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2024年05月18日10:31:48 健康 3168

當地時間周五,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患者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來源:x)

作為整件事的技術背景,neuralink開發的n1 implant需要通過手術放置在使用者頭骨中,設備通過連接超過1000個電極,直接植入大腦接收神經元信號,使植入者光憑「意念」就能操作電腦、手機。

目前這類設備主要應用在癱瘓患者身上,馬斯克也曾表示,希望將適應症擴展至聽力、視力受損人群,並最終幫助「人類與人工智慧結合」。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來源:neuralink)

經過多年的試驗和打磨(以及諸多爭議),美國fda終於在去年點頭允許neuralink展開人體實驗。首名參與實驗的患者諾蘭·阿博(noland arbaugh)在今年1月底完成植入。他也首次發聲,詳細描述了參與試驗後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回應了此前「電極脫落」的傳言。

生活·巨變

2016年的那個夏天,22歲的諾蘭只是一個普通的德克薩斯州大學生。在一次湖邊玩耍時,他撞傷了脊椎,導致脖子以下全部癱瘓。自那以後,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需要通過向管子里吹氣操縱電動輪椅,而為了操作ipad,他的解決方法是叼著一根棍子敲擊屏幕。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諾蘭演示用棍子使用ipad,來源:neuralink)

去年9月,當neuralink開始招募首個實驗對象後,諾蘭接到了前室友的電話,兩人商量後填寫了在線問卷。neuralink第二天就聯繫了諾蘭,並安排了後續的線下檢查。

最終,諾蘭在當地時間今年1月28日接受了手術植入,馬斯克也趕到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來源:neuralink)

neuralink解釋稱,植入物通過收集大腦神經元發射的數據來運作,藉助ai的幫助,將特定的神經元活動模式與特定動作相匹配,並將其轉化為在計算機上發生的動作。簡而言之,自那一刻開始,諾蘭擁有了使用「意念」操作電腦的能力。

經過了最初的適應後,諾蘭逐漸適應了通過腦電波操作電腦的能力。他已經可以一邊與人聊天,一邊在電腦上下棋。除了瀏覽網站、購物等常規操作外,諾蘭也能夠更加輕鬆在電腦上玩戰棋遊戲《文明》。

他甚至能坐在電視機前玩《超級馬里奧賽車》,操作遊戲里的賽車和道具,難度顯然要遠遠大於點擊屏幕上的某個點。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來源:neuralink)

並不完美的開始

然而,諾蘭大腦的植入物很快就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化。

經過大約一個月的測試後,諾蘭發現自己對電腦游標的控制開始變得不夠精確,同時他的意念與顯示在電腦上的變化延遲也變得越來越大。對於這個現象,目前的解釋是植入諾蘭腦子裡的電極出現了超出預期的位移,影響了他的思維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

對於這種超出預期的變化,潛在的原因包括人類大腦比動物大許多,所以更加容易晃動;諾蘭的顱骨比一般人要厚一些,也可能影響植入物定位的方式。

面對諾蘭的「超能力」快速失效,neuralink迅速採取應對行動。軟體工程師調整了神經元記錄數據的演算法,並對數據分析和傳輸至計算機的方式進行了更改。至少從目前來看,諾蘭又迅速回到了那個可以一邊聊天、一邊操作電腦的狀態中。

諾蘭表示,他現在每天要使用這款植入物10-12個小時,只有在設備充電或者他睡覺時才會讓它休息。近期,他開始使用植入物控制的游標在屏幕上追蹤字母,這是訓練ai識別他思考辭彙的第一步。長期來看,他希望能成為一名奇幻小說家。

就目前而言,諾蘭也希望能夠找到一種通過這次經歷謀生的方式,減少家人的負擔。他希望能夠賺到足夠多的錢,為母親造一座新房。

根據諾蘭與neuralink的協議,他會在植入設備後1年內向公司提供數據,之後他們會討論下一步是否要停用或者移除設備。但諾蘭表示,他更想要保留這個設備,並在下一代產品準備好時升級腦子裡的介面。

諾蘭表示:「我打賭下一個得到這東西的人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一旦你嘗試使用它,就停不下來了。這款設備真是讓我震驚。

來源:財聯社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著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
怕「良藥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 天天要聞

怕「良藥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先說結論,不要這麼做,果汁送服藥物可能帶來用藥風險,尤其是西柚汁。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新鮮的果汁富含維生素,果汁中的很多成分(如酸類、糖分、果膠等)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副作用風險。特別是西柚汁,是很多藥物送服的「絕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