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俄烏局勢持續升級,戰場形勢愈發激烈之際,美俄突然發生「衝突」了。
14日,美軍一架mq-9無人機從羅馬尼亞起飛,而後在黑海上空盤旋,俄羅斯獲知消息後,隨即派出2架蘇-27戰機前去查探,過沒多久,就傳來了美軍無人機墜毀的消息。
關於美軍無人機是怎麼墜毀的,美俄說法不一。
美國表示,美軍無人機是在俄戰機的「撞擊」下墜毀的,並指責俄方的做法「不安全、不專業」,隨即還召見了美駐俄大使安東諾夫,表示強烈不滿,拜登也在第一時間介入此事,表示將與盟友商討應對此事。
俄羅斯則表示,俄軍機並未觸碰美無人機,也沒有使用任何武器,該無人機是在進行「劇烈動作」之下,失去控制,自己墜入黑海的,並指責美方故意關閉了無人機上的識別器,還指責美軍派出無人機是為了對俄羅斯進行「軍事滲透」。
總之,目前美俄雙方爭執不下,但美軍無人機墜毀卻是事實。
關於此事,3個觀察點不容忽視。
1,美國不會善罷甘休。
一方面,mq-9無人機造價不菲,且蘊含諸多美軍無人機頂尖技術,軍機墜毀本就是損失,若無人機殘骸被別人打撈走,美軍機密豈不是要泄露?
另一方面,美軍無人機在黑海墜毀,不論被撞毀也好,自己失控墜落也罷,對於美國軍事體系都是一記打擊,讓美國在歐洲盟友面前很下不來台。
因此,美國接下來不僅不會收手,還可能進一步加大在黑海的軍事存在,並在北約框架下,帶動盟友一起增加在黑海的軍事部署。
最直觀且緊迫的一點,就是大範圍封鎖美軍無人機墜毀海域,將無人機殘骸率先打撈起來。
2,美國很可能會「借題發揮」,煽動西方與俄羅斯的對立,加大對俄施壓,並擴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甚至不排除北約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幫助烏軍作戰的可能。
總之,只要美國堅持「俄撞毀美無人機」的說法,就能以此「大做文章」,進一步向俄羅斯施壓。
當然了,從這點來看,也不禁讓人懷疑——美軍無人機墜毀背後,有沒有可能是美國為了向俄施壓而故意「設的一個局」?
一來,俄羅斯很清楚,撞毀一架美國軍機會給美俄關係、當前局勢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不會貿然出手。
二來,在高空、高速飛行的情況下,任何磕碰都將引發墜機墜毀,此前美國便發生過數次「飛機撞鳥後墜毀」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若俄戰機真的撞擊了美軍無人機,那結果大概率是「兩敗俱傷」,並且俄方還可能付出「機毀人亡」的代價,不論怎麼看,這筆買賣都不划算。
因此,「俄軍機撞毀美軍無人機」的說法究竟站不站得住腳,外界都有答案,而美國應該也對此瞭然,如今一味將責任甩在俄羅斯頭上,讓人不得不起疑。
三來,也是比較容易讓人忽視的一點,美軍派出無人機前往黑海,目的究竟是什麼?而在這之前,美軍的b-52戰略轟炸機已多次飛抵俄邊境,並舉行了核打擊演習。
由此來看,美軍無人機出現在黑海,本就是對俄羅斯的一記挑釁或試探,甚至很有可能就是等著俄軍戰機來攔截,而後「自導自演」出一幕「俄軍機撞毀美無人機」的戲碼。
別忘了,這種「自導自演」的戲碼,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幹了。
3,俄羅斯也不會坐以待斃。
從美軍轟炸機飛抵俄邊境,到如今美軍無人機在黑海墜毀,已經足以表明,美國正在將戰略重心向俄周邊轉移,並釋放了極為濃郁的軍事威懾信號,這不僅對俄方安全構成威脅,更在影響緊張的俄烏局勢。
如今,美國又準備就無人機墜毀一事做文章,普京自然不會無動於衷,關鍵時刻划下了一條「紅線」。
15日,俄方表示,美國在靠近俄邊境地區開展軍事活動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美國及其盟友不斷對俄羅斯發出挑釁,將令核裁軍談判前景變得愈發遙遙無期。
什麼意思?美國聯合盟友一再挑釁,正在降低俄羅斯的耐心以及對西方的信任,在此情況下,俄羅斯重新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希望將愈發渺茫。
要注意,該條約是美俄唯一一份軍控條約,並且涉及核領域,但2月底,普京下令暫停執行該協議,引發西方震動,也令美英法德等國感到不安。
為此,美國後續曾多次邀請俄羅斯對話,並表示俄羅斯可以派人來美國核查核武庫信息等等。
如今,美國一再對俄施壓,俄方的耐心也即將耗盡,普京反手划下紅線——若美西方繼續挑釁,那俄重返軍控條約將變得「不再可能」。
最後,且談幾句粗淺看法吧。
在俄烏衝突尚未平息的情況下,俄與美西方的關係持續升溫,將進一步增加衝突擴散的風險,若美國繼續「借題發揮」,挑起俄與北約的對抗,或將令局面進一步失控,這對普京來說,無疑是一記巨大挑戰。
尤其是,美軍無人機墜毀後,北約若加大在黑海的軍事存在,那黑海沒準會成為俄與西方博弈的新角斗場。
別忘了,俄羅斯的重要出海口之一,就在黑海,並且俄軍黑海艦隊也在此地,黑海局勢加劇,俄方面臨的壓力也將升級。
山雨欲來風滿樓。局勢正迎來新變化,且看普京會如何回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