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辦好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睡眠保單」清理專項工作,指導建成行業統一的「睡眠保單」一站式信息查詢平台,為廣大保險消費者提供便捷的「睡眠保單」查詢服務。(1月8日《人民日報》)
隨著生活水平和保障意識不斷提高,保險消費愈發普及。由於投保期限長,一些消費者投保後,因保管不善,往往不知道保單放在了何處,甚至忘記曾購買保險。如果消費者搬過家或更換了手機號,保單到期後,保險公司有時難以聯繫上消費者進行提醒。天長日久,這些可能「石沉大海」的保單便成為「睡眠保單」,而致消費者權益處於「睡眠」狀態。
所謂「睡眠保單」,主要是指保險事故發生或保險合同到期但相關賠償或給付保險金長期未領取,以及保險合同效力中止或效力終止但保單的現金價值長期未領取的人身保險保單。保單一旦「睡眠」,則可能導致保險保障的中斷或資金收益的損失。現實中,因保單「睡眠」引發的權益保障糾紛時有發生。比如有的家庭長輩購買過年金險,沒到領取時已經去世,兒女並不了解老人投保情況,難以及時兌現權益的現象普遍存在。
保單「睡眠」導致權益「睡眠」,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購買保險後對保單沒有妥善保管。雖然此種情況的出現責任不在保險公司和監管部門,但從生活經驗法則看,任何人都有記憶遺忘之時,要求消費者時時對購買的保險銘記於心,顯然是苛求,監管部門不能據此將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而應給消費者提供適當幫助。
這不僅是督促保險公履行基本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導保險公司提升服務水平的必然選擇。在這種意義上,監管部門構建「睡眠保單」信息查詢平台,免費對消費者開放,讓消費者通過線上查詢時時掌握保單的信息變更情況,無疑是確保權益不「睡眠」的題中之義。
消費者購買保險後因對保單保管不善導致「睡眠保單」出現,儘管主要原因是得了「健忘症」,但也與保單信息不能時時共享密切相關。因此,在線上共享信息已成標配的網路時代,切實解決「睡眠保單」引發的權益「睡眠」問題,就應堅持信息共享的治理導向,著力打通消費者快捷查詢「睡眠保單」信息的堵點。
從操作流程看,此番上線的「睡眠保單」一站式信息查詢平台,較好滿足了消費者快捷低成本查詢「睡眠保單」信息的要求。消費者只要經過實名認證登錄後,即可在app首頁「常用服務」項目下的「睡眠保單」模塊,快速查詢自己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睡眠保單」相關信息,然後再通過「聯繫保險公司」按鍵與保單所屬保險公司取得聯繫,及時對處於「睡眠」的保單彌補相關信息。這種基於信息共享原則而提供的免費查詢服務,看似不起眼,卻解決了「睡眠保單」信息查詢的大問題,其祛除消費者保險權益「睡眠」的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睡眠保單」一站式信息查詢服務,既關乎消費者權益保障,也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相關部門在提供一站式信息查詢服務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枝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服務舉措,盡職盡責地把這種「關鍵小事」辦好,讓其水到渠成地激活「睡眠保單」的權益保障。
文/張智全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