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2025年07月10日12:32:03 軍事 1382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

「終於又見到您了,我的救命恩人!」7月9日上午,浦東合慶鎮躍豐村委會辦公室,上演了一場特殊的久別重逢。88歲的志願軍老兵顧菊康與76歲的徐耀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前者是醫生,後者是他從豬圈裡救下的垂死少年,這是一個時間跨度長達60年,關於醫者仁心與時代變遷的動人故事。

初見病困豬圈14年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主席提出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根據「六二六指示」,上海醫療系統迅速動員,組織醫療工作者下鄉行醫緩解農民看病難,其中就包括志願軍老兵、退役軍醫顧菊康,他在赴朝參戰回國後就成了一名醫生。

彼時,顧菊康只有28歲,跟隨著一支16人的醫療小隊進入浦東川沙縣合慶公社蹲點。11月20日在一次下鄉走訪中,他在一家農戶的豬圈裡發現了一個孩子。「怎麼會有人讓孩子跑到豬圈裡去?」顧菊康當時覺得很奇怪,走近查看後,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只見眼前的孩子衣不遮體,渾身長滿膿瘡,惡臭難聞,蛆蟲在傷口上爬來爬去,一看就是長期營養不良,非常瘦小。顧菊康和同伴連忙把他從豬圈扶出,打了一盆井水幫他沖洗,詢問他是怎麼回事。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

少年說,自己名叫徐耀明,17歲,從3歲開始得了一種怪病。開始是腿部長瘡無法自愈,後來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渾身感染苦不堪言。父母開始也曾帶他四處求醫,但一直無法根治,被告知要治癒至少需要100元,這在當時對於農民而言是一筆無法承受的巨款。這家人本來經濟情況就不好,又有四個兒子要養活,無奈之下只能放棄治療,讓徐耀明聽天由命。

10多年來,徐耀明基本無人過問,因為傷口散發異味不能呆在家裡,他就整天和豬蜷卧在一起,吃點豬食泔水。但生命力頑強的他硬是扛了下來,一直撐到17歲,眼看病情越發嚴重,就要撐不下去時,他遇到生命中最大的貴人。

治療一個多月痊癒

聽完少年的講述,顧菊康沉默了,他在朝鮮戰場上救人無數,也沒有看到過感染如此嚴重的傷口。出於身為一名醫生的責任,他決心要拯救眼前的少年。

在把徐耀明帶回診所後,顧菊康用溫水洗凈傷口、清理蛆蟲膿液,再敷藥包紮。經過團隊醫生會診,確定徐耀明最大的問題是腿部骨髓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如不治療輕則截肢重則喪命。因為考慮到徐家承受不起巨額治療費用,他和一位團隊內的外科醫生在當地人民公社衛生所搭了一個簡易手術室,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了一場幾乎免費的公益手術。

手術很成功,雖然後來少年稍微有些跛腳,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為了幫助徐耀明康復,顧菊康在自己宿舍床邊給他搭了一張小床,全天悉心照顧,就這樣治療了一個多月,十多年潰爛的傷口終於癒合。

在出院前幾天,公社在廣場播放電影。得知徐耀明從來就沒有看過,顧菊康把他放在一個靠背椅上,一路背到露天放映場。回憶起這一幕,徐耀明說,這是他出生以來最幸福的一刻,甚至感覺都不太真實,從來沒有人對他這麼好過。從此以後,他會這樣對人們描述這段起死回生的經歷:「是毛主席把顧醫生帶到了我的身邊!」

失聯盼再見到恩人

隨著醫療下鄉工作結束,兩人逐漸失去聯繫,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顧菊康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成為一名心血管領域的專家;徐耀明康復後,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勤勞致富,生活蒸蒸日上,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勞動積極分子,後來還娶妻生子。家人們也對他格外照顧。但徐耀明心中一直有個心愿,希望能再見到救命恩人!只是在通信不便的年代,失聯往往就意味著永別。

時間來到1981年,顧菊康的哥哥在一個名為《青年一代》的雜誌上發表文章,講述了弟弟傳奇的人生經歷,從烽火硝煙的戰場,到國內醫療戰線,一直保持著共產黨員的本色,甚至還在下鄉行醫中救了一位快病死的孩子。

這篇文章很是感人,被當時川沙一家工廠的負責人看到了,他正是徐耀明的廠長。在向徐耀明確認文中的人物就是他後,這位廠長幫助不識字的徐耀明代筆,寫了一篇同樣真摯動人的回應文章《我終於找到了恩人》,投稿《青年一代》並被採用。兩人通過雜誌,完成了一次神奇的隔空互動。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

在雜誌編輯部的幫助下,徐耀明來到市區找到顧菊康,告訴他自己過得很好,再三拜謝他的救命之恩。顧菊康則說不用感謝,這是自己應該做的。兩人互換了聯繫方式。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又一次失聯了,等待下一次重逢的時間長達44年。

重逢再續醫患情緣

今年7月1日建黨節,一個名為「百將公益紅色宣講團」的公益組織,來到了浦東新區合慶鎮建光村,為村民們上一堂黨課。該組織的參與者許多都是老兵、老黨員、老勞模等,其中就包括已經88歲的顧菊康。

授課完成後,顧菊康對村書記蔡瑜華說:「合慶我來過,應該在你們隔壁的躍豐村,還救過一位小孩,現在估摸著他應該已經70多歲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他?」蔡瑜華在聽完這一故事後非常感動,當即表示願意幫忙找人,當晚就得到消息,徐耀明找到了,44年來他也一直盼望著與救命恩人重逢。

兩人相約在7月9日見面,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初次見面還是風華正茂,轉眼都已白髮蒼蒼。兩位老人似有千言萬語,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緊緊握著手。徐耀明的兄嫂也都到場,代表家族對顧菊康表達了深深的感謝——如果沒有顧菊康的出現,徐家人如今心頭都會有一道過不去的坎。

說起當年被家人放棄,徐耀明說他並不介意——他理解父母已經儘力,在當時的上海農村,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社會保障和現在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不能以如今的標準來對標當年的無奈。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

兩位老人行走在躍豐村重回舊地,眼前的村莊早已是滄海桑田,當年的破草房全都變成了漂亮的小樓,乾淨、整潔、富足。「還記得嗎?您就是在這裡找到我的。」指著一個漂亮的絲瓜架,徐耀明說這就是當年的豬圈,他們相識的地方。兩位老人在這裡合影留念,後方就是徐耀明的祖屋,得益於農村政策和家人幫襯,他已經有好幾套這樣漂亮的農宅。

安享晚年已然不成問題,當年遙不可及的「小康」也早已實現。只是也許因為曾經歷過極度貧困,徐耀明患上了囤積症——不停往家裡撿廢品以緩解內心焦慮,家人鄰居怎麼勸都沒用。「顧醫生,只能靠您了,這個世界上,只有您的話他是一定聽的。」徐耀明家屬懇請顧菊康再次出手相助。

「社會主義新農村來之不易,你要好好珍惜,保持衛生整潔,才能健康長壽,快把垃圾清理掉吧。」面對顧菊康的勸說,徐耀明笑著一個勁的點頭,顧菊康不放心再次留下了聯繫方式,要幫他治療「心病」,監督清理垃圾。他們都沒想到,在半個多世紀之後,這段醫生和患者的緣分,居然可以再次被續寫。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荷蘭】荷蘭軍方在攔海大壩進行導彈試驗 - 天天要聞

【荷蘭】荷蘭軍方在攔海大壩進行導彈試驗

就在幾百米外的荷蘭攔海大壩上車輛川流不息之際,荷蘭軍隊向艾瑟爾湖發射了16枚導彈,射程約10公里。這是國防部測試新型火炮系統演習的一部分。這些導彈是上周從布列贊大堤(Breezanddijk)發射的....
別人向你借這兩樣東西,是來毀你福報的,關係再好也要拒絕 - 天天要聞

別人向你借這兩樣東西,是來毀你福報的,關係再好也要拒絕

合理規劃時間,能讓我們的生命綻放出別樣的光彩,讓人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努力拚搏去賺錢,則可以讓我們的青春不留遺憾,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把這兩件事做好,才是最為正確且值得追求的活法。但要是有人頻繁找你借這兩樣東西,那很可能是來毀你福報的,即便你們關係再好,也一定
新董事長上任!5700億巨頭官宣 - 天天要聞

新董事長上任!5700億巨頭官宣

7月8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黨中央決定: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程福波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如何識破潛伏在身邊的間諜?揭露間諜的5副面孔 - 天天要聞

如何識破潛伏在身邊的間諜?揭露間諜的5副面孔

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開展滲透竊密活動愈發活躍,個別公職人員被圍獵,造成失泄密,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今天(10日),國家安全機關通報了3起公職人員泄密案件。無視保密規定導致泄密國家安全機關通報,某單位部門副職張某,在某次會議領取3份涉密文件後,未依規送回單位妥善保管,而是將密件帶回家中。張某回家...
在俄烏問題上  美國為何出爾反爾? - 天天要聞

在俄烏問題上 美國為何出爾反爾?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表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感到失望,並計劃向烏克蘭運送更多武器等言論,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表示,俄方期待繼續與華盛頓對話,並致力於修復嚴重受損的雙邊關係。佩斯科夫說,俄美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分歧」,雙方都有意願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