻桃青梅等時令水果成熟了,正是品嘗的最佳時候;而在北方地區,雖然氣溫回升較快,但降雨量依舊不多,氣候乾燥,晝夜溫差依舊大,不過這個時候石榴花開放了,為乾燥的北方增添了一抹亮色。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關於今年的立夏,很多人說是「晚立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的農曆時間,受農曆置閏的影響,每年節氣的農曆時間並不固定,有時候會早,有時候會晚。我們的老祖宗經過常年累月的實踐發現,立夏大多數出現在農曆四月中,但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農曆三月,根據這個情況,古人規定,如果立夏在三月,就是「早立夏」,如果立夏在四月,就是「晚立夏」。今年立夏在農曆四月,按照古人的說法,屬於「晚立夏」。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老話說:「早立夏冷,晚立夏熱」,這說明接下來的天氣會比較熱,正所謂「不冷不熱,不成年景」。看來,今年可能會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了,不過農諺跨越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不一定準確,畢竟我們的生態環境一直在發生著變化,例如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今天就是立夏了,在一些地方,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立夏要躲藏,不能床上躺」。我們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是說到了立夏這天,不要一直賴在床上不起,而是要「躲一躲」,這裡的躲是指「躲夏」。那麼,今年立夏有4個要躲夏,分別是哪4人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首先,了解下為什麼不建議一直躺在床上

古人認為,夏天屬火,對應人的心氣,立夏後人體陽氣外發,如果整天躺在床上,陽氣就像憋在罐子里的火苗,越憋越弱。並且一直躺著肌肉得不到鍛煉,會逐漸鬆弛無力,關節也變得僵硬。尤其是中老年,躺久了還容易引發靜脈血栓。而且白天睡太多,晚上容易失眠,打亂正常的生物鐘,第二天更沒精神,陷入惡性循環,因此不建議一直躺在床上。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要「躲夏」呢?

隨著立夏的到來,天地間的陰陽之氣開始發生轉變,此時陽氣旺而陰氣弱,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也需要做出調整,另外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天氣也會較春季更熱一些,這個時候「躲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季節的變化。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那麼,都有哪些人要「躲夏」呢?

很多人覺得「犯太歲」的要「躲夏」,其實不然,生肖與天氣、季節的變化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這種活法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從健康角度而言,需要躲夏的人分別是:老人、小孩、孕婦、病人。

這4類人由於抵抗力較差,身體行動不便的緣故,受季節天氣變化的影響,會更容易生病一些,比如在高溫的天氣下出現中暑、脫水的情況,或是因為降溫而出現感冒的情況。因此為了身體健康,建議這4類人要躲夏。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該怎麼「躲夏」呢?

躲夏並非指要躲藏起來,一天不見陽光,而是指要適當的走一走,讓心情保持愉悅的狀態,讓身體得到適當的鍛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在中午烈日當頭的時候出行,這樣很容易中暑。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另外,躲夏的地方也有說法,也就是最好不去人不太多的地方,避免發生擁擠、踩踏的情況;另外,出門前最好帶上一把晴雨兩用傘,以及一件舒適的外套,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天氣突變的情況。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聞

總結:「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我們看到這裡可以知道,這4個人分別是:老人、小孩、孕婦、病人。躲夏並非是要躲避陽光,而是提倡大家躲避中午的毒日頭,出去走走散散心,保持一個好心情,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CNMO科技消息】我們常說地球是藍色星球,但其實這種顏色並不是一直如此,也不會永遠不變。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過去曾經是綠色的,而如果未來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它們甚至可能會變成紫色。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了數十億年來海洋顏色的變化過程,發現這和海水的化學成分以及光線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關。在3.8到18億年前...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結晶是無定形基元有序堆積形成晶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過程之一。結晶過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長路徑,成核過程中自由能最高點對應的晶核尺寸被稱為臨界晶核尺寸。小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往往會在熱漲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則會進一步生長成為穩定的晶體。很多情況下,臨界晶核的形成是結晶...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說吧你有多久沒稱體重了什麼?你說你看到秤上飆升的數字就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想要暈倒懷疑是對稱體重這項活動嚴重過敏?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 天天要聞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輯·致敬奮鬥者」系列。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齊都葯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家晴獲評全...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一、形態特徵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 天天要聞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69期】國 內 航 天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近日,葉培建院士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小學,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講堂。這場溫暖的相遇,源於葉培建院士心底的雙重牽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葉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顧問的每一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無數個日夜的...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