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近期,寧波氣溫猛跌,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
寧波市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陳飛宇主任醫師最近就接診了多位腦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有一位患者送到醫院時心跳已經停止,雖然經過搶救恢復了心跳,但目前仍在重症病房救治中,情況不容樂觀。
以為只是普通頭痛
沒想到是「隱形殺手」
30歲出頭的張昊(化名)前段時間出現頭痛癥狀,於是來到寧波市第二醫院就診,在做完腦部CT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醫生建議他再做進一步檢查,但他覺得自己就是普通頭痛,沒必要做這麼多檢查,便直接回去了。沒想到的是,張昊回家後很快就陷入了昏迷,等送醫時心跳已經停止。

「這位患者送到醫院後,經深入檢查,發現是腦動脈瘤破裂,情況非常危急。」陳飛宇介紹道,該患者如果當時聽從醫生的建議,做一個CTA(CT血管成像),那現在的情況大概率就不會發生了。因為腦動脈瘤這種疾病,是普通CT檢查不出來的,必須通過CTA或者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才能檢查出來。
為什麼腦動脈瘤會這麼危險呢?陳飛宇解釋道,腦動脈瘤可以說是一個「隱形殺手」。它在身體里出現後會慢慢變大,在變大過程中可能並不會引起明顯癥狀,而當它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引起頭痛等癥狀。「腦動脈瘤在經過幾年的生長後,就變成了一個定時炸彈,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破裂後將發生嚴重腦出血,從而導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據了解,目前張昊還在寧波市第二醫院的重症病房搶救,由於送醫過晚,他的情況不容樂觀。
和張昊一樣,40多歲的王楷(化名)近日也因為腦血管瘤破裂被送到醫院治療。這位患者起初因為頭痛到外院做了不少檢查,包括頭顱CT,都沒有找出原因。「很多疾病都會引起頭痛,所以頭痛的病因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必須進行深入檢查才能確診。這位患者好在送醫及時,不然很可能也會有生命危險。」陳飛宇說。
醫生建議:35歲以上人群
最好定期做CTA或MRA檢查
除了腦動脈瘤破裂,氣溫的劇烈變化還會導致腦中風、腦梗塞等疾病的發病。陳飛宇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氣溫波動會導致血壓波動,而血壓波動太大就容易引起以上這些疾病。「高血壓人群,特別是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更容易因為氣溫劇變而發生腦中風、腦梗塞等。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密切關注這些人的身體狀態,一旦出現頭痛、嘔吐、抽搐等癥狀,必須及時送醫。」

雖然中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更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可以對與腦血管疾病相關的一些癥狀放任自流。據陳飛宇介紹,他過去就診治過多位年輕患者,其中也有患腦動脈瘤的,包括20歲出頭的年輕人也可能會患這個病。「我們對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像腦動脈瘤這樣的疾病應引起足夠重視。當然,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用不著一頭痛就覺得自己患了這類疾病。」
那麼,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防範腦血管疾病?陳飛宇給出了幾項建議:
一是要保持飲食健康,做到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二是要做好血壓、血脂、血糖的監測,減少「三高」的影響;
三是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勞累;
四是要適當運動,同時保持心情舒暢;
五是要注重體檢,這也是特別關鍵的一點。
說到體檢,陳飛宇還特別建議:「35歲以上人群是腦動脈瘤的高發人群,這些人最好每隔3-5年就做一次CTA或MRA檢查。在平時的體檢中,這是一項很容易被忽略的檢查,希望這部分人群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