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酸痛,都是深蹲惹的禍?

說到深蹲,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那先來回答特工一個問題:你認為練習深蹲的時候,膝蓋應該彎曲到多少度?

OK,現在記住你的答案,一起走進脊柱特工的今日科普~

一、深蹲是什麼?

深蹲,實際上是一個複合的、全身性的練習動作,以正確的方式練習深蹲時可以鍛煉股四頭肌、臀大肌、腘繩肌,對豎脊肌、梨狀肌、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小腿肌群。

深蹲的種類細分出來多達26種,但一般最常用的只有三種:半蹲(關節角小於等於45度),平行蹲(關節角等於90度),全蹲(膝關節大於90度)。

二、深蹲到底傷不傷膝?

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個問題,讓大家有個更清晰的認識,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膝關節:

膝關節的穩定性很強,結構也相對複雜

膝關節及其附屬結構包括:脛骨(Tibia)、髕骨(patella)、後交叉韌帶(PCL)、前十字韌帶(ACL)、外側副韌帶(LCL)、內側副韌帶(MCL)、半月板(meniscus)、關節軟骨(articular cartilage)、股骨(femur)。

如果平時沒有持續的運動訓練,本身腿部肌肉力量就不足,膝關節韌帶(尤其後交叉韌帶PCL)不夠強大。突然開始練習深蹲,並且關節角大於90度時,就極容易造成韌帶損傷甚至撕裂。

深蹲看起來只是簡單的下蹲,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如果在家自行練習,很難知道哪裡做錯,就很容易引起下背或膝蓋疼痛。

此外,全蹲對髖關節、膝關節的柔韌性要求更高,同時對關節各韌帶和軟骨刺激更強,而深蹲姿勢膝蓋若彎曲超過120度,膝蓋收到的壓力高達10倍以上。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追捧全蹲呢?

這是因為通過全蹲訓練所形成對膝關節的加固效應比其他深蹲強,而且臀大肌參與發力也會增強。

但是,正確深蹲的動作要求比較高,普通人如果掌握不好,造成運動意外損傷的機會也相對增加。

所以,對於平時很少運動的久坐族來說,如果僅僅是為了健康,增加關節穩定性,避免關節損傷和延緩關節退變的話,建議可以先從半蹲開始保持姿勢正確動作不要太急太快,就不會傷到膝蓋。

三、什麼人不適合練深蹲?

鍛煉身體,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但是這裡要強調一點,如果本來膝蓋就有問題,再去健身房做深蹲,還要加上負重去做……

特工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你的膝關節會磨損得更嚴重!

膝關節被磨損的情況可能有幾種:

  • 第一種是髕骨的問題,我們叫髕股關節症候群,或者是髕骨軟化。

髕骨軟化的表現是:髕骨被磨的不行了,本來應該是硬的是脆骨,但由於錯誤的鍛煉、反覆的起蹲,讓它一直處在磨損狀態,直到最後被磨軟了、沒有功能了。

  • 第二種是膝蓋本身有問題,在正確的姿勢下也會有損傷。

在人體進行運動的時候,為了規避膝蓋已有的損傷,而使其他部位發生代償,從而增加上面髖關節、下面踝關節的壓力。或者說,哪怕對正常人來說正確的動作,對膝蓋已經有損傷的人群來講,也可能會增加額外的負擔。

所以,在練習深蹲之前得充分了解自己的膝關節狀況和肌肉力量。

如果平時關節本身就有疼痛、腫脹等情況,或者已經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或髕股關節發炎的患者就不能隨意練深蹲了,蹲的太低可能會直接造成酸痛感,甚至加重病情。

最後,補充一個知識點:深蹲練習中「腳尖不過膝」的說法並不絕對科學。

因為,每個人的脛骨(小腿骨)長度和髖關節活動度不同,小腿較短的人,蹲下時膝蓋自然容易超過腳尖,如果過度要求膝蓋內縮,軀幹就需要過度前傾來維持平衡,下背、膝蓋、腳踝會受到更多的壓力,這就可能導致磨損。

實際上,引起膝關節腫痛或者酸痛的原因有很多,不能簡單粗暴的做個定論。

如果想更精確的找到膝關節病痛的根源,可以找脊柱特工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幫你做一下專業、全面的檢測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