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2025年05月09日18:32:03 健康 1536

閱讀之前,麻煩用你發財的小手點點"愛心"創作不易,感謝大家的支持!每日更新更多優質內容

今年這個夏天,三伏天格外引人關注。才入伏沒幾天,不少人已經直呼「熱得受不了」。尤其是今年,三伏天被稱作「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總共才30天,可熱勁兒卻一點兒沒打折。這讓人不禁好奇,今年這夏天,到底能熱到啥程度?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 天天要聞

說起三伏天,那可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段。從農曆上看,每年從小暑到處暑之間,就是三伏天的「主場」。古人有句話叫「熱在三伏,汗在心頭」,這話一點兒不假。這時候,天地就像被一個巨大的蒸籠罩著,空氣濕得能擰出水來,人也跟著燥熱難耐。特別是中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更得格外當心,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暑、氣短、胸悶。

那三伏天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年中最熱、最濕、最難熬的那段日子。古人把這段時間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一步步把熱推到頂點。為啥叫「三伏」呢?古籍里說,「伏者,陰氣將起,迫於殘陽未得升」,意思是陰氣剛露頭,卻被陽氣壓著出不來,就像萬物匿藏,伏而不顯。所以,人也得學會「避其鋒芒,以靜為先」。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 天天要聞

今年的三伏天,可是有點不一般。7月20日,農曆六月廿六,正好是「入伏」的日子。這一天,正值小暑三候中的「鷹始鷙」,暑氣蒸騰、暑濕交加。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了,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這可是「十年一遇」的短三伏。往年常聽人說「三伏整整四十天,熱得像進蒸鍋」,可今年,三伏天卻「縮水」了。不過,別看時間短,熱勁兒可一點兒沒減,防暑納涼、調氣護陽,一樣都不能少。

那為啥說今年是「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天呢?這還得從三伏天的演算法說起。老話說,「夏至三庚為初伏,四庚定中伏,立秋逢庚便是末伏」。這是祖先總結的天時規律,代代沿用。按照這個演算法,今年的三伏天就是30天。其實,三伏天有長有短,天時有輪轉,今年正好趕上了個「短打」的三伏年景。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 天天要聞

具體來說,今年的三伏天時間表是這樣的:初伏從7月20日到7月29日,共10天;中伏從7月30日到8月8日,也是10天;末伏從8月9日到8月18日,還是10天。雖然時間短,但熱起來可不含糊。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較弱的人來說,更得小心應對。

除了時間短,今年的三伏天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撞上」了閏六月。7月24日是六月三十,25號一翻頁,就直接進了閏六月。這樣一來,初伏、中伏、末伏都全數落在了閏六月里。俗話講,「六月閏一月,天公開玩笑」,這樣的年份,六十年也難得一遇。從曆法上看,閏六月與三伏齊頭並進,不僅讓這個夏天顯得格外漫長,也為這段時光添了一份說頭。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 天天要聞

再來說說今年的三伏天為啥被稱為「母伏」。按照老法算,2025年入伏在農曆六月廿六,這天是雙數,屬陰,所以今年是「母伏」。古人講究「數有陰陽,事分公母」,入伏之日看單雙,定的就是這一年伏天的「屬性」。老一輩常說,「陽為公,陰為母」,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今年「廿六」上場,正中雙數,所以伏氣雖短,悶熱卻藏得更深。俗話說得好,「陰中伏,濕熱黏人身」,今年這「母伏」之年,氣不揚烈而濕重難耐,炎熱彷彿裹在濕被裡,一身汗都散不出去。

「母伏」帶來的影響可不小。由於濕氣重,人體容易感到悶熱不適,就像被一層濕布裹著一樣。特別是對於那些容易出汗的人來說,更是苦不堪言。而且,濕氣重還容易導致身體各種不適,比如關節疼痛、食欲不振等。所以,今年三伏天,除了防暑之外,更得注意除濕養心。

那面對這樣的三伏天,咱們該咋應對呢?首先,得順應天時、調理起居。老話說,「三伏如蒸,人須如水」,這時候更應早卧早起,飲食清淡,養心安神。多吃一些清熱解暑、祛濕利尿的食物,比如綠豆湯、冬瓜湯等。同時,還得注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盡量待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今夏會熱到哭嗎? - 天天要聞

另外,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三伏天更是個需要特別當心的時段。由於身體機能下降,他們更容易受到高溫高濕的影響。所以,除了注意飲食起居之外,還得定期監測身體狀況,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說起來,三伏天到底熱不熱,其實和它是30天還是40天關係不大。關鍵還得看入伏那天的氣候底子。當然,這些說法多是老一輩留下來的經驗之談,沒有嚴謹的科學支撐。咱們聽聽就行,別太當真。不過,話說回來,面對這樣的三伏天,咱們還是得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暑納涼、調氣護陽,一樣都不能少。

總的來說,今年這個三伏天雖然時間短,但熱勁兒可一點兒沒減。咱們得格外當心,順應天時、調理起居,才能安然度夏。最後,也希望大家都能在這個夏天裡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你覺得呢?是不是也覺得今年的三伏天格外不一般?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免責聲明]

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

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

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

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將予以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廣州這幾天的雨帶有後汛期的特徵一直下個不停從昨日(6月30日)的天氣看連日來的雷雨天氣開始出現轉折今天廣州還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轉以雷陣雨為主了35℃高溫即將重回C位雷雨逐漸減弱35℃高溫蠢蠢欲動廣東省氣象台預計,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強,受偏南氣流輻合影響,廣東大部多雲,中南部多雷陣雨天氣,局部雨勢較...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一個手外傷的人,居然去檢查內臟?」6月30日,江蘇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市和橋醫院)處理手部傷口,卻被告知需要進行多項內科彩超檢查。手部被玻璃劃傷住院需做多項彩超檢查據朱先生介紹,前幾天,他的堂哥在換玻璃時不小心被玻璃劃傷,前往了距離最近的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著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著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