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里,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對人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脾胃共同承擔著消化食物、吸收營養、輸送精微物質的重任。脾主運化,將水谷轉化為精微並傳輸至全身;胃主受納,容納和初步消化食物。脾胃功能正常,人體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轉。
一旦脾胃功能失調,就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便溏或便秘、倦怠乏力等諸多癥狀。脾胃虛弱,還可能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導致身體整體的健康狀況下降。今天為大家介紹三種常見的中藥材,用來煎服,能幫你調理脾胃,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
党參,健脾益氣的先鋒
党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党參就像是健脾益氣的先鋒,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當脾胃氣虛時,人體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四肢乏力等癥狀。
党參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補充脾胃之氣,使脾胃恢復正常的受納和運化能力。它就像給脾胃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推動脾胃更好地工作。用党參煎水喝,或者在燉湯時加入適量党參,如党參燉排骨,不僅能增添湯的美味,還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讓脾胃虛弱者逐漸恢復食慾,增強體力。
山藥,補脾益胃的良劑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是補脾益胃的良劑。它既能補脾陰,又能益脾氣,對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症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山藥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黏液蛋白、澱粉酶等,這些成分有助於保護胃黏膜,促進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胃脹等問題,山藥有著獨特的療效。它可以與其他食材搭配,如山藥紅棗粥,既美味又能起到補脾益胃的功效,長期食用,能使脾胃功能逐漸得到改善。
砂仁,化濕行氣的能手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是化濕行氣的能手。在中醫看來,脾胃虛弱常常會導致水濕內停,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砂仁能夠化濕醒脾,行氣溫中,幫助脾胃驅散濕氣,恢復氣機的通暢。
當出現胃脘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因濕阻氣滯引起的癥狀時,砂仁能發揮很好的調理作用。用砂仁煎水飲用,或者在烹飪菜肴時加入少許砂仁,如砂仁蒸雞,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起到化濕行氣、調理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