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

2024年10月08日15:12:16 健康 1448

國慶節期間,藉助5G網路「千里眼」和機器人「萬能手」,由濰坊市中醫院專家和上海專家聯動,一場跨越千里的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這是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

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主刀醫生在上海,患者卻在山東濰坊

近日,市民劉先生在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泌尿外科確診為前列腺癌。濰坊市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永傳帶領團隊組織多學科MDT討論,考慮到患者病情複雜,決定與國內著名前列腺外科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韓邦旻副院長團隊聯動,為患者實施5G遠程機器人手術。

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2024年10月4日,韓邦旻副院長在上海主刀,王永傳副院長團隊在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手術室配合。主刀醫生通過操控位於上海的手術控制台,精準遙控濰坊市中醫院的機器人,高清顯示屏上每一個細微操作都清晰可見,遠隔千里的機械臂精準無誤地完成了前列腺腫瘤切除、精細縫合等一系列複雜操作,用時2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第二天下床活動,正常飲食。

科技創新賦能,助力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王永傳副院長介紹,本次手術的成功實施藉助了我國自主研發的5G遠程機器人,其操作系統集高精度、多自由度機械臂、高清攝像、智能化導航控制等眾多前沿技術於一體,手術操作低延時、精度高和可靠性高。整個遠程手術過程中,視野清晰,機械臂響應及時穩定,雙方醫院手術團隊場景交互充分,溝通順暢,配合默契,真正做到了「與本地手術無異」。

相比傳統腹腔鏡手術,機器人腔鏡手術視野更清晰,操作更精準,創傷小,出血少,術後恢復快。

首例魯滬遠程機器人手術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濰坊市中醫院副院長王永傳主任醫師團隊

自2024年7月8日王永傳主任醫師主刀完成濰坊市中醫院第一例機器人腔鏡微創手術以來,迄今已為10餘例複雜性泌尿系腫瘤患者完成手術,均取得滿意效果。

此次遠程機器人手術的成功實施,打破了地域界限,極大拓展了遠程診療應用邊界,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將為濰坊患者帶來更加及時高效的優質醫療服務,讓濰坊患者不出濰坊即可享受到上海專家的手術服務。

下一步,濰坊市中醫院將接續致力於醫學科技創新,不斷推動醫療前沿技術應用、優質資源下沉和服務模式優化,進一步強化醫療服務保障能力,為更好地守護濰坊地區群眾健康貢獻堅實力量。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