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耳鳴嚴重只因胃酸從耳朵冒出來!醫生提醒:這習慣不少人都有,趕緊自查

2024年04月06日18:45:05 健康 1850

「我真的快要受不了這個嗡嗡聲了!」近一個月來,40歲的方先生出現發現自己的耳朵響個不停,不僅白天影響工作,晚上也睡不好覺,更可怕的是,他感覺自己的聽力也下降了不少。

「再拖下去說不定就聾了」,方先生趕緊去醫院耳鼻喉科做了全面檢查,醫生髮現他的鼓管被積液浸泡已久,聽力也嚴重下降,已經出現中耳炎,才會出現這些癥狀。

可問題是這些積液是從哪兒來的?方先生陷入了沉思,自己沒有去游泳,耳朵也不曾進水,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結果令人震驚:積液內竟然能查到胃食管反流上來的胃蛋白酶

邊工作邊吃飯,胃酸從耳朵里冒出來

胃蛋白酶怎麼會跑到耳朵里?方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他又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陳志凌主任專家門診問診。

陳主任表示,咽喉反流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這種病的年齡跨度很大,嬰幼兒、年輕人、中老年人群都可能會得。近年來,門診中咽喉反流患者越來越多,而且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會發生咽喉反流,胃酸冒上來甚至會到達咽鼓管,導致中耳炎。

方先生自訴平時工作壓力較大,飲食不規律,忙的時候隨便吃兩口就打發了,等到忙完了又是深夜,早就錯過飯點了,這時他經常會叫上三五好友去吃燒烤配啤酒,也正是因為這些習慣,導致他出現了大大的「啤酒肚」,體重也逐年增長。

「門診中遇到像方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少,他們往往有個共同點,都是工作比較繁忙導致進食不太規律」,陳主任說,「不論是一邊吃飯一邊處理事情,或是吃飯後缺乏休息,此時胃部向下輸送食物的能力都會變差,同時壓力過大容易讓人肝氣鬱結、肝火內郁,這也是中醫所說的『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陳主任提醒,吃飯的時候不要一心多用,讓腸胃慢慢地把食物消化吸收,飯後也可以簡單地小憩或散步,身心放鬆的狀態下都會有助於胃的消化。

咽喉反流,易患下咽癌

咽喉反流是一種常見病,它是指胃內容物異常返流至咽喉部而引起的臨床症候群。陳主任提到,這種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20%,在耳鼻喉科門診中,反流患者更是佔了40%。

「曾經有研究發現,女性的下咽癌發病率遠高於男性,是由於胃食管反流造成的。」陳志凌說,較常見的食管癌,也與胃內容物反流脫不了關係。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咽喉有異物感、燒灼感等,還有人會持續乾咳。「在我的門診中,最小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是個12歲的女孩,因為焦慮、喜歡吃零食,一直有喉嚨干痛、咳嗽的癥狀,如果不治療,癥狀可能會持續十幾年。還有一些患者是在唱卡拉OK時出現聲音嘶啞,高音飆不上去,才發現有反流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大約有40%到6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沒有典型癥狀,出現耳鳴、哮喘、鼻炎等,並沒有確診病因,直到偶然進行相關檢查,才會發現存在食管潰瘍或胃潰瘍。

春夏臨近,此病尤為高發

很多年輕女性經常吃水果、沙拉等生冷的食物來減肥,認為這些食物熱量低。其實,生冷的食物也易引起咽喉反流性疾病。這些生冷的食物會造成胃部不適,導致胃酸反流的幾率也會增高。還有不少女性認為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可以助消化,對減肥有幫助,比如筍、紅薯等,其實這些食物會引起胃酸增多,容易引起反流。

還有不少年輕女性,平時很喜歡吃蛋糕、喝奶茶、咖啡等甜品,經常吃甜食也會引起胃酸增高,導致反流;高油高脂的食物最易引起胃酸反流。此外,像糯米類的食物,也不宜多吃,容易導致胃酸過多。尤其馬上到清明節了,江浙一帶都有吃清明糰子的習俗,如果原本有咽喉反流的患者,建議少吃。

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是治療咽喉反流病的基礎。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致力研究反流疾病多年,制定了精準治療方案,除了手術和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同時也採用中西藥結合治療,不僅可以減少長期服用西藥造成的副作用,還可以抑制胃酸,同時可以緩解病人的情緒、減緩壓力、調理肝氣。同時,科室還採用針灸、敷貼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收到了滿意的療效。

幾個方法,自測是否反流

陳主任解釋,到底有沒有咽喉反流?回答下面4個小問題就知道了。

➤ 頸部是否經常有放射性的火辣辣的感覺?

➤ 是否有反酸、燒心、食物反流到嘴裡的癥狀?

➤ 是否因為胸骨後不舒服反覆在心內科就診,而做了很多心臟檢查都沒發現問題?

➤ 有沒有反覆的哮喘、慢性咳嗽等發作,而常規平喘的藥物控制不了癥狀?

如果以上四個問題中有一個回答「是」,就要考慮咽喉反流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咽喉反流病?陳主任建議,在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少辛辣刺激飲食,飯後不要立即進食水果和湯,少喝濃茶、濃咖啡,少吃巧克力、油炸食品、冰淇淋等高脂高糖零食;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

除了飲食健康外,壓力過大導致情緒焦慮,也會引起反流。加上作息不規律,總是在夜晚健身等習慣,胃腸道得不到充分休息,增加了患病幾率。中老年人出現反流,大多則是因為胃部賁門肌肉鬆弛引起。

此外,愛美的女性不要貪吃生冷甜食,也不要穿緊身衣增加腹部壓力,平時改變愛好濃茶、咖啡的習慣。一旦出現反覆不愈的咳嗽、咽炎等,最好來醫院做個24小時動態監測。

男子耳鳴嚴重只因胃酸從耳朵冒出來!醫生提醒:這習慣不少人都有,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來源:杭州市中醫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著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布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路平台視頻發布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6月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防護?以下這些防暑指南要牢記。
假的!假的!假的!千萬別信! - 天天要聞

假的!假的!假的!千萬別信!

話費充值是大家日常開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面對「低價充值」的廣告時不少人都心動了但注意,優惠的背後可能暗藏「陷阱」本想「薅羊毛」,結果成「洗錢」近日,南充市民唐先生在某二手平台刷到一個「低價話費充值服務」的商品,商品詳情顯示「9折代充話費,量大從優,三天內到賬」,心動的唐先生並未多想,立即下單了1000...
向世界展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成就,這個運動會在武漢迎來「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向世界展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成就,這個運動會在武漢迎來「20歲生日」

「2004年,我們在武漢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移植運動會。2024年,我們又回到了這裡。」6月11日、12日,第八屆中國移植運動會在漢舉辦。開幕式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稱,20年來,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經歷了巨大的發展變遷。作為《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條例》正式實施後舉辦...
身體出現這6種表現說明濕氣過重 快停下這些「加濕」行為 - 天天要聞

身體出現這6種表現說明濕氣過重 快停下這些「加濕」行為

夏天頭髮愛出油、經常拉肚子是體內有濕氣嗎?為啥一到夏天就濕氣重?哪些習慣是身體的「加濕器」?一起了解01一到夏天濕氣就加重?6個信號幫你識別濕氣  一到夏天濕氣就加重,真是這樣嗎?醫生介紹由於夏季天氣潮濕、雨水多再加上經常喝冷飲、吹空調等很容易造成寒濕之邪侵襲到體內相對來說,一年四季中夏季更需要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