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2025年04月12日10:50:16 健康 5873

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 天天要聞

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 天天要聞

老胡快70歲了,因為吞咽困難來醫院就醫,沒想到是食管上長了一個近3cm的大腫瘤,且有淋巴結轉移。按傳統方式,老胡已經錯過手術治療的機會。但現在,他有了新的選擇!醫生們為他制訂了「術前放療+免疫治療」的新輔助治療方案。在兩個周期的治療後,他體內的腫瘤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吞咽困難也完全緩解。考慮腫瘤性質以及復長等原因,醫生們為他進行了微創的機器人食管癌根治手術。從「不能手術」到「根治性治療」,老先生對醫生高超醫術感激不盡。

中國,是全球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食管癌的分型中,食管鱗癌佔比超過80%。由於早期癥狀隱匿,許多患者確診時已處於局部晚期,傳統治療手段面臨「療效不足」和「副作用過大」的雙重挑戰。本著解決患者最關心、最直接問題的理念,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志剛帶領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家醫學中心進行研究探索,在食管鱗癌的術前治療和精準評估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生的希望。

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 天天要聞

術前「免疫+化療」組合拳:讓癌細胞無處可逃

傳統方式中,局部晚期食管鱗癌的標準治療策略是「術前放化療+手術」。但約一半患者在術後仍會出現複發或轉移,其中遠處轉移的發生,更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如何破除這一困境?李志剛帶領團隊開展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策略:術前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此成果發表在外科學頂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surgery)》上。

免疫治療就像給身體裝備了一支「智能警察部隊」,能精準識別並消滅殘留的癌細胞。這項覆蓋中國8家大型醫療中心、納入1428名患者的大樣本研究顯示,接受「術前化療聯合免疫治療」的患者,兩年總生存率高達81.3%,顯著優於傳統治療組的71.3%。更令人振奮的是,「術前化療聯合免疫治療」組的患者,其遠處轉移率較以往降低了近一半,且併發症也較少。

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 天天要聞

精準評估,「保器官」治療,大幅提升生活質量

手術是食管癌治療的重要環節,但傳統手術的「一刀切」模式,可能會讓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創傷,以及難以接受的生活質量下降。如何甄別不同患者,給出更為精準的手術方案,最大幅度地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李志剛團隊開展的另一項研究給出了解決方案:通過「三重精準檢測」,篩選真正需要手術的患者。此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外科學雜誌(bjs)》。

研究團隊通過「深咬活檢」(從原病灶多點取樣)、超聲內鏡穿刺可疑淋巴結,並結合pet-ct掃描,來準確識別病灶,並以此來區分不同類別的患者,給出不同手術策略。數據顯示,這套方法不僅能精準發現食管內病灶,更能提前發現近5%的遠處轉移患者。

在此基礎上,團隊更進一步,創新運用分子病理學方式,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來預測患者複發風險。結果顯示,ctdna陽性者的複發風險是陰性者的5倍以上。

未來,接受「術前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後,疾病得到明顯緩解的患者,可能只需定期監測,而非立即手術。李志剛表示,「這不僅能減少創傷,還能讓醫療資源更合理地分配給真正需要的患者。」

主動干預,分類施策,讓科研成果普惠患者

胸科醫院重要突破:食管鱗癌優化治療,讓「保器官」成為可能 - 天天要聞

在一系列紮實的臨床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針對局部晚期食管鱗癌患者,已全面推廣個體化治療策略。通過精準評估,主動監測,將患者分類施策,提出「三段模式」。

一是高危患者,針對性選擇新輔助「化療+免疫」或「化療+放療」方式,最大限度清除癌細胞或者遏制其生長,為患者爭取手術切除的機會,同時延長患者的遠期生存。

二是「術前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治療效果佳的患者,通過精準評估,實施「主動監測」,避免過度或者過早手術,以「保器官」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三是複發風險高的患者,在手術後,運用ctdna檢測,來檢測患者複發風險,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在最佳時機給與適宜治療。

「我們的目標是讓治療更精準、更人性化。食管癌治療不應只追求『生存時間』,更要關注患者的『生活質量』。醫學的進步離不開患者和社會的支持。」李志剛呼籲,「早篩早診仍是關鍵。若有吞咽不適、胸骨後疼痛等癥狀,務必及時就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想補維他命C要吃對時機!建議早餐吃「這2樣」最有效 - 天天要聞

想補維他命C要吃對時機!建議早餐吃「這2樣」最有效

你今天吃水果了嗎?維生素 C 有助於抗發炎、助排毒、改善心血管等,能提升身體的防禦能力,其來源主要為各種蔬菜水果,尤其是芭樂、奇異果。水果中的水溶性纖維與維生素 C,有助於學童學習力,想達到每日兩份水果攝取建議量,可從早餐多吃 1 份水果開
艾葉用得好,疾病不來找!掌握艾葉的用法,大人小孩都受益 - 天天要聞

艾葉用得好,疾病不來找!掌握艾葉的用法,大人小孩都受益

「媽,你這兩天怎麼又貼膏藥了?」「唉,老毛病了,腰又酸又冷,晚上都睡不踏實。」56歲的林阿姨和女兒的對話像極了我們身邊的日常。年輕時忙事業、操家務,如今身體反應來了:腰酸、膝冷、怕風、胃寒……什麼都往「冷」里靠。跑了幾趟醫院,醫生說是「寒濕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縫隙灑進房間,李阿姨輕輕嘆了口氣,拿起桌上的胰島素筆,熟練地注射完畢。這已是她患糖尿病後的第三個年頭,胰島素注射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就在上周的複診中,醫生嚴肅地告訴她:"您用胰島素後的生活習慣需要調整,有些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夏日炎炎大家又開始把減肥計劃提上日程減重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 但有些看似健康的運動方式可能正悄悄傷害你的膝蓋如何避免關節損傷又能有效健身呢?一圖帶你解鎖夏日健身的正確打開方式你是否get了既減脂又不傷身適合自己的運動?正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天氣漸熱快快根據自己的運動計划動起來吧! 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