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縣人民醫院鄭芳:關愛盆底,共享健康

2022年07月04日19:37:23 健康 1486

近幾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但廣大群眾對盆底疾病認知和自我保健意識不足,就診和治療意願低,對治療依從性差。

本期特邀墊江縣盆底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鄭芳為大家講解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相關知識,讓大家都重視、關愛盆底問題,積極採取措施,及時進行治療,減少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專家簡介》》》

墊江縣人民醫院鄭芳:關愛盆底,共享健康 - 天天要聞

鄭芳,主任醫師,墊江縣盆底診療中心主任、肛腸科主任。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協會盆底醫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委會理事,中國便秘聯誼會常務理事。擅長結直腸肛門良性疾病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記者:什麼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有哪些表現?

鄭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各種病因導致的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組織鬆弛、薄弱,進而盆腔器官移位,連鎖引發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異常。臨床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排便障礙、大便失禁、下尿道感覺障礙、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盆底損傷與缺陷的疾病,相互關聯且經常合併發生。

記者:盆底缺陷或損傷帶來的傷害有哪些?

鄭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盆底:尿失禁、糞失禁、便秘。

②生殖、泌尿系統:膀胱、尿道的感覺異常

③生殖系統:盆腔器官脫垂。

④胃腸道系統:結直腸功能障礙。

⑤肌肉骨骼系統:性功能障礙。

神經系統:盆底疼痛綜合征。

記者:引起盆底功能障礙的因素是什麼?

鄭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因複雜,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妊娠、陰道分娩、絕經後雌激素減少、營養不良、盆底組織先天發育不良、肥胖、吸煙、飲酒、慢性咳嗽、重體力勞動、遺傳結締組織疾病等均可引起。其中,妊娠、分娩和盆底手術是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墊江縣人民醫院鄭芳:關愛盆底,共享健康 - 天天要聞

為患者進行盆底手術

記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高發人群有哪些?

鄭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女性及生育期女性,其發病率高達20%-40%,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我國已婚婦女中,30歲以上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和性生活質量低下;40歲以上女性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壓力性尿失禁者60%合併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脫垂;盆腔器官脫垂者50%合併壓力性尿失禁等。大便失禁患者中,24%-53%存在尿失禁,7%-22 %存在生殖器脫垂。便秘往往同時伴有排尿障礙。

記者:如何檢查早期發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鄭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多樣而複雜,因此需要將臨床檢查和癥狀調查問卷相結合,綜合評價其癥狀的嚴重程度及對患者生活及健康狀況的影響,治療方案的確定與患者主觀感覺及客觀表現有關。

其中,臨床檢查方式包括:①陰道檢查明確脫垂程度及類型;②盆底肌肉功能評估;③盆底三維超聲;④盆腔磁共振;⑤尿動力學檢查;⑥直腸肛管壓力測定;⑦結腸傳輸實驗;⑧排糞造影;⑨球囊逼出實驗。

記者:如何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鄭芳:均衡膳食、控制體重、限糖、戒煙、禁飲咖啡、正確的姿勢、規律的保護式訓練;避免或減少腹壓增加的活動如負重、下蹲、重體力勞動;生活起居規律,使尿、便排出通暢;治療便秘、咳嗽等慢性腹壓增高的疾病;訓練膀胱功能,改善自主控尿能力。

記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要怎麼治療?

鄭芳: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預防及早期治療更為重要。以盆底整體理論為依據,根據盆底電生理及盆腹動力學作為診斷基礎,根據盆底功能障礙的類型、程度、部位、年齡、健康狀況及性生活情況等制定個體化的聯合治療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行為治療、盆底肌肉訓練、生物反饋與電磁刺激、針灸、中醫藥、心理治療、骶神經調節、盆底重建術、幹細胞注射治療等。

非手術治療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一線治療方法,通過激活盆底神經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功能恢復,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此種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輕、中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或不能耐受手術、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以及重度患者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

對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複發的重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應採用手術治療,使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提高生活質量。(文/李靈 鄭芳;圖/墊江縣人民醫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 天天要聞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7月的廣州增城,荔枝紅透枝頭。來自荷蘭的運動愛好者安妮(化名)捧著剛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臉上卻難掩因腰腿痛帶來的愁容。誰料想到,這場跨越亞歐大陸的旅程,竟讓她在嶺南之地,邂逅了驅散數月病痛的「東方智慧」。10分鐘微創術:針尖上的「精準狙擊」近日,增城區中醫醫院骨傷二科(脊柱骨科)診室里,安妮扶著腰部,用...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