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2024年05月20日18:15:07 健康 1858

56歲的賀女士,平素非常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只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她卻發現自己——便血了。

可問題是,上半年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賀女士的各項指標也都沒有問題,因此她認為自己可能是上火,所以得了痔瘡導致的出血,就沒太當回事,緊接著便血後不久,賀女士又出現了腹痛,而且腹痛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這可把她嚇了一跳,迅速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了解情況後,建議賀女士進行腸鏡檢查,結果顯示為結腸癌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這個結果讓賀女士難以接受,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年年體檢,結果也都正常,怎麼就突然得腸癌了呢?

原來上半年體檢時,醫生就已經建議賀女士進行腸鏡檢查,但她當時覺得自己可能沒什麼大事,而且腸鏡檢查又比較遭罪,就沒有做。

醫生表示,如果賀女士那次就進行腸鏡檢查的話,病情可能不會發展至此,這讓她後悔不已。

一、腸鏡是什麼?檢查它能有什麼作用?

很多人都只聽說過腸鏡,但是卻沒有做過,或者沒有了解過。

其實,腸鏡外觀就像一根頭端安裝有電子高清攝像頭的軟管,表面十分光滑,細長可彎曲,而且腸鏡的內部有多條細小的通道,醫生通過這些通道往腸腔里送氣送水,也可利用它去吸除腸內多餘的氣體和液體。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這些通道放入配套的器械,這樣做可以檢查過程中,進行活檢或微創治療

簡單來說,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進行插管,使軟管分別經過直腸、結腸,最後到達回盲部或末端小腸,通過腸鏡檢查可以看到腸道內的全部情況,包括腸粘膜的微小變化、較小的息肉等等。

作用就在於,醫生不僅能通過腸鏡對各種腸道疾病作出正確判斷,而且在治療上也有很大的優勢。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一般情況下,腸鏡檢查的主要適應證包括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等腸道疾病,如果說出現以下癥狀,可能您需要考慮做個腸鏡了。

① 便血

發現便血切不可大意,它有時並不是一件小問題,有一部分人會通過上網查詢的方式自己看有沒有問題,從而忽略正規的腸鏡檢查,其實便血的原因有可能是單純的痔瘡,但也可能是因為癌灶突入腸腔內,這時候受糞便摩擦引起破潰。

我們要說的是,假如說出現了便血,而且經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並沒有發現可以解釋的病變,這時候一般就需要及時做腸鏡檢查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② 一些「小問題」

還有些人,當他用手觸摸腹部時,如果觸及包塊,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警惕是否為腸道腫瘤,因為當腫瘤增長到一定程度,是可從腹部觸摸得到的,只是有的人會當做小問題給忽視掉了。

除此之外,如果出現長時間排便困難或者便秘,或者突然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這時也建議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或者說再觀察一下身體的其他變化,必要時及時就醫。

尤其是平時就經常出現腹瀉,而且還連續幾周甚至更長時間,甚至治療後還反反覆復地發作,這種情況也建議諮詢一下醫生,因為像是炎症性腸病,這些都可能會出現腹瀉。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就是腹痛,這點也經常被忽視,如果不是因為飲食,也沒有進行過劇烈的運動,但是卻經常出現下腹疼痛,程度還很重,這時候就要留心,因為如果腫瘤壓迫到了局部組織神經,也可能會引起疼痛,及時發現後不要拖延治療了。

二、腸鏡檢查的過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受

首先,我們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腸鏡預約,檢查當天身邊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我們心裡要有一點,乾淨清潔的腸道,是完成高質量腸鏡檢查的前提,在飲食方面檢查前2天,少吃含有纖維素的蔬菜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不吃百香果這些帶籽的水果

在檢查前的24小時內,還要保持無渣飲食,盡量食用流食或半流食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或藕粉等,接受檢查當日需禁食,低血糖患者可適量飲用無色糖水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而在藥物方面,絕大部分人在檢查前一天晚上,需要遵醫囑服用硫酸鎂、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藥物,來幫助排空腸道,這樣做可以保證腸道的清潔,不過藥物的用量和服用方法,在腸鏡預約時還是要向醫務人員詳細詢問,不要擅自給停了。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既往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的用藥史,一般需要在檢查前一周停用該類藥物,以免在檢查過程中,出現腸道粘膜出血的現象。

那麼前期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腸鏡的整個過程。

其實腸鏡檢查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一般大約只需要10-30分鐘,只不過因為每個人的腸道走形、彎曲程度不同,所以操作難度也不同,這就會導致整個的檢查時間會有一定的差異。

在檢查的過程中,醫生會把腸鏡由受檢者的肛門慢慢放入,按順序觀察腸腔內有無病變。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不過現在的腸鏡檢查,一般都在麻醉下實施,也就是「無痛腸鏡」,這個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幾乎沒有痛苦,就好像困了打個盹睡一覺,睡醒腸鏡檢查也就完成了,所以這麼一看,腸鏡檢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受。

也建議大家在整個的檢查過程中,放鬆心態,不要過度緊張,好好配合醫生的操作有不適及時提出就可以。

在腸鏡檢查結束後,我們也有些事要了解。

比如說在檢查後2-3小時內,如果沒有特殊不適,一般就可以進食易消化食物,但必須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在鏡檢後便血了,而且血量還比較大,還有劇烈的腹痛、發熱者,這時候建議是立即前往醫院諮詢一下醫生,不要輕易給舒適了。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三、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結直腸癌,它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目前,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於全球平均水平的第3位和第2位,而且發病具有年輕化趨勢,這也意味著年輕人也要多關注。

比如說有研究表明,50%-70%以上的腸癌,其實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而《內科學年鑒》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對比了過去20年的篩查歷史後發現:

• 腸鏡檢查,和腸癌的死亡率降低61%相關。

由此可見,腸癌發病率雖說逐年增高,但它還是屬於可以預防的癌症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從腸息肉發展成腸癌,大約需要5-10年的時間,如果在還沒有癌變前,通過早期篩查發現蛛絲馬跡,便可及時制止、降低腸癌的發生風險,所以,早期篩查很重要,尤其是對於腸癌高危人群而言。

如果既往家族裡有人得過消化道腫瘤,那麼更應該重視腸鏡篩查,而且年齡也可以適當提前

對於複查的人來說,與身體其他檢查一樣,腸鏡檢查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腸鏡檢查後,如果結果顯示正常,可以間隔5年再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具體的複查腸鏡時間,還是要聽一下醫生的建議。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張崢.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N].中國婦女報,2023-06-07(008).

[2]袁聰.腸鏡檢查,沒你想的那麼難受[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3(02):70.

[3]張莉.頻繁出現這些癥狀,你該做個腸鏡檢查了[J].幸福家庭,2020(11):90.

[4]戎龍,鄭穎璠.過了40歲 該做胃鏡和腸鏡了[N].健康報,2021-12-09(008)

[5]杜聖富,夏國園.大腸癌的相關因素和早期癥狀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6,35(S1):48-50.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 天天要聞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種罕見的「食人細菌」正在日本國內迅速蔓延。這種細菌被稱為「食人細菌」,因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極高的致死率而備受關注。據悉,一旦被這種細菌感染,患者將在短短48小時內面臨生命危險,而且該細菌大多可通過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 天天要聞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很快將迎來夏至節氣,夏至的到來標誌著盛夏正式開始,老話說「夏至不過不熱」,過了夏至節氣天氣還將越來越熱,等到了夏至後的三伏天地面積蓄的熱量達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段,上蒸下煮,我國各地將進入桑拿模式。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 天天要聞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北京市氣象台17日17時發布:今天傍晚到夜間晴間多雲,南風三級,陣風五級左右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24℃;明天白天晴轉多雲,北轉南風二三間四級,最高氣溫37℃。高溫橙色預警中,明天氣溫高,紫外線強,注意防暑降溫勤補水,午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謹防熱射病的發生。今明兩天又在高溫橙色預警中,天氣主打一個字「熱」!...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 天天要聞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在醫學領域,關於人體的一些器官是否「無用」的討論一直存在。許多人相信,人體有幾個器官,即使拿掉也不會對生命造成致命威脅。這些所謂的「無用器官」包括闌尾、扁桃體、尾骨、智齒、毛髮和男性乳頭。那麼,這些看似在生理變化中逐漸失去活力的器官,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