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2024年03月25日18:05:13 健康 1822

小呂今年只有14歲,剛剛讀初二,最近一段時間,她的父母發現孩子的體重似乎在瘋狂下降,一個月甚至能下降十幾斤,而且每天只要下晚自習回家,小呂就會瘋狂的開始喝水,他的父母甚至要準備兩大茶壺的開水,才夠她喝。

同時,小呂也出現了睡眠不好、不停的想要上廁所喝水的情況。

這一現象被小呂的父母看在眼裡,感覺到擔憂,小呂的母親突然想起,自己老家等一個爺爺就是因為血糖高,所以才出現了不停喝水的情況,於是小呂的父母不敢再耽誤,立刻帶她到醫院進行就診。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和血糖測試,小呂最終被確認患有1型糖尿病,以後可能需要靠著注射胰島素生存,這一瞬間,小呂和他的父母,都彷彿覺得天塌了下來

一、14歲確診糖尿病,醫生建議:這3樣食物一定別貪嘴

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很多孩子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飲食不健康情況,而像小呂這樣,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的現象,也是有跡可循的。

醫生建議,如果想讓孩子的血糖保持健康狀態,那麼以下3種食物一定要少吃。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1.奶茶

以人體正常地消化情況來看,人體從食物中攝取脂肪,大多會經過小腸的消化吸收之後,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循環,而奶茶屬於高熱量飲品,因此在大量攝入之後,有可能會導致血液當中的甘油三酯超標。

而且奶茶當中當然是含有一定牛奶的,但是為了保證奶茶的口感,奶茶當中一般還需要添加植脂末,保證奶茶的順滑口感和十足奶味

但是,這種原料當中一般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不但不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可能會升高血清總膽固醇、血清總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人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人體每天所需要的糖分,其實是有一定限額的,但糖分攝入過高、膽固醇攝入過高,就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也可能會有所提升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2.可樂

可樂,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歡的飲品,但是如果吃飯配可樂,可能容易導致孩子身體發胖。

從醫學角度來說,除了水以外,可樂幾乎不具備任何的營養價值,相反,可樂當中還含有一些成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其中含有的超高熱量,也容易引發兒童肥胖,導致孩子的血糖水平上升

根據測算,一罐355毫升的可樂當中,大約含有35克的糖,熱量更是高達140大卡,幾乎和半碗米飯的熱量相當,如果長期飲用,可能會積少成多導致孩子的體重增加,養成孩子「嗜甜」的不良習慣。

除此之外可樂中的糖分,我們也要小心,它不僅僅可能會導致孩子患有齲齒,還可能會造成孩子過度肥胖引發胰島素抵抗,從而出現惡性循環,讓孩子到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甚至引發糖尿病等癥狀。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3.炸雞

炸雞,也是孩子最愛吃的「垃圾」食品,除了口味好以外,幾乎不能給孩子帶來什麼關鍵的營養補充

這是因為因為,有的炸雞選用的原料雞肉,是由現代飼料快速催熟的,這樣的雞肉當中可能會殘留激素,孩子如果經常使用,有可能會因為吸收大量激素而導致性早熟

第二個原因,炸雞的熱量同樣很高,長期食用不僅可能導致孩子攝入的卡路里太高無法消耗,而且還有可能會引起總膽固醇量超標,造成兒童肥胖,這樣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二、浙大研究發現:睡不好,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在《JAMA》期刊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認為糖尿病年輕化,不僅僅因為飲食不健康,還有可能是因為——睡眠質量。

眾所周知,睡眠是人體修復的一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解除疲勞,恢復精神,而如果長期睡眠時間過短,或者睡眠質量不佳,都有可能會影響健康

比如說之前還有研究表明,經常熬夜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並且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息息相關。而我們要說的這兩所大學的研究,他們發現長期睡眠質量不好,容易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簡單來說就是:

• 每天睡眠時間少於六個小時的人,與每天睡七到八個小時的人相比,患有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而且無法通過健康飲食來彌補。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們共選取了20多萬成年人數據,通過收集參與者的飲食、睡眠信息,分析了睡眠時間與患二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通過隨機對比發現,每天睡眠只有五個小時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可以增加16%,而每天睡眠時間只有三到四個小時的人,患有糖尿病的風險居然可以增加41%

所以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最好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家長要在這個過程中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三、糖尿病如何預防?除了控糖,還要做到這幾點

臨床上,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的年齡也逐步減小,相應的癥狀也在年輕化,不過比起治療,前期預防也很重要,而在預防糖尿病的過程當中,除了控糖以外,我們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食物的多樣性,規律進食

無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健康人群,在飲食方面都應該做到品類多樣,保證人體攝入的營養元素全面且充足,這樣才能幫助控制血糖

假如說我們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這可能會導致血糖顯著升高,因此,平時攝入碳水化合物除了要定量以外,也可以考慮從粗糧當中獲取,這樣血糖生成指數相對更低,糖分攝入也會更加安全。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其次,每餐都應該攝入蔬菜,蔬菜當中含有的纖維素不但能夠提供飽腹感,而且還能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做到規律一日三餐,不要過度飢餓,也不要暴飲暴食,就拿過度飢餓來說,它會讓飽食中樞反應變得遲鈍,也會讓人們不自覺地進食過多的食物,導致血糖有所升高。

因此,規律進食、少吃多餐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2.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入

就在今年2月份,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研究人在國際頂級期刊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認為,過量的攝入超加工食物,會導致人體的全因死亡率上升。

通過研究數據,我們可以看到:

• 攝入過多的超加工食物,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可能會增加五成以上,而焦慮和常見的精神障礙風險,也會增加到五成左右。

甚至有很多人,會因此增加患有2型糖尿病的風險,風險增加比例超過12%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3.早、晚飯都應該早於「8點」

你知道嗎,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期刊上也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主要是看看一天當中,到底什麼時間最適合吃早餐和晚餐。

結果他們發現,早餐晚於晚上8點,晚餐晚於晚上8點時,會因為當時的褪黑激素水平更高,攝入的食物會出現葡萄糖耐受不良、胰島素抵抗,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會綜合提高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夜間進食時間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成負相關,簡單來說:

• 夜間進食每增加一個小時,如糖尿病在內的腦血管疾病風險,可以降低7%。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早晚餐都最好都早於「8點」,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14歲女孩患了糖尿病,或要靠打胰島素生存,提醒:別把3物當飯吃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中醫健康養生. 2022,8(11) 喝奶茶會喝出「奶茶血」嗎? 趙曉慧

[2]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 2015(10) 可樂不可「樂」,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3]現代家教. 1998(07) 兒童少吃炸雞 惠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老年必看!國產輔酶 Q10 十大品牌中,誰是性價比之王? - 天天要聞

中老年必看!國產輔酶 Q10 十大品牌中,誰是性價比之王?

這輔酶Q10啊,就跟人體的「能量加油站」似的,專門給心臟、肝臟這些特別耗能量的器官供能呢。正常情況下,人到30歲以後,身體里的輔酶Q10每年就得減少個1% - 2%,等到了70歲,可能就只剩下20%啦。所以啊,為了咱的身體健康,就得想法子補
屏山縣組織開展5.25愛膚日集中宣傳活動 - 天天要聞

屏山縣組織開展5.25愛膚日集中宣傳活動

為了普及化妝品安全知識,提高公眾安全使用化妝品意識,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宣傳,5月23日,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繪美優品化妝品銷售企業,在縣城步行街開展了主題為「安全用妝,量膚而行」的5.25愛膚日集
這個方子堪稱脾胃清道夫!10年積毒全排空!胃脹、反酸一夜消失 - 天天要聞

這個方子堪稱脾胃清道夫!10年積毒全排空!胃脹、反酸一夜消失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加上壓力大、情緒波動大,脾胃很容易就「受傷」了。胃脹、反酸、消化不良這些問題,就像陰霾一樣,籠罩著很多人的生活。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堪稱脾胃「清道夫」的神奇方子,能幫你把脾胃裡的「積毒」全排空,讓胃脹、反
別讓冰箱成「細菌培養皿」!這份使用指南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別讓冰箱成「細菌培養皿」!這份使用指南請收好

冰箱是給食物保鮮防腐用的不少人把它當「萬能庫房」有些食物一放就是一兩周不合理存放易加速變質、危害健康如何科學使用冰箱?新鮮食品如何存放?雞蛋建議將雞蛋放在冰箱門內側的雞蛋格或抽屜中,這樣既可以避免雞蛋因碰撞而破損,又能確保雞蛋處於相對穩定的
生命能量不足的人,總喜歡做這些傻事,越做越虛 - 天天要聞

生命能量不足的人,總喜歡做這些傻事,越做越虛

一個人最重要的,莫過於他體內的「精氣神」。精元、氣息、精神,決定了當事人的健康狀況。精氣神越充足,身體也就越健康。精氣神,以及身體的健康程度,也反映了當事人的「生命能量」。人體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機器,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