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0月11日訊 為提高廣大群眾對血壓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規範做好血壓日常管理,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舉行「全國高血壓日」義診活動,設有健康教育講座、高血壓診治諮詢、指導飲食等環節,指導群眾做好血壓的自我監測、管理,有效控制危險因素,進一步提高群眾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2022年全國高血壓日宣傳要點
一、預防高血壓,從每一天做起: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戒酒心態平。


1、限制鈉鹽攝入:鈉鹽攝入過多,高血壓的風險增加,長期限鹽可延緩血壓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速度。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日。
2、減輕體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壓上升,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腹型肥胖可能與高血壓有更強的相關性。建議超重和肥胖者減輕體重。
3、適量運動:運動可降低交感活性、緩解緊張情緒、減輕體重,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建議根據自身條件適量有氧運動、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
4、戒煙:吸煙可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建議戒煙(包括傳統煙和電子煙)。
5、戒酒:大量飲酒使血壓升高,不飲酒對健康最有益。推薦高血壓患者不飲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鬱狀態可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負面情緒,必要時積極接受心理干預。
二、血壓超過 130/80mmHg要關注
1、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超過140/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需開始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
2、血壓超過130/80mmHg以上即應引起關注,隨著血壓的升高,可能帶來心腦腎的危害,建議開始生活方式干預。
三、控制高血壓,保護心腦腎

1、高血壓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心腦腎血管等重要器官組織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應積極治療,控制血壓。
2、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降低血壓或直接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戒酒心態平),所有患者應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3、單純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接受降壓藥物治療。
四、平穩降壓,長期達標

1、高血壓患者應堅持長期服藥,以確保平穩降壓。
2、血壓達標標準: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腎臟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應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齡在65~79歲的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歲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設定全國高血壓日是為了加強大眾對高血壓危害的認識,引起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對高血壓工作的重視,動員全社會都來參與高血壓預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高血壓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超過2.5億,且近年來患病率仍在不斷攀升,是我國城鄉居民疾病死亡的首要病因。早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7年《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均將高血壓作為我國慢性病防治的重點,國家對高血壓防治的重視與我國高血壓的流行負擔密切相關,現階段我國每3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中,有1例歸因於高血壓,高血壓已成為我國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提高廣大群眾對高血壓危害健康嚴重性的認識,減少群眾的認知誤區,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給廣大高血壓患者提出如下建議:
1、限制食鹽攝入:每人每天鈉鹽不超5g;
2、遠離煙草,限制飲酒,最好戒酒;
3、運動鍛煉,控制體重,通過經常性的身體活動防控高血壓;
4、多吃新鮮果蔬,少吃快餐,控制脂肪和糖的攝入量;
5、保持充足睡眠和愉快心情,避免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鬱,防止心腦血管事件。(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