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許多神經技術可以讀取我們大腦中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甚至是修改它們的運作方式,改變裡面的連接。
目前,有許多從大腦外部起作用的「非侵入式」治療手段,聲稱可以實現上述功能。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訪問」一個人的大腦,即使這項技術不需要刺穿頭骨,它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無創」呢?這裡的無創,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部分原因是我剛開始閱讀一本名為《為你的大腦而戰》的書,作者是美國杜克大學的法律和哲學教授尼塔·法拉哈尼(Nita Farahany),她的研究重點是新技術可能給社會帶來的倫理和法律挑戰。
在書中,法拉哈尼描述了使我們能夠窺視他人思想的技術的潛在影響。神經科學家已經使用過腦成像技術來嘗試檢測一個人的思想和政治傾向,或者預測囚犯是否有可能再次犯罪。這聽起來很可能帶來創傷,或者說是有一定的侵入性的。
(來源:Pixabay)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羅賓·布盧姆(Robyn Bluhm)及其同事,曾詢問過那些經歷過大腦活動相關治療手段的患者、醫生和其他毫不相干的公眾,他們發現人們對侵入性的定義都不一樣。
通常,在醫學意義上,侵入性治療是指在皮膚上留下某種切口的治療手段。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深部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它會將電極植入大腦深處,來刺激神經元並控制大腦區域的放電方式。
我曾採訪了一個為了了解和治療抑鬱症,自願將 14 個電極植入大腦的人。他接受了腦部手術,當醫生探查他的大腦以找到放置這些電極的「最佳位置」時,他是清醒的。
在這名男子住院的 10 天里,他的大腦中伸出了幾根電線,頭上一直纏著繃帶。這無疑是一種侵入式手術。
在報名之前,他已經嘗試過許多其他治療方法,包括經顱磁刺激(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這是一種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神經細胞以改善抑鬱症的無創療法。它會將一個形狀像 8 字形的裝置放在人的頭上,將磁脈衝傳遞到大腦的各個部分並干擾其活動。TMS 通常被認為是非侵入性的。
但這是真的嗎?在布盧姆的調查中,人們的回答各不相同。
一些人認為,需要多次去醫生辦公室才能完成的治療就是侵入性的,因為這會影響一個人的時間規劃。其他人認為,依賴設備的治療比傳統的基於談話的治療侵入性更小,因為他們不需要將自己的故事講給陌生人聽。但還有人表示,他們之所以認為 TMS 有侵入性,是因為它對大腦的影響。
這種影響可以擴散到整個大腦。理論上講無創形式的大腦刺激旨在針對特定區域,例如與情緒有關的區域。但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指出,當你透過頭骨刺激大腦時,不可能精確定位到一片微小區域。
如果 TMS 可以幫助治療慢性疼痛、抑鬱症或帕金森病的癥狀,那麼它一定會在大腦中引發某種變化,可能是信號分子產生的方式,或者是大腦迴路連接或放電的方式,抑或是其他一些機制。
鑒於我們仍未真正了解 TMS 的工作原理,因此很難知道這些變化會對大腦造成(如果有的話)哪些長期影響。
如果治療改變了一個人大腦的工作方式,那它是否具有侵入性?也許這取決於變化的影響。我們知道,「非侵入」形式的大腦刺激會導致頭痛、抽搐和潛在的癲癇發作。提供更高強度電刺激的電休克療法,旨在引發癲癇發作,並且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
這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非常痛苦。畢竟,我們的記憶造就了我們。這是對大腦改造技術的另一個擔憂,它具有改變我們性格的潛力。有醫生注意到,一些因治療帕金森病而經歷了(侵入式)深層大腦刺激的人確實會出現暫時性的行為改變。例如,他們可能會變得更衝動或更易怒。
當然,非侵入式的刺激效果不太可能那樣明顯,但界限在哪裡——什麼才算是「侵入性」?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被認為是侵入性的治療手段,通常被視作是風險更高,是為那些沒有其他選擇的人準備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尼爾·利普斯曼(Nir Lipsman)及其同事表示,被認為侵入性過強的治療手段可能永遠不會被使用,甚至不會被研究。
有趣的是,更具侵入性的治療常被認為可能更有效果,原因大多是人們的一廂情願。正如科學家所指出的,這可能就是注射安慰劑比服用安慰劑藥片更有效的原因。與此同時,我們有可能忽視那些被認為是非侵入式的治療方式的潛在風險。
支持:Ren
原文: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12/23/1065862/brain-stimulation-inva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