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養生
作者/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
本文摘自《中華養生保健》(2004)和《僑園》(2013)
小滿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其含義是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經結果,漸飽滿,但尚未成熟,開鐮收穫還需等一段時間,所以叫小滿。民諺說:「大落大滿、小落小滿」。「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豐沛,將來愈是大豐收。
中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葉繁茂,可以覓食了,接著是喜陰的一些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然後麥子開始成熟,可以收割了。
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法則,人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下面我們從起居、運動、飲食等方面分別闡述小滿節氣應該注意的事項。
小滿/起居
孟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酒,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能防止心病發生。並且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還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
由於夏令天氣炎熱,晝長夜短,晚間睡眠不足,人體經過一個上午的勞動和工作,體力和精力消耗較大。所以午睡對保障身體健康、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也起著關鍵的作用。
小滿後氣溫雖然明顯升高,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過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增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又由於天氣多雨潮濕,所以如果起居不當必將引發風疹、風濕症、汗斑、濕疹、香港腿、濕性皮膚病等病症。
夏天到來對居室的布置也很重要。首先要全面打掃一下居室,該收的東西(如棉絮、棉衣等)要全部收入廚內,有條件的話,要調整好影響室內通風的傢具,以保持室內足夠的自然風。其次要在室內在採取必要的遮陽措施,設法減少或避免一些熱源和光照;對日光耐受低的人應當避免過度烈日曝晒,外出時適當遮陽,戴寬邊帽,穿淺色長袖衣褲,外塗防光劑。
隨著天氣不斷變熱,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這無可非議。但冷飲過量會使胃腸道驟然受涼,刺激了胃腸黏膜及神經末梢,引起胃腸不規則的收縮,從而導致腹瀉。過食冷飲,有些人還會發生劇烈頭痛,同時會引起咽喉炎,甚至可導致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所以在此節氣對冷飲一定要有所控制。
小滿/運動
要想健康地安渡苦夏,積極進行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也是很有必要的。古人認為身體強健的人可以「寒暑不侵」,可見我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思想便是,通過提高身體素質而適應各種不同的氣候,杜絕疾病的發生,從而得到不老之體。
可是夏季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鍛煉者應當早起晚睡,早晨鍛煉最好在清晨。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可致水汗淋漓,不但傷陰,也傷陽氣。
小滿節氣應練以下功法:
1.小滿膻中觀想功
適應病症:心肌炎、肺炎、咽喉炎、氣管炎等。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齶,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鬆,意念觀想兩乳之間的膻中穴,久觀此穴可貫通陰陽,連接上下。每次觀想20分鐘,每天早晚各做1次。
2.小滿脊椎運動功
適應病症:可增強脊神經的功能,中樞神經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腦神經有12對,脊神經31對(包括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尾神經5對,骶神經1對)。脊神經可以支配軀幹及四肢,全身大部分骨骼肌的運動,及大部分內髒的活動,脊神經後根可增強感覺傳導,活躍內臟和軀幹功能,可防治癌症。對頸椎病、腰肌勞損、腰背疼痛有特效。
具體方法:預備式站式二,兩眼平視,兩掌轉至兩大腿前面,含胸實腹,屈膝蹲身,溜臀部,頭向前微低,兩掌心摸到膝蓋為止。身體慢慢直立,挺胸仰頭使脊椎向後彎。蹲身手摸到膝蓋低頭,直身挺胸仰頭為一次。共坐36次。
小滿/飲食
盛夏酷暑,人體出汗多,需補充水分,以保持機體平衡。人們除用開水外,也常飲些飲料來清暑消渴,清心醒腦,生津除煩。
但是,胃腸功能受暑熱刺激相對減弱,為此,保證胃腸功能正常,選用食物滋養補益,抵禦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提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飲食。如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
具體到飲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清淡為主。
1.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平肝、祛風、利濕、除熱之功效。
2.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