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癌治療不再是切除半邊臉,新療法兼顧患者健康與尊嚴

2024年03月29日15:42:03 健康 8624

近年來,口腔癌呈發病率逐漸升高且年輕化的趨勢,其轉移率高、預後差、進展快,一旦到了晚期,傳統手術治療會在頰部造成洞穿性切口,對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歐陽可雄主任醫師團隊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黃中副主任醫師團隊,採用了新輔助治療與手術治療結合的方案,成功保住一位局部晚期頰癌患者的面部,讓患者恢復健康的同時保留術後生活尊嚴。

頰癌聯合療法利於患者面部恢復

半年前,在廣州工作的劉先生(化名)發現自己左臉長了一個腫塊,還不斷變大,同時伴有破潰、易出血的現象,於是前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經病理活檢確診為左頰鱗狀細胞癌。接診的歐陽可雄主任醫師解釋,劉先生病灶範圍過大,累及左上頜牙齦、左舌根及軟齶,如果選擇傳統的手術治療,左頰部會形成洞穿性缺損,連下頜骨都需要進行節段性的切除,且術後腫瘤複發率較高,效果不甚理想。劉先生非常擔憂,「我在網上看過其他人手術治療後的照片,半邊臉都被切掉了,我才四十多歲,就算治好了,半邊臉都沒了還怎麼活呀。醫生,還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

頰癌治療不再是切除半邊臉,新療法兼顧患者健康與尊嚴 - 天天要聞

磁共振影像顯示左頰部團塊狀腫物大小達48×39×52mm(比高爾夫球大)

為此,歐陽可雄主任醫師團隊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黃中副主任醫師團隊開展會診,對患者病情及預後等情況全面分析,最終決定採用綜合治療方案:新輔助治療(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加手術治療。

歐陽可雄介紹:新輔助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治療手段,指在主要治療手段(通常是手術)之前實施的治療,旨在縮小腫瘤、控制病情,使原本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獲得可切除機會,或使需要進行的手術更為保守,保留更多的正常組織,儘可能提高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頰癌治療不再是切除半邊臉,新療法兼顧患者健康與尊嚴 - 天天要聞

新輔助治療後的磁共振影像(腫物縮小至硬幣大小,累及程度減輕,左側頰肌、咬肌強化影較前減輕)

「這位患者是局部晚期頰癌,病灶大且已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傳統手術治療會從口內的黏膜到口外的皮膚全層切除,術後面部形成一個空洞。之後再從大腿上取一塊皮瓣來修復,就是使用大腿上的皮膚以及皮下肌肉、血管,肌肉填塞空腔,血管和頸部的血管吻合進行血供。術後對患者的恢復、生活質量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歐陽可雄說,「我們希望能做到最大可能性兼顧健康與尊嚴,讓患者活得更長、更好、更有尊嚴。」

頰癌治療不再是切除半邊臉,新療法兼顧患者健康與尊嚴 - 天天要聞

歐陽可雄主任醫師手術中(左)

頰癌治療不再是切除半邊臉,新療法兼顧患者健康與尊嚴 - 天天要聞

黃中副主任醫師

通過歐陽可雄主任醫師團隊及黃中副主任醫師團隊的積極治療,不僅完全切除了患者的左頰部腫瘤,同時也完整保留了其左面部皮膚,極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術後患者定期隨訪至今,目前恢復良好。

不良嗜好增加患癌毀臉風險

    「我再也不吃檳榔了,」手術成功後的劉先生感慨。據悉,劉先生已有十餘年的吸煙史和飲酒史,平均每天抽10支,並且嚼檳榔已6年。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不給口腔癌留機會,」歐陽可雄強調,「預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戒除吸煙、過量飲酒、嚼檳榔等不良嗜好。」同時,還需要注意對光輻射的防護,避免過熱飲食刺激口腔黏膜組織,避免口腔長期的不良刺激,及時調整尖銳牙尖和義齒銳利邊緣,防止對軟組織反覆刺激,並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等。

歐陽可雄提醒,口腔癌的發生過程常伴有一些明顯的體征,如:①口腔內有2周以上未癒合的潰瘍;②口腔黏膜有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③口腔與頸部有不明原因的腫脹和淋巴結腫大;④口腔內有不明原因的反覆出血;⑤面部、口腔、咽部和頸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與疼痛。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當及時就醫。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吳詩桐

通訊員:張曼莉 李耀文 郭千千 朱川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