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摘錄
第十四章 心理障礙
第八節 精神疾病的污名
作者/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2022.09.16
★污名
是一種不體面的記號或標籤,用心理學術語來說,它是針對個人的一整套負性態度,會使別人將他或她排斥在正常行列之外。
★針對患有心理障礙個體的負性態度來自許多方面:大眾媒體將精神病患者形容成有犯罪傾向的;關於精神病人的笑話可以被接受;家庭不願承認其成員的精神痛苦;司法術語強調精神病人缺乏行為能力。人們還會隱藏自己的心理痛苦或精神疾病史,這也玷污了他們自己。
★精神疾病的污名如何從多個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
一個研究選取了84名因精神疾病住院的男性病人,其中,6%的病人報告因住院而失去工作,10%的病人報告他人拒絕租房給他們,37%的報告他人躲避他們,45%的病人報告他人曾利用他們患精神疾病的病史來傷害他們的感情。只有6%的男性病人報告沒有遇到排斥事件。這一組男病人經過一年的治療,心理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即使如此,他們對污名的知覺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儘管他們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病人仍然沒有期望在這個世界上得到更友善的對待。
這類研究表明,許多心理障礙病人的經歷具有極大的雙重性:尋求幫助(使自己的問題被貼標籤)一般來說能帶來癥狀減輕,但另一方面也帶來污名;治療引起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污名又降低了生活質量。
★有精神疾病的人常常內化他們被排斥或拒絕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又帶來負面的交互作用。
★當人們相信別人將「精神疾病」的標籤貼到自己頭上時,他們與人交流的方式就發生了變化,他們自己感到不自在:被拒絕的預期可以引起被拒絕,精神疾病可以成為生活中另一個不幸的自我實現預言。
★研究表明,曾經與精神疾病患者打過交道的人的態度較少受污名所影響。
例如,讓一些學生讀關於一個名叫吉姆的男人患精神分裂症後康復的故事,那些曾經與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打過交道的學生對吉姆的前途持更樂觀的態度。類似地,如果學生曾經接觸過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們對其危險性的評估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