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編輯:大核有料
就在昨天,中美兩國在瑞士發表聯合聲明,兩國同意大幅度降低加征關稅,這對全球市場而言,無疑釋放出了一個關鍵信息。
中美兩國這輪談判中,中方並沒有對美國做出讓步,聯合聲明裡甚至沒有承諾採購美國商品。
也就是說,即便中方暫時降低了美國出口商品的關稅,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會重新大規模採購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美國在關稅戰期間丟失的中國市場,短期內很難找補回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美國消費者短期內壓根就離不開中國生產的商品!
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後,與中國的關稅戰交鋒完全處於下風。
見到中國取得的成果後,印度那邊也坐不住了,要知道的是,特朗普剛提出「對等關稅」後,印度就匆忙找到美國尋求談判,甚至被曝出願意削減三分之二的關稅差距,以此換取美方讓步。
但顯然,特朗普是典型的吃硬不吃軟的主,如今在見到中方強硬取得的成果後,印度方面也宣布,擬對美國部分商品徵收關稅!
印度最近也處於多事之秋,和巴基斯坦的空戰可謂顏面盡失,不管印方如何嘴硬,但戰績卻不會騙人。
莫迪在昨天晚間,也就是中美達成協議後不久發表了公開講話,在講話中更是對美國隻字不提,這是否意味著美印關係將迎來重大轉折呢?
莫迪講話不提美國
莫迪在12日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明確表示,如果印度再次遭到恐怖襲擊的話,將會繼續採取強硬手段進行回應。
同時,他也表示,印度暫停對巴基斯坦的打擊,但接下來會根據巴方的行動,繼續採取相應行動。
也就是說,這次停火只是暫時的,未來如果再發生類似4月22日的襲擊事件的話,印巴雙方很可能還會發生新的衝突。
在莫迪發表講話之前,巴基斯坦軍方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巴基斯坦的主權受到威脅,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的話,巴方也將採取全面果斷地報復措施。
事實上,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並沒有相關證據證實是巴基斯坦在幕後指使,印巴兩國之所以會爆發激烈的空戰,完全是印度單方面發起軍事行動導致的。
而戰爭爆發後,印度方面表示,克什米爾是印巴雙邊問題,而非國際問題,所以印度方面完全「拒絕」美國方面的調停呼籲。
不過最近對「贏學」上癮的特朗普,在印巴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後,就在第一時間跑出來「邀功」,不過遭到了印度方面的「闢謠」。
印度方面表示,此次停火協議是印巴兩國軍方取得聯繫後達成的,而非第三方調解。
巴基斯坦方面則表示,巴方從未向印度提出過停火請求,而是在印度方面提出停火請求後,巴方才對此事進行回應的。
多方信息確認,印度在5月7日和巴基斯坦的空戰中吃了大虧,光先進的陣風戰機就損失了3架。
再加上後續又有數十架無人機被巴基斯坦摧毀,印度此次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上可謂「丟人現眼」,在遭到重大挫折後,印方才在停火問題上妥協。
所以說,印巴之間達成停火,跟美國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再加上印度和美國之間的關稅糾紛也沒有得到解決,在看到中美破冰後,莫迪在當日的公開講話中,完全沒有提及美國。
緊接著,就在今天,印度向WTO表示,印方擬對美國生產出口至印度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以此對抗特朗普對印度鋼鋁製品徵收關稅的做法。
在見證中美破冰,美國妥協後,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國已經意識到,主動找美國妥協談判,換不來美國的妥協讓步,只有強硬到底,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
印度妥協無果
數據顯示,在2024年,美印雙邊貿易總額為1290億美元,其中美國對印度的商品出口額為418億美元,進口額為874億美元,雙方貿易逆差為457億美元。
根據印度方面的數據,在過去,印度的平均關稅稅率為17%,不過美國商品進入印度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3%。
特朗普今年2月與莫迪會晤時公開表達了對印度的不滿。
特朗普認為印度對美國設置了貿易壁壘,高關稅讓美國的產品很難賣往印度。
於是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特朗普宣布徵收對等關稅,把印度商品出口美國的關稅提高到26%。
後續雖然特朗普對大部分關稅暫停了90天,但依舊維持了10%的基準關稅,同時針對汽車、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維持在25%。
在上周,美國和英國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美國保留了10%的基準關稅,這讓不少國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對此,美國商務部長表示,下一個和美國簽署協議的貿易夥伴,很可能是印度!
但任誰都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天後,先一步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竟然是中國,這打了美國其他貿易夥伴一個措手不及。
要知道的是,英國和美國達成協議做了不少讓步,其中就包括加大購買美國商品規模,而美國和中國達成的初步協議里,竟只是雙方將關稅調到「對等關稅」政策前!
中國並沒有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也沒有對美國進行妥協。
中美此次破冰給其他國家帶來的震撼是絕對真實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其他國家已經明白,如果一味對美國妥協、讓步,換來的只會是美國的得寸進尺。
印度自然也在其中。
鑒於此,為了反擊美國對印度鋼鋁製品徵收關稅的行為,印方擬對美國出口到印度的部分商品對等加征關稅!
那麼印度突然效仿中國對美強硬,能換來特朗普政府的讓步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不好說,因為印度和美國的雙邊貿易規模,和中美相比還差了不少。
雖然印度近些年來一直幻想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徹底取代中國的地位。
但印度國內落後的基礎設施,再加上並不友好的投資、營商環境,這讓印度製造規模遲遲沒有取得較大突破。
以特朗普欺軟怕硬的性格來看,莫迪政府的反制措施在短期內或許很難見到效果,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是否會變卦誰都不好說。
結語
雖然中美兩國已經在關稅問題上「破冰」,但同樣也要謹防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政策,說不準用不了多久,他又會發起別的關稅政策。
這些都是無法預料的事情,但不管特朗普如何變卦,如今的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對特朗普的關稅施壓,中國再也不是7年前的中國!
就美國和印度現在的微妙關係,小編在此出一上聯:蠅利同謀,畫虎不成權作倀!
歡迎博學多識的網友將自己的下聯分享到評論區……
參考:
魯中晨報:印度:擬對美國部分商品徵收關稅 2025-05-13
每日經濟新聞:停火後,莫迪首次發表公開講話!稱已暫停對巴基斯坦的打擊,若印度再遭到恐怖襲擊,將予以強烈回應 2025-05-13
觀察者網:莫迪自印巴空戰後首次發表公開講話,隻字不提美國 2025-05-13
金融界:中美達成90天協議,細節至關重要 2025-05-12
魯中晨報:印度被曝願意削減2/3關稅差距,力求與特朗普達成貿易協議 2025-05-10
上觀新聞:美方與印巴雙方通話,莫迪最新發聲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