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焦點效應?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在公共場所出糗的經歷,當時是不是感覺很多人看到了自己丟人的一幕,恨不得原地消失,搬離這個星球呢?
其實這是受到了焦點效應的影響,焦點效應是指個體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受焦點效應影響的個體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這其實是每個個體都會有的體驗,這種心理狀態會讓我們過度關注自我,過分在意周圍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關於焦點效應的實驗:
心理學家基洛維奇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讓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後進入教室,穿T恤的學生事先估計會有大約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的T恤。但結果卻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我們總認為周圍的人時刻在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但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其實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這種常見的心理反應,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過分關注,從而認為周圍的人也在這麼關注自己,所以當出現一個小失誤、一點小尷尬,自己就會在心裡不斷地放大。
而長期這樣下去,會讓人感到自己的行為感覺都受到監控,結果可能會讓人產生社交恐懼。
如何克服焦點效應:
1.轉變自己的認知。在了解到焦點效應後,我們可以不用太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其他人也都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上,也都在擔憂自己,並沒有時間去過多關注你。
2.轉移注意力。當尷尬的事情已經發生,可以嘗試把注意力轉移到周圍的人或者事情上,或是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輕鬆愉快或是感興趣的事情,慢慢的就會沒那麼尷尬啦。
3.給自己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之所以有這種焦慮,是因為我們缺乏自信,害怕別人對自己的做出一些不好的評論,只要我們增強自信,多給自己一些肯定,這種焦慮就會有所緩解。
4.尋求外界的幫助。當自己很難克服這種想法時,可以同伴、朋友或家人尋求支持,或是向專業的心理老師尋求指導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