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於婦科炎症的內容,有很多女性朋友諮詢過我,各種問題都有,今天特意抽個時間整理了一下,希望讓大家對婦科炎症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婦科炎症的定義
婦科炎症一般泛指女性生殖器的炎症,大概分為外陰及陰道炎症、子宮頸炎症、盆腔炎性疾病。婦科炎症發病率和患病率極高,近乎100%,正常來說,每個女生一生中都會感染一次或者數次。
一般來說,陰道微生態環境改變致使菌群失調會引起內源性炎症,或外在因素如不潔性生活病原體感染所致,癥狀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感、分泌物增多且性狀改變,性交痛、性交後出血、盆腔痛、腰酸等,嚴重者可出現發熱、頭痛、食慾缺乏等全身癥狀。
婦科炎症是怎麼引起的?
婦科炎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女性生殖道特殊的解剖結構導致外源性的病原體感染,或女性生殖道特有微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內源性的感染,另外,生育期婦女性生活頻繁,也是導致婦科炎症發生的重要原因。
婦科炎症的基本病因有:
1、女性生殖道特殊的解剖結構,女性外生殖道毗鄰尿道口、肛門,局部潮濕,若不注意外陰衛生,外生殖道很容易被病原體感染而引發炎症;
2、陰道微生態的動態平衡依靠內分泌系統、雌激素、局部PH值、乳桿菌、陰道局部免疫系統來維持,任何原因將該平衡打破,都可導致陰道或陰道以上生殖道感染內源性病原體發生炎症;
3、不潔性生活或不良衛生環境、女性生產、產道損傷、侵入性醫療操作,也可導致外源性病原體直接侵入陰道、子宮頸、子宮,導致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生。
婦科炎症有什麼表現?
婦科炎症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外陰、陰道瘙癢、燒灼感,陰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狀改變,性交痛、性交後出血,經期延長或經期前後腰酸、腰脹不適,盆腔痛,嚴重可有高熱、寒戰等全身癥狀。具體不同的部位炎症表現各有不同。
婦科不同的部位炎症表現各不相同。
1、外陰及陰道炎症的典型癥狀是:
外陰瘙癢、灼熱感、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某些陰道炎有特殊的分泌物變化,如細菌性陰道炎的分泌物呈稀薄、魚腥臭味;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分泌物呈豆渣狀或凝乳樣;滴蟲陰道炎的分泌物為稀薄膿性、泡沫狀、有異味。
2、子宮頸炎的典型癥狀:
陰道膿性或黏液膿性分泌物增多,膿性分泌物刺激陰道、外陰引起外陰瘙癢及灼熱感;月經間期出血或性交後出血,婦科檢查可見膿性分泌物覆蓋子宮頸口或從子宮頸管流出,宮頸管黏膜質脆,易觸碰出血;或可見肥大的子宮頸、子宮頸息肉。
3、盆腔炎性疾病的典型癥狀:
局部表現單一,常伴發泌尿、消化系統疾病或盆腔膿腫形成導致的全身癥狀,可引起異位妊娠、不孕等嚴重後遺症。局部典型癥狀為反覆發作的持續性下腹痛、腰部酸脹,在劇烈活動或性交後加重。
婦科炎症怎麼治療?
婦科炎症出現後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規律治療,否則易導致癥狀遷延反覆,給女性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若患者急起下腹痛無法緩解、高熱不退、寒戰、噁心、嘔吐,或腹痛突然消失又加劇,出現板狀腹等急腹症表現應立即急診就醫,以免出現生命危險。
婦科炎症癥狀容易遷延、反覆,所以當出現婦科炎症時,應秉承儘早、及時規律治療,治療後定期複查的原則,採用積極尋找誘因、消除誘因。
針對病原體藥物對症處理,必要時性伴侶一同治療的方法,以達到婦科炎症儘快治癒,不再複發、不留後遺症的目標。
急性期治療:
急性子宮頸炎出現陰道臭味膿性分泌物突然增多,外陰瘙癢、灼熱感難以忍受,經期出血、性交出血量多,伴有泌尿系統感染出現尿急、尿痛、尿頻,外陰、尿道口充血水腫,應立即到婦科門診診治,防止病情惡化,避免上行感染導致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期如伴有腹膜炎或膿腫形成、破潰,可有急性腹痛,腹痛加劇不緩解、高熱、噁心、嘔吐等膿毒血症、中毒性休克的癥狀,體查可有板狀腹、壓痛、反跳痛的表現,應立刻到醫院急診救治,必要時需行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婦科炎症的一般治療主要包括消除誘因、調整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調整:
規律作息生活、避免熬夜、避免高糖高鹽、辛辣刺激性飲食;避免不潔性生活,注意個人衛生、外陰衛生,保持外陰乾燥,避免摩擦,穿寬鬆透氣內衣褲,及時更換、清洗內衣褲,不混洗衣物;避免用公共浴池、浴盆,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生活用品;若發現有糖尿病、尿漏、糞漏等誘因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
住院護理:
囑咐患者多休息、避免疲勞,急性期囑咐病人應卧床休息,指導患者加強營養。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及時就醫的重要性,耐心向病人解釋各種診療、護理操作的必要性,協助患者用藥;安撫患者心理,增強患者治癒的信心,協助治療順利進行;對患者進行衛生宣教,討論適用於個人的防治措施。
藥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不同類型的婦科炎症使用的藥物不同:
外陰、陰道炎症:
根據實驗室病原體檢測結果使用相對應敏感的抗生素、抗真菌葯或抗滴蟲藥物,常用的有喹諾酮類、頭孢菌素(抗生素)、克霉唑、咪康唑、制黴菌素製劑(抗真菌葯)、硝基咪唑類(抗滴蟲葯)等;局部可用0.1%聚維酮碘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用相應藥物栓劑放入陰道內部直接殺菌。
子宮頸炎:
經驗性抗生素治療多採用阿奇黴素、多西環素;根據病原體檢測結果採用相應的敏感藥物如頭孢菌素、多西環素、喹諾酮類等;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體多為淋病奈瑟菌、衣原體以及需氧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故多選擇廣譜抗生素或聯合用藥。常用的有:頭孢類、喹諾酮類、甲硝唑、多西環素、阿奇黴素等。
手術治療:
婦科炎症不一定都要做手術,輕症的婦科炎症如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等就不需要做手術,藥物治療即可。但也有些炎症需要手術如:
外陰炎症中的前庭大腺炎:
當炎症形成膿腫時,需及時行手術切開引流;當炎症形成囊腫時,必要時需行造口術;若同時發現有尿漏、糞漏,應及時到相關科室進行修補術。
子宮頸炎:
子宮頸若有息肉應進行息肉摘除術,並送息肉做病理檢測。
盆腔炎性疾病:
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膿腫患者若膿腫經抗生素藥物治療無效(藥物治療48~72小時候體溫持續不降或包塊未消失),或懷疑膿腫破裂(腹痛突然加劇、寒戰、高熱、噁心嘔吐、中毒性休克表現),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經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也可行超聲或CT引導下的經皮穿刺引流。
中醫治療:
主要使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如銀翹解毒湯、紫血丹、安工牛黃丸等。
物理治療:
對於反覆藥物治療無效,子宮頸呈糜爛樣改變或接觸性出血的慢性子宮頸管黏膜炎患者可行物理治療,即利用激光、冷凍、紅外線、微波等方法破壞宮頸管柱狀上皮,使得鱗狀上皮新生,重新覆蓋宮頸管口。
總結:
婦科疾病有很多類型,一旦發現,建議儘早治療,盡量治療徹底,不然容易反反覆復,不僅擾亂大家正常的生活,還會越治越難治,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切不可胡亂治療,自行治療以及輕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