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2025年05月07日00:12:04 科學 1186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控制,進而滅亡人類。


但現有AI仍處於「工具階段」,完全由人類編程定義(如「贏棋」或「生成文本」) ,屬於狹義人工智慧,並不具備獨立的目標設定能力,缺乏自主意識、情感和通用推理能力。僅在特定領域(如數據分析、圖像識別)超越人類。「通用人工智慧」和「超級智能」仍屬理論假設。學界對通用人工智慧的實現時間表分歧巨大,樂觀預測數十年就會出現,而悲觀者認為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AI想要統治地球需掌握能源、軍事、經濟等核心系統,但AI目前僅作為輔助工具嵌入這些系統,無法繞過人類設計的許可權邊界。 脫離人類控制的AI需具備自主行動載體(如機器人),但現有機器人技術遠未達到獨立生存或自我複製的水平。


為了防止人工智慧挑戰人類的地位,工程師為AI系統預設物理或邏輯關閉機制。在封閉環境中訓練高風險AI,防止其與真實世界交互(如Meta的Cicero模型僅用於遊戲場景)。華為推出的「可信AI」框架,通過數據加密降低失控風險。


人類工程師還在嘗試將人類倫理嵌入AI系統。例如,OpenAI使用「憲法式AI」。確保模型遵循無害、誠實等原則,避免生成危險內容。但由於人類自身的文化差異、利益的衝突等原因,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都難以統一,又怎麼可能使機器人統一認識呢?


人類社會的運行依賴文化、情感、道德等非理性因素,而AI無法理解「意義」與「價值」。例如: 法官量刑需平衡法律條文與社會倫理;政治家決策需考慮歷史情感與群體認同。


終結者》《黑客帝國》等作品將AI描繪為「有意識的征服者」,但現實中的AI沒有慾望、恐懼或生存本能,其行為完全由演算法驅動。 AI的威脅更多來自人類將其用於惡意目的,而非AI自主產生統治意圖 。與其擔心被AI統治,不如警惕人類因短視和貪婪而自我毀滅。


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真的演化出來了自我意識,對人類來說是無法逃避的災難。就算我們把整個超算平台關閉,但是人工智慧在不斷的獲得互聯網上的數據,與互聯網進行通信,他早就已經在世界上不同的計算節點上複製了好幾個自己。所以你關掉一個伺服器根本沒有用。甚至你把全世界的電都斷掉也不一定有用。因為未來人工智慧還可以通過太陽能獲取能量。它還可以通過無線網將自己下載到其他智能體上。就算你把所有的超算平台全都關閉。他可能早就通過無線網拷貝到一個機器狗上,隱藏在某一個角落裡。所以未來如果人工智慧真的要反叛人類,我們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5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4月29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誌著中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 天天要聞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中國突破了自主生產先進晶元的障礙!」,最近,《南華早報》發布的一篇報道,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在西方拚命「卡脖子」的光刻機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據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
走在開放前沿,它們靠什麼成為全球資源「強磁場」? - 天天要聞

走在開放前沿,它們靠什麼成為全球資源「強磁場」?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從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機場正悄然改寫城市命運。全球化加速推進,越來越多城市加碼入局樞紐機場競爭,期待在加速聯通世界中重塑經濟地理與城市競爭力。一個普遍共識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運輸會成為帶動貿易發展、人才流動、資源共享的全新動力源,進而創造面向未來發展的...
聯想「稀土外殼」爭議:美國能否靠回收提煉打破中國稀土封鎖? - 天天要聞

聯想「稀土外殼」爭議:美國能否靠回收提煉打破中國稀土封鎖?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變相出口」疑雲近期,聯想推出的「稀土鎂合金」筆記本電腦外殼引發輿論爭議。據網友爆料,其外殼中使用的釔元素屬於中國嚴格管控的7類中重稀土之一。儘管中國已對稀土出口實施限制,但聯想通過將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並嵌入筆記本電腦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當地時間5月5日,一場名為「為了科學 選擇歐洲」的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法國與歐盟委員會在會上宣布,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減少對科研領域的資助之際,歐盟將設立一項總值5億歐元的科研激勵計劃,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前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