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急診科交接班的時候,醫生們還在進行患者病情交接,一男子徑直闖進了醫生辦公室:「醫生,腰痛死了,快給我止痛一下!」
腰痛
醫生們齊刷刷地看著患者,男,20歲出頭,捂著腰,進屋後就斜躺在了椅子上。當晚值班的宋醫生連忙放下病歷,來到患者面前:「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經過詢問得知,患者今年2歲,在2天前開始出現腰痛,同時有尿頻、尿急、尿痛的表現。自己在藥房購買了藥物吃了但是沒效果。在此之前大約5天,曾經因為「感冒發熱咽痛」在當地的衛生院以「急性扁桃體炎」輸液治療。2天後,咽痛緩解,也不發熱了,開始出現腰痛,疼痛呈持續性,陣發性加重,同時伴有血尿。
宋醫生扶著患者來到檢查床上,囑患者躺在了檢查床上,開始對其進行查體。一般對於門診腹痛或者腰痛的患者,第一時間詢問病史的時候緊接著就要進行查體,以明確疼痛的範圍和程度,以及發現一些重要的體征,這對於判斷病情和診斷疾病有著很大的幫助。
檢查發現,患者痛苦面容,但是意識清楚。全身皮膚粘膜未見出血點,顏面潮紅,咽部及軟齶明顯充血,雙側扁桃體I°腫大。左腹部壓痛明顯,無肌緊張及反跳痛,雙腎區叩擊痛明顯,以左側為主。雙下肢不腫。
B超檢查
檢查完,宋醫生脫去手套,說道:「初步考慮是尿路感染、輸尿管結石。做一個檢查吧,也就是血常規和泌尿系彩超。」
血常規主要是看有沒有炎症以及血液系統的問題,而泌尿系彩超主要是看是否有泌尿繫結石以及腎積水等。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發現血象輕度偏高,血小板稍低。左側腎積水,左側輸尿管上段擴張,但是沒有發現陽性結石影,考慮可能是氣體干擾。
看到這些檢查結果結合患者的癥狀和查體體征,宋醫生初步診斷患者是:「尿路感染、左側輸尿管結石。」
患者也認同患者的診斷,畢竟這麼年輕,出現劇烈的腰痛,泌尿繫結石的可能性最大。
於是宋醫生下醫囑,進行抗感染、解痙止痛對症治療。輸完液後,患者的腰痛癥狀得到了很大緩解,此時患者就想回去了,但是宋醫生對著患者說:「你這個血小板偏低,考慮可能是血小板存在附壁現象,有內出血的風險。建議複查以下血小板,畢竟血小板有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
輸尿管結石
但是患者此時癥狀已經緩解,所以並沒有聽從宋醫生的建議,直接離院回家了。
可是到了凌晨5點10分,一陣急促的120救護車聲音將宋醫生吵醒,宋醫生跑出值班室一看,正是昨晚的那位小夥子。經過了解,小夥子回家之後,前半夜還挺好,後半夜因噁心、嘔吐並且出現黑便,所以急診120來醫院。
此時男子主動要求住院,但是在辦理住院的過程中,卻突然意識喪失,呼吸深快,血壓測不清,經過積極搶救卻無效死亡。
患者搶救無效死亡五分鐘左右,宋醫生從患者腹部穿刺抽出不凝血。
腎臟損害
患者怎麼會突然死亡呢?在救護車上包括入院時,患者的生命體征都是正常的。為了弄清楚患者死亡的原因,唯一的辦法就是屍檢。
隨後,醫院聯繫了患者的家屬,在家屬的同意下進行屍檢。最終屍檢結果卻讓宋醫生很是驚訝,因為他誤診了。
患者之所以會失望,而是由於新房心內膜出血、兩側的腎臟髓質出血、左側腎臟脂肪囊出血尤為明顯嚴重。由於大量的出血,在腎臟腎盂周圍形成了20×10×15cm的巨大的血腫。
在患者的腹腔內,也發現了超過1000ml的積血。
病理解剖證實,患者死於流行性出血熱。
所謂流行性出血熱,指的是由鼠類咬傷後,漢坦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一種傳染病。發病人員多是處於農村草原游牧地區,或者是由於野外露營接觸到了攜帶有漢坦病毒的老鼠、革蟎等。患了流行性出血熱,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大可能危及生命。
此時,結合這例死亡的20歲男子,其癥狀幾乎完全符合,但是由於患者在交代病史時從未表露被鼠咬傷或者有野外遊玩史,同時患者的泌尿系統癥狀和檢查讓醫生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和泌尿系統結石,以至於沒能及時發現。
漢坦病毒
但是這例病例也從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醫生對流行性出血熱的特點掌握的不是很熟練,當患者出現腎臟損害和血小板異常時,沒能第一時間察覺到異常,沒能聯想到是流行性出血熱的問題。
不過,在醫生髮現患者血小板減少,有內出血風險時進行了建議住院的提醒,患者拒絕,這也導致了病情的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