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首家!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掛牌

2025年05月11日19:50:19 健康 1696

極目新聞通訊員 聶文聞 雷德強

5月9日,以「聚於首·創之極」為主題的第二屆武漢協和腦膠質瘤前沿論壇在武漢舉辦。會上,該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作為華中地區首家設立獨立腦膠質瘤及兒童神經腫瘤病區的醫療中心,武漢協和醫院再樹行業新標杆。

華中首家!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掛牌 - 天天要聞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良輔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濤教授,湖北省醫學會宋詠堂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夏家紅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趙洪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姜曉兵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位頂尖神經外科專家齊聚武漢,共繪神經腫瘤診療新藍圖。

開幕式由協和醫院王旋教授主持,姜曉兵教授、趙洪洋教授、夏家紅院長、宋詠堂秘書長分别致辭。

打造區域神經腫瘤診療新高地

大會現場,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標誌著華中神經腫瘤診療邁入新紀元。該中心依託協和醫院神經外科60年學科積澱,特別設立腦膠質瘤與兒童神經腫瘤獨立病區,開創性地構建起「精準診斷—多模態手術—個體化治療—全程管理」的完整診療體系。

協和醫院院長夏家紅表示,作為湖北省首個實現腦膠質瘤專科化管理的醫療單位,新成立的診療中心將深度融合人工智慧、腦機介面等前沿科技,推動形成覆蓋華中、輻射全國的神經腫瘤診療網路。據悉,該中心已配備術中磁共振複合手術室等尖端設備。

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姜曉兵教授介紹,團隊率先打破傳統診療模式,將腦膠質瘤與兒童神經腫瘤設為獨立病區。由於兒童與成人腫瘤分子特徵差異顯著,需專屬治療方案;集中頂尖設備與多學科團隊,可實現「精準診斷-手術-康復」全流程閉環管理;這一模式將構建臨床數據平台,推動華中地區診療標準化。

據了解,該中心設立在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緊鄰華中地區最大的質子醫學中心,具有先進的精準腫瘤質子治療設備與團隊。未來,還將建立華中首個兒童神經腫瘤生物樣本庫,未來三年將開展多項臨床研究,目標將膠質瘤以及兒童神經腫瘤5年生存率進一步提升。

院士領航:解碼診療新範式

在主論壇環節,三位院士呈現了學科發展的戰略視野。趙繼宗院士系統闡釋《人工智慧助力攻克腦膠質瘤的思考》,揭示ai技術如何重塑從影像判讀到手術規劃的全流程;周良輔院士提出的《複發或殘留gbm治療新策略》為臨床難題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江濤院士發布的《中國神經腫瘤基因組圖譜計劃》則展現了二十年研究成果向臨床轉化的「中國方案」。

大會設置了六大前沿板塊,20項創新成果集中亮相:王旋教授團隊展示的「腦網路連接導航技術」使功能區腫瘤全切率提升至92%,楊學軍教授研發的3d手術模擬系統實現毫米級精度規劃,陳洪敏教授研發的輻射響應探針技術降低放療副作用40%,蔡金全教授揭示的核旁斑蛋白調控機製為靶向治療開闢新徑。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協和醫院提出的「三維立體化診療模式」引發熱議。該模式通過建立患者專屬數字孿生模型,整合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維度數據,實現從術前評估到術後隨訪的全周期管理,目前已在中心開展臨床驗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 天天要聞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外科樓四層,「消毒供應中心」的標識牌低調懸掛。作為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樞紐,這裡採用了模塊化的布局和設計——物料傳輸系統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陣,以確保醫用器械從污染到滅菌的全流程閉環。湘雅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楊霞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在這裡,「包」是很重要的單位。消毒供應中心會...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聞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規律步行不僅能有效鍛煉身體,還能預防多種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學?怎麼走更健康?如何避免運動損傷?一起來看規律步行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股骨頭壞死科主任醫師陳鎮秋介紹,規律步行的好處多多:防止肌肉萎縮:讓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輕...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 譚琪欣)一段時間內禁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聽音樂,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輕人中悄然流行。這有科學依據嗎,是否真的這麼神奇?「我也跟風試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一開始會很不習慣,總想打開手機,但後面學進去了也就還好,而且等到晚上結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起到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大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補腦健腦的需要,大腦健康年輕自然長壽。除了保證每日足夠的睡眠和適量運動,還可以通過食物為大腦補充營養。魚肉防止腦細胞退化魚肉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 天天要聞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談養生」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關注。據參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錄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年》中表示,他盡量不在深夜吃東西,但有時會喝國產的開菲爾(一種無糖酸奶),他的冰箱里還有熟酸奶。報道截圖紀錄片中,普京還展示了自己位於克里姆林宮內的健身房。他還表...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上海「種植牙口腔醫院」騷擾電話怎麼又多起來了? - 天天要聞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上海「種植牙口腔醫院」騷擾電話怎麼又多起來了?

去年7月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刊發《瘋狂打電話騷擾上海市民的「種植牙口腔醫院」,究竟是「哪一家」?》一文,曝光了上海多家口腔醫院委託一些開展「AI外呼」業務的第三方營銷企業,通過大量撥打「AI語音電話」的方式開展營銷,為口腔醫院拉客引流,給上海市民帶來了不勝其煩的電話騷擾。今年3·15期間,央視再次曝光了「...
弗里克:我需要去檢查一下心臟;這段始於去年的旅程還沒結束 - 天天要聞

弗里克:我需要去檢查一下心臟;這段始於去年的旅程還沒結束

帶領球隊在國家德比中4-3逆轉擊敗皇馬後,弗里克的巴薩距離奪冠只有一步之遙,賽後他在採訪中點評了這場跌宕起伏的比賽。以下是賽後快速採訪的內容。您的心臟還好嗎?我需要去檢查一下(笑)。球隊的表現不可思議,在米蘭踢了120分鐘後,要應對這場比賽並不容易,我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教訓犯錯就要付出代價,皇馬的前鋒速度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