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的常見服用方法

2024年02月27日08:25:23 健康 1505

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說:「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由此可見,服用中藥能否奏效,除了處方是否對症,還得講究服藥的方法。具體可從服用時間、服用劑量、服用溫度等方面把握。

中藥湯劑的常見服用方法 - 天天要聞

一、服用時間

中藥湯劑是中醫常用的劑型,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對提高療效大有幫助。那麼,藥方上標註的各種服藥時間,都應該如何理解呢?

1、清晨空腹服藥

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補作用尤其是滋補腎陽的藥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於滋補藥物的充分吸收;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藥物迅速進入胃腸,並保持較高的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利水滲濕葯、催吐葯均宜清晨空腹服用。

2、下午服藥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如大承氣湯)。瀉下藥「乃當日巳午之後,為陰之分時下之。」(巳時:即上午9點~11點,午時:即上午11點~午後1點),其他醫家亦都認定瀉下藥不宜在午前服用。

3、睡前服藥

一般指在臨睡前15~30分鐘服用,使藥效及時發揮作用。通常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葯,以及治療積滯、胸膈病、遺尿症等的藥物常睡前服。(或按醫囑服用)。

4、隔夜服藥

主要是指驅蟲葯,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便於將蟲體殺死排出體外。

5、餐前空腹服藥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從部位上說,治療病位在下(腸道、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飯前空腹服用。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6、餐後服藥

一般在飯後30~60分鐘服藥。從部位上看,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甘露消毒丹等),飯後服用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對於脾胃不好的患者,大部分的葯都不適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尤以飯後1小時以上或半空腹狀態服用較好。此外,毒性較大的藥物,也宜在飯後服用,以避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而發生不良反應。

7、餐間服藥

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葯宜餐間服。中藥服用不但要講究適當的服藥時間,還要講究服藥次數和藥物的溫度,這樣才會取得佳的治療效果。

8、頓服

病情較急者,要急病急治,煎好後立即服下,稱為頓服。

對於急危重症的患者,中藥一般採用頓服的方法。例如考慮感染所致的高熱患者,從體溫開始升高開始,每20分鐘服藥一次,至汗出時停葯;治瘧疾的葯要在瘧疾發作前的兩小時左右服用;危重患者服用回陽救逆葯也是將藥物不定時頻頻頓服,直至轉危為安,若拘泥於一日2~3次,必致病重葯輕、危亡不救。

目的在於使藥物在不傷正氣的情況下,集中藥力,及時迅速地發揮藥效。

目前,一般的高熱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小兒急症等宜採用頓服法。

9、頻服

頻服指分數次頻頻飲用或含在咽喉中。

凡咽喉病、嘔吐病患者,宜採用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如高熱患者,可頻頻予以服藥,一天多次,以使體溫快速降下來,儘快擺脫高熱對大腦的損傷;治療喘證的中藥,如定喘湯、蘇子降氣湯等,也可不拘時服之。

此外調經的中藥,如果是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止痛為主的,在月經前三五天至經期第一二天服用最好,此即「因勢利導」之法,月經後期停服,否則可致月經淋漓不斷;以滋陰養血的藥物在月經乾淨之後服用可使空虛的血海儘快充養;溫補腎陽、暖宮祛寒的中藥宜在經前期服用。

中藥湯劑的常見服用方法 - 天天要聞

二、服用劑量

中藥湯劑一般是一劑葯煎煮1~2次後合併藥液,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在一天內把它服完或按醫囑服用。

如果病情比較急重,一天也可以吃兩劑、三劑都可以;病程長、病情很緩慢的慢性病,不一定一天就要吃完一劑,可以三天服用兩劑,甚至於兩天服用一劑;嘔吐以及身體比較虛弱的患者,可以將藥物濃縮、先少後多、分多次服下,後期可逐步加量;小兒口服湯劑時,應將湯劑濃縮,從而減少服用量,以少量多次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嗆。

在使用峻烈的藥物以及有毒性的藥物時,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取效即止,切勿過量,以免發生中毒反應或傷及人體正氣。

服藥後出現出汗、瀉下、熱降等葯已中病的情況,即可停葯,適可而止,以免出汗、瀉下、清熱太過,損傷人體的正氣。這就是「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之意。

三、服藥溫度

服藥的冷熱,一般的湯藥都是在溫熱狀態服用,特別是一些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能和胃益脾,減輕刺激,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患者容易接受。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

1、發散風寒的葯

發散風寒葯一般都會有發汗的作用,這個時候就需要讓它熱服,而且有的熱服還不夠,可能服用了之後還建議患者喝熱粥,並且馬上叫患者躺在床上,蓋比較厚的被子,促進發汗,排出邪氣,所以一般發散風寒的葯,常常要熱服。

中藥湯劑的常見服用方法 - 天天要聞

2、清熱利濕葯、清熱解毒藥、止吐葯等

清熱利濕葯、清熱解毒藥、止吐葯等一般來講要略偏涼一點兒服用,並且囑咐患者忌辣椒、牛羊肉等發熱的食物以免使熱邪加重。這就是中醫講的「用寒遠寒」「用熱遠熱」之意,也體現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正治之法。

3、「從治」法的應用

「從治」法,即順從患者病情假象的給藥方法。一般治療的方法是與疾病的表現是相反的,就是「寒熱溫涼則逆之」,如果病情表現為熱證,那麼湯液可以稍稍的涼一點;如果是表現出是寒證,服的湯液稍稍的溫熱一點。

但有的患者病情很重,本身是一個虛寒證,但是他出現了假熱的一些癥狀,比如說煩躁、顏面潮紅,這樣的一些真寒假熱證,本身它的治療的原則也是「逆之」的,要用溫熱葯,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湯液溫度偏高,患者服用後容易發生嘔吐的現象,中醫把這種現象叫做「格拒」,在這個時候適當的把葯放冷一點,就不容易發生「格拒」。這是前人服藥的一種經驗,就是所謂的採用「從治法」的時候,它順從假象,寒病用熱葯治療時,對於真寒假熱證,那麼湯液溫度可以稍稍涼一些;反過來講,真熱假寒證服藥的時候,湯液溫度可以稍稍熱一些。

總之,運用中藥治療疾病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僅是醫生的辨證處方要正確,藥材的質量過關,煎煮的方法合乎要求,科學的服藥方法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來源: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作者:藥學部 劉肖林、江國榮】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 天天要聞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人類的壽命更長了,但生活質量也更好了嗎?數據顯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量眾多,人們的生活質量堪憂。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讓身體年齡比實際更年輕?如何讓提升你的健康壽命,既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如何從零開始學做人生的健康規劃,讓你從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 天天要聞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眼睛乾澀、打不起精神,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沒熬夜、也沒喝咖啡,卻總是覺得腦子像糊了一層漿糊——這可不僅僅是「年紀大了」那麼簡單。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虧虛,身體就像缺了一桶「潤滑油」,眼睛乾燥、睡眠難安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 天天要聞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現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壓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劑量或是換成其他降壓藥物,比如氨氯地平呢?華子告訴他,增加劑量或是換藥,都不算最好的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在替米沙坦的基礎上,增加氨氯地平進行聯用,很可能會出現「1+1>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