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瑜伽的活動中,同行者小Y與瑜伽老師起了衝突,本為瑣事,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關係中,與權威存在關係問題的人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領導、老師、公婆……一些年長的或者權威的關係中產生投射.就是會在潛意識中把他們當成父母.所以對待父母的好的感覺,期待,與情緒都會投射在對方身上.同時壞的感受、期待和情緒情感也都會投射到對方身上.
被領導或其它權威批評一句,就感到特別委屈,憤怒和不平.如果對方不能理解或者承認是自己的責任或者誤會.就一直不罷休.可能一直糾纏在這個話題中,反覆強調著對錯.只要不被理解就一直糾纏在其中.時間和強度早已經超出了那麼一句批評的強度.
所以總讓旁觀者感覺莫名其妙,不可思議.「多大點事兒,怎麼沒頭沒腦的呢」.讓人無法理解.
但是當事人在那個當下可能並不能有那個自知.看不到整體.掉進了「對錯」里,掉進執著里.內在有一個動力就一定要「贏」,要打敗對方.錯變得很「可怕」,那個「可怕」在曾經的記憶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讓他拚命的想去逃離.所以一定要爭出那個對錯來.這個對錯可能不是什麼真的對錯,可能是真的對錯.但是從旁觀的角度看,用炸平世界的能量去捍衛這個對錯顯然是不正常的,不值得的,不至於…..而當事人掉進陷阱大道理顯然幫不到當事人. 一部分人會一直在自己的道理中,覺得是對方的錯,暫時放下而已.事情就此擱置,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而有的人會在回歸理性後看到更大的格局,而產生自責.
有人說需要改變,但是如果一直覺得是別人的錯,不去轉身如何去改變自己呢.
有人說不要自責,去接納自己.如果接納了自己就是這樣,哪有動力去改變呢.
看到,覺知,看到更大的內在動力.不去把精神耗散在長時間的自責內疚上.而是去體會自己的內在動力,破解動力模式.對自己該模式的觸發點,反應機制有更多的覺知.
覺察到+認識到,等於覺知!
精微的的訓練能鍛煉覺察的能力,對自己內在模式的了解,和替代性成熟的認知的掌握.是覺知發揮作用的條件.
太在意批評,對此太過敏感.害怕自己是錯的,拚命擺脫是內在動力.用不對等的情緒能量去對批評做出反應是將舊有的對他人的情緒能量傾倒在當下人和事上,需要在當下有覺知.
看到自己對待當下人和事的不公平,看到更大的全局,跳出狹窄的執著,走出困局.
感恩身邊人的愛與支持,心存愛與敬,也是在每個當下可發揮的能量!
心理學並不高深,它就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和生活瑣事里,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正如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