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2025年01月21日22:42:08 健康 1008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春節馬上到

年會、聚餐活動接踵而至

歡聚暢飲的同時

要注意過量飲酒會帶來

嚴重健康風險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近日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城北院區急診室

接診了一例因飲酒過量

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情況危急,令人揪心


35歲的顧先生平日里就酷愛飲酒,逢年過節更是酒不離手。隨著春節的臨近,他也開始頻繁參加各類聚會,幾乎每天喝酒,而且喝的酒比起之前大幅增加


有一天晚上喝了快一斤的白酒,到第二天早上,顧先生突然出現嘔血癥狀,短短三個小時內嘔血達6次!家人見狀,慌忙將其送往市一醫院城北院區急診室。


急診室里,急診科董雙勇副主任醫師迅速接診,只見顧先生面色蒼白,神情痛苦,吐血不止。董雙勇立刻聯繫消化科會診,溝通後決定立即氣管插管,以維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引發窒息。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隨後,消化內科楊晶副主任醫師安排了急診內鏡檢查。內鏡下,食道的狀況觸目驚心:食道靜脈顯露,食道黏膜自賁門撕裂至食道中段,更糟糕的是,撕裂處恰好有一血管,血管破口正不斷噴涌鮮血


據初步估計,顧先生此次出血量高達 1000-2000毫升,將近成年人整體血量的一半,如果不是正在醫院裡救治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顧先生已經從ICU轉出到普通病房,轉危為安。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飲酒後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嚴重的急症,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喝了很多酒後,酒精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楊晶介紹,當飲酒量過大時,胃內壓力急劇升高,胃內容物強力衝擊賁門,可造成賁門撕裂,引發大量出血。


長期飲酒危害


01 飲酒可直接造成胃粘膜損傷


空腹過量飲酒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表現為疼痛、嘔吐等癥狀。如本身有潰瘍病,可致潰瘍複發,久治不愈,甚至出血、穿孔等。


長期飲酒,因酒精和飲食結構的不同,可使胃內酸性環境發生變化。由於細菌繁殖,亞硝胺類物質增多,可能引起胃癌加速潰瘍惡變


02 飲酒對心臟有損害


現代研究認為:原發性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由喝酒引起的。中量的酒精可引起血管擴張,特別是皮膚血管擴張,使皮膚溫暖、發紅。酒精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的氧消耗和負擔,使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進一步缺血,易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使功能較差的心臟發生心力衰竭;使血壓波動,容易引起腦血管意外。


03 飲酒對肝臟有損害


酒精主要在肝臟中代謝,如飲酒過量,可使乙醛形成增加過氧化氫積聚,脂肪酸堆積,出現酸中毒。另外,還可導致脂肪肝,尤其是長期過量飲酒,使肝不能進行正常解毒。大量乙醛使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不可逆的慢性肝細胞損害,最終導致肝硬化


喜迎新年,飲酒要注意什麼?


01 飲酒要適量


飲酒要適可而止,一般認為成年男性每次攝入酒精量不超過25克,約等於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或白酒75毫升;成年女性受到雌激素影響,要少喝一點,每次攝入酒精量不超過15克,約等於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或白酒50毫升。


02 不要空腹飲酒

飲酒時搭配食物和補充飲用水很重要。食物可以減緩酒精吸收速度,降低血液中酒精濃度,減輕酒精對身體的損害。


03 服藥期間不飲酒

酒精影響肝臟代謝功能,使藥物的代謝速度加快或減慢,可能會改變藥物療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同時,臨床上一些藥物會抑制ALDH2,使乙醇不能順利代謝,造成乙醛蓄積,產生「雙硫侖樣反應」,致死率可達到10%以上。


春節即將來臨

小福提醒

飲酒需適量,切勿貪杯

年會聚餐時

應控制飲酒量

避免空腹飲酒

可先吃些食物墊底

減少酒精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END-


編輯 | 董宇桐

校對 | 蔡詩妍、廖靜文、黃繽、聶響

審校 | 蘭永久

監製 | 余治國

信息來源 | 廣州日報、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著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 天天要聞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今兒個咱嘮嘮這小暑跟三伏天的事兒,順帶跟您說說咱北京人入伏後必吃的三道硬菜!您瞧啊,小暑眼瞅著就到了,這天兒是一天比一天熱乎。要說這三伏天,可是一年裡陽氣最足、濕氣最重的時節兒,也是調補身子的黃金窗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