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前言
02 引起衝突的原因
03 獲得和平的途徑:4C
04 我的想法
05 結語
真正的和平不是對公開衝突的壓制,也不是一種處於緊張和脆弱狀態下的表面的平靜,它是通過創造性地處理衝突得到的結果。
我們可以通過大樣本與小樣本之間的相似性來推導我們的理論。
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分析人們的對話——他們通過研究人們寫下的文字和交流的話語,來探討人們是如何解釋和建構生活中的事件的。
友誼關係是成功接觸的關鍵。
當兩個人的關係受阻,溝通難以進行下去的時候,通常一個小小的和解姿態——一個溫和的回答,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輕柔的撫摸——可以使雙方從緊張的台階上下來,使得接觸、合作以及溝通重新變得可能。
01 前言
第13章介紹了引起衝突的4個原因和獲得和平的4個途徑。
02 引起衝突的原因
1.社會困境。
(1)囚徒困境。
背叛總能獲得比較好的結果,但雙方不合作的結果,總比互相信任併合作的情況下要壞得多。
明知合作共贏收益最大,但由於不相信對方,最終選擇背叛。這個在博弈論中也出現過。
(2)公地悲劇。
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時候消耗自然資源,導致累積釀成大災難。
有點類似「劣幣驅逐良幣」,我不做,別人也會做,那倒不如我先做,先受益。由於貪婪、盲目逐利和對他人的不信任導致。
(3)基本歸因錯誤。
把自己行為解釋為外界壓力,而他人行為解釋為對方特質。
解決社會困境的方式:
(1)多數衝突是非零和博弈,可以共贏或共輸。因此,合作的結果才是利益最大化。
(2)制定規則,明確分配。
(3)縮小群體規模。防止去個性化,明確責任,引發自覺。
(4)溝通。開放明確而坦誠的交流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5)改變激勵機制。獎勵合作,懲罰自私行為。
(6)倡導利他規範。了解合作的好處。
2.競爭。
在資源有限、零和博弈時,會出現競爭情況。
3.知覺到的不公正。
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黃金定律:總是由擁有黃金的人來制定規則。
4.誤解。
(1)由於自我服務偏差、自我合理化、基本歸因錯誤。
(2)鏡像知覺。美化自己,醜化對方。根據自證預言,事情會按期待的那樣發生。
(3)簡單化思維。當形勢緊張時,理性的思考變得非常困難,看法會更加簡化、刻板,更可能出現直覺式判斷。
(4)戰爭的三種誤解:低估對手的實力,把自己的動機和行為合理化,把對手妖魔化。
03 獲得和平的途徑:4C
1.接觸。
書中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眾無知」。
我們原本很想接觸某個人,但因為擔心他人對我們有看法,而對他人冷漠。而他人會將你的冷漠視為對他的歧視。
我覺得這也算自證預言吧——擔心的事情最終發生了。
因此與人交往時不要害怕拒絕,要表現出自信、主動、積極。
2.合作。
(1)共同的外部威脅能夠建立內部的團結。
(2)為了共同目標,最終成功的合作也能夠增加兩個團體的凝聚力。
(3)合作學習能夠改善種族態度。
3.溝通。
(1)談判。兩人溝通。
(2)調解。通過第三方協商。
(3)仲裁。由第三方強制解決。
終於搞懂了他們三者的區別。
4.和解。
GRIT:先做出小小的讓步,建立信任,促使對方自願回報,相當於找個台階下。
04 我的想法
1.總結下避免衝突的2方法:換位思考、多溝通。
2.在這本書中,溝通技巧出現了很多次,看來是很有必要得學習了解的。
例如開誠布公地交流想法;信任他人,相信對方是善意的;換位思考。
3.這章很有意思,出現了之前看過的博弈論的一些內容,我發現社會心理學的內容覆蓋很廣啊。
定個小目標:以後遇事要記得用社會心理學家的視角分析問題。
05 結語
最後提到了個人權力和公共權力之間的衝突,這兩者應該如何平衡?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值得深思。
全文143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