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會劉可樂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D)又名躁鬱症,六類嚴重精神障礙之一。
據說有很多名人得這種病,畫家梵高、貝多芬、瑪麗蓮·夢露、英國首相丘吉爾、詩人海子、作家海明威、三毛、尼采、拿破崙、牛頓等等,還有南派三叔、電影《芳華》編劇、「天才翻譯家」浙江杭州的金曉宇。
《世界》「病院系列」第一部
《烏鴉》金曉宇翻譯
2013年6月20日,據《洛杉磯時報》消息,加拿大華裔女生藍可兒死於「意外溺亡」,另外她還患有「雙相情感障礙」。
2013年在第11場演唱會時,Eason陳奕迅說:「我越來越怕見到很多人,這不是開玩笑,我有人群恐懼症,好奇怪,我有小小的躁鬱症。」
Eason 陳奕迅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電影《一念無明》主演余文樂、曾志偉,香港真實新聞案件改編,直面家庭矛盾,以家庭悲劇描繪社會對躁鬱症等精神病患的漠視與不友善。
香港電影金像獎電影《一念無明》主演余文樂、曾志偉
我並不是在某一天醒來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瘋了的。生命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好了。相反,我是逐漸開始意識到,我的生活和心靈似乎運轉得越來越快,直到我接受大學聘書的那個夏天,它們終於瘋狂地失去了控制。不過我要承認,從思維敏捷到陷入混亂的整個加速過程,卻是緩慢而又充滿著美妙誘惑的。《躁鬱之心:我與躁鬱症共處的30年(上)》
[美]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著 聶晶 譯
《躁鬱之心:我與躁鬱症共處的30年(上)》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歌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抑鬱症關懷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一場一不留神的烏龍,筆者「誤入」了三甲精神病醫院,親身接觸了一個個有溫度的真實人物。苦辣酸甜,自在人心,箇中滋味,您來體會。
三甲精神病院全景實錄
這一病區三樓西側共15個房間,南走廊10個,北邊5個,原本四人間,每間病房都加到七八張床,另中間有個大病房,一部分病號住在走廊,據說上面來檢查就挪到屋裡,一共住至少150多病號。三樓東側是關押犯罪患者的強制醫療病區,獄警看守。
病區牆上醒目的「住院須知」:禁帶手機等設備,禁止為病號捎信。
這是收治嚴重精神障礙的一個病區,說是瘋人院,「瘋的」最厲害的,無非就是犯病的時候自言自語、自己在床上又哭又叫歇斯底里一會兒,一會兒又好了。當然,也有個別打架打斷肋骨的。
有個大哥,每次吃完午飯,站到護士站旁,「現在開始宣布:王護士長……」 大意就是把護士醫師名字說一遍,也搞不清他到底宣布希么?他「宣布」的時候你要是打擾他,他會煩,可過了那一陣,他會對你重新「微笑」,十分友善。
有個不穿褲亂跑的,二十多歲,老父去做了幾天陪護,後來就接出院了。
有個四十多歲的,說當過兵,有時會在病房唱紅歌,包括晚上十點。
有一回我過去勸了他一句,結果他真不唱了。
我當時說:「我給你提個建議,你看現在都晚上十點了,你這邊還有個女陪護,人家都睡了,咱得照顧女士,你說是不是?你白天再唱……」
鐵門緊鎖,只有醫護、保潔員有鑰匙,連病房陽台門也鎖著。這裡不讓帶任何危險物品,有鞋帶兒的鞋必須取下鞋帶,電動剃鬚刀也統一交護士站保管,每周一天集中剃鬚。
有時會有因小事打架的,但不嚴重。
有個老家是東北吉林的朝鮮族哥們兒,據說把他自己家用火點著了,被姐姐送到這裡,住了一兩年,說話交流都正常,但像其他人一樣,不怎麼說話,很安靜。
「朝鮮語很長時間不用,很多都忘了。」哥們兒說。
19歲大學生,剛進來時,確實看著不正常,動不動跑到你身邊一句:你丫也廢了!可能是躁狂癥狀,沒兩天,就很正常地說話、開玩笑。
他說:「想做點生意,童裝什麼的,雇兩個小孩兒,去校園做宣傳。」
我說:「僱傭童工可能違法。」 「哦對啊,可能違法……」他答。
有種癥狀叫「幻聽、幻視」,屬於幻覺,就是聽到、看到現實中本不存在的聲音、畫面,張國榮、林嘉欣的電影《異度空間》中有鏡頭描述,小時候都沒看懂,原來那些恐怖鏡頭和情節,是種精神疾病,常發生於精神分裂症。
有個小伙兒說自己聽到一個聲音說命令自己去把窗戶砸了,他就砸了,然後家人就又送他入院。不過,健康正常的人也可以有短暫幻聽。
這裡住院的病因五花八門,有個大爺聽說是因為老年痴呆症,他總是偷拿別人東西。
一個30幾歲的人,說是從屋頂失足掉了下來,做了開顱手術,就傻了,他每天也不說話、不鬧事,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天天在走廊上走來走去,走的很快,可能在運動,但腳下經常踩著屎帶出來。
人一得病,失去了生活,沒了自由,又有慾望,也就沒了尊嚴。
病區禁止吸煙,但有人賣高價煙,就像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情節。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幅場景,終生難忘。
有煙抽的人,抽到還剩一個煙頭時,扔地上,馬上旁邊就有人撿起來,再抽!發生在任何地方,包括廁所、垃圾箱等。
很多人在一口煙之下都選擇這樣,有那位來戒酒的中年村幹部,有那位精神分裂症住了很多年院,但出不了院的27歲小伙,來自單親家庭。
「小狗兒!」看電視抽煙的人對一旁的大漢喊道,這位大漢身高足有185,馬上下意識地撿起煙來抽。
這幾個看著完全正常、看電視抽煙的人,也不見他們吃藥,平時他幾個負責維持秩序,幫護士忙,也有特權,有時會打人,據說有背景,坐過牢。
這裡的很多人,都未成家,沒有孩子。
老焦,美術老師,單身,因與親戚發生經濟上的矛盾,打了架,被親戚聯合社區以精神病弄到了醫院,一住就是三年!他說自己只是思想問題,不是偏執型精神病,葯他常不吃。筆者和他交流,也給他建議,覺得他並沒有那麼偏執,是完全聽得進勸的。
如他的話為真,那親戚出於私心可能不接他出院,就如被判了刑。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安迪
各路「好漢」齊聚
筆者第一位主動搭訕的,一位老者,不到七十歲,雙目有神,立於鐵窗前,小音箱放著歌。
「大爺!我看你狀態挺好,你啥情況啊?」
「我沒病!被孩子騙進來的!他亂花錢,想繼承財產。」——大爺如是說。
後得知,他是位退休公安幹警。
病區正門第一張床大爺姓劉,六十多歲,慈眉善目,很是安靜,一打聽,還是老鄉,但很早前外出求學,聽人說,他是核物理學博士,供職於甘肅蘭州核物理研究機構,妥妥的學霸。
這引起筆者興趣,前去請教,一個新能源物理問題,大爺說得頭頭是道。
「大爺,您的病情是什麼原因啊?」
「額~星球大戰……」 大爺回答。
電影情節中有那些在精神病院走來走去、瘋瘋癲癲的人,這裡也有,但他們不瘋!
每天晚上都是他們五六個人,排成一隊,走廊來回走,邊走邊說,史政、新聞、百科都談,有時會有爭執。其中一位,58歲大叔,在這兒住了30年了,說病早好了,老家老房子拆了,姐姐說他出去沒地兒住,不接他。他說:家裡老祖宗是清朝的年羹堯。
有個水泵工廠老闆,有腦血栓後遺症殘疾,但他說自己沒病,因家庭矛盾被硬是弄到了這裡住院,一年了,也不接他。
筆者觀來望去,這兒帶手機的只有幾個人,據說是醫院醫師的關係,得到允許!
有位爺帶手機,樣貌不俗,衣著得體,像個官,問他話也不答,後聽人說,這是位鎮長!
有些人是來戒酒、治睡不著覺的!酒精依賴症和睡眠障礙
酒精依賴症
有位好漢,言談風趣又有水準,博聞強識、見多識廣,說話總是一套一套的,還很友好,會幫別人,他是位公務人員,參加過維和部隊,出過書。
有個大叔58歲,星級賓館廚師,住了六年,好喝酒,犯過癲癇,但好幾年不犯了,自己孩子20多歲一直見不著面,電話也不打,親姐姐說等新樓房蓋起來,就接他回家。
70歲老漢,睡眠障礙,每次吃藥都是一大把,住了一年,孩子也沒接他。
20來歲小伙,因肚子疼去診所,卻被大夫「介紹」到精神病醫院,已經是三進宮了。這回住了八個月,醫師不讓出院,父母就聽大夫的。
問他抑鬱過嗎?答:好像有點。打人了嗎?答:就兩回,一次踹了他爸一腳,一次砸空調。一個說話交流正常的人,筆者沒弄明白,他以前到底什麼癥狀?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父母也不知道,就只有診斷的醫師知道!
「少有」的溫情
住走廊的一個70後,就屬於癥狀厲害的那種了。
有時會自言自語、脫掉衣服,那次聽到他在床上叫喚:爸爸來救救我啊!
他不打人、不罵人,不和別人說話,也不活動,一個人獨處。
但是,他每次都能叫得出我的名字,笑著和我打招呼,然後就不說話了~
有三次,他拿著水果,問我:你吃嗎?我不吃了……
「x強,你吃吧,吃水果對你有好處!」
筆者在這兒住的第一個晚上,和衣而睡,旁邊幾個人在聊天,有病人有護士,其中有個人很健談,一直在說話,淺睡中聽到這個大哥對我說了句:哥們兒你那眼鏡放那兒容易被人偷了,我給你個帶蓋兒的空杯你裝裡邊吧?
一個陌生人,會主動為你考慮並希望提供幫助,這樣的事兒,在正常人的環境中都很少有。大哥得的是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的時候,連續幾個月都沒有睡意,安眠藥根本不起作用,那次在家堅持不住了,拿刀捅了自己頸動脈,被送往醫院,救了過來,此後就常常住院。他待人真誠、禮貌,不喜歡就不喜歡,談得來就很主動。
他託人買了個蛋糕,慶祝病友住院整三周年,和全病房八個人分享。其實,病房的其他人都很安靜、寡言,少有交流,多是老年人。
筆者沒想到,除了他以外,還有幾個本不認識的人都是主動找我搭訕,清楚地叫出我的名字,他們會問我來這兒的原因,並說自己的情況,56天的接觸之中,我發現他們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有來戒酒的老書記,每天看新聞,思維敏捷。有個大爺在此住了十年,治酒癮,腿關節都有了毛病,孩子也不接他,醫院不放人。他說沒住院的時候,一天喝兩斤酒。
這裡看不到什麼勾心鬥角,很多人都很安靜、話很少、不交流,每天三點一線;
這裡很少有衝突,有打人的,也聽說他們是混進來的正常人;
聲稱沒病而被抓進來的,因和外界難以通訊,只能慢慢熬,想辦法出去;
除了幾個人小音箱、收音機發出的歌聲,很少再有較大的說話聲;
在這個封閉、安靜、與世隔絕的空間,卻能感受到人世間少有的溫暖,在這裡,人們不再為了利益去爭去吵、去博弈,只有兩種活法,一種是安靜的過自己的,一種是和別人稍說說話、互相打氣,滌盡了世俗的虛無和喧鬧。
奇葩的管理
有個60幾歲的病號,是上海人,早年就業來到北方,司機。
早飯時有人要搶他油條,他護住,更大口地吃,這個正好被我看到,一會兒又有人給了他一個火燒,他吃完走出餐廳十幾步,就一頭栽了下去,護士的搶救最終沒起作用,聽說,他噎死了。
隨後為了防噎食,病區想了個辦法,以前是每人發一個雞蛋,改成由護士統一剝雞蛋皮,放到盆里,午飯時再一一分發,只不過,分的時候,由護士親自把雞蛋捏碎,再放到飯盒裡。年紀大的多捏幾下,年輕的少捏幾下,反正都得捏雞蛋。蛋黃這東西,碎與不碎,不都容易噎嗎?
於是,有的病號就不再吃了,雖然護士戴著一次性手套。
住院治療三件套:吃藥、打針、過電。
「吃藥了!報姓名房間號,吃完了張開嘴看看!」護士和幫忙的病號喊口令,護士、幾個病號站一旁監督,吃完張嘴,走人~
打針、綁人:急性發作期、或患者不配合時。只要你住進來,要是不配合吃藥,就可能被綁人、注射,就算你真沒病!
「再不老實」就過電,就是電擊療法、電磁療、電休克,有病號發泄,扯斷走廊燈電線,過電!偷拿個蘋果吃,過電!過電一次,收費幾百。
過電 電擊 電磁療法
作息表
6:10分早飯 7:00 吃藥
7:30 「去大房間了」 把病人趕去大房間即餐廳活動,鎖門,坐著看電視,早操
10:30 解散,護士站分發家人送的食物 11:10 午飯 12:00 吃降糖葯、午休
13:30 趕去大房間 15:30 解散,小賣部售貨 16:10 晚飯
20:00 吃晚上藥 21~23點,休息
伙食費20元一天,冬天一共十個菜輪換,菜花炒肉、土豆芹菜、黃瓜、青椒、白蘿蔔、西紅柿雞蛋湯、油菜雞蛋湯、蘑菇雞蛋湯、白菜豆腐湯、茄子豆腐湯。
每頓飯是兩個菜,一菜一湯但任選其一,就是每人只一個菜!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精神病院就像一座城,外邊的人很好奇,裡邊的人朝思暮想著出去。
有人因為生病住進去,有人是誤診,有人是因為陷害。
這兒也是一座「監獄」,進來,就難出去。當你找不到監護人,監護人不接你,醫院也不會放你出去。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施行9年了,法律上,沒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病人可以拒絕住院,有權提出再診斷、鑒定,享有人身自由,然而現實是,一些醫院仍在延續著老做法,他們以監護人意見為準,不考慮住院者的法定權利,還會要求或建議多住院,出院日期完全取決於監護人和醫師。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
醫者,仁心。
醫者,仁心。
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不能把行醫、手術當成一個純粹的買賣。
湖南那位醫生案例再次警醒了世人,沒有人這輩子離得開醫院!
我國2844個縣級行政單位,按一個區縣標配:區醫院、區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精神衛生中心等,如果平均每家醫院每年「無病按有病治療」一例,那得多少!
選擇了做醫生,選擇了教育行業,選擇做人民公僕,就應有純粹的信仰、底線思維和正直的品格。
否則,會被世間的善良拋棄。
再有一周,就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以此歌給所有看到此文的朋友。
願抑鬱不再!愛心永在!
祝你 踏過千重浪 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在媽媽老去的時光 聽她把兒時慢慢講
也祝你 不忘少年樣 也無懼那白髮蒼蒼
我們啊像種子一樣
一生向陽
——2022年熱劇《人世間》同名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