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就為了減肥?戀綜最受歡迎男嘉賓,照抄他就能美炸天

大噶晚上好~

昨天刷微博,被一條內容逗樂了:

「又要去健身了,我真的煩了!什麼時候科學家才能發明共享健身啊,他去鍛煉,我脂肪減少。」

不胖,但想一直不胖!

沒有體重需求,但希望自己的身材能更 fit !

想 Keep 住健康活力的生活狀態!


我想這也是千千萬萬 Keepers 的共同願望吧。

這期來給大家講一個帥氣小哥哥的故事。他是 Keep 上的運動達人、明星專用訓練師,劉亦菲許晴西門大嫂、韓火火都是他的學生。K醬 也是通過綜藝節目《心動的信號》第二季,認識了他——黃鉦軒。

除了他高大帥氣的形象外,更讓 K醬 心動的,是他想要向大家傳遞的健康運動理念,和積極上的生活態度。


Q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Keep ID :黃鉦軒沒肌肉

年齡:30 歲

身高:178 cm

體重:72 kg

職業:健身工作室創始人、主理人,連鎖健身機構的課程總監


Q你的身材是什麼樣的?變胖過嗎?

從我記事起,就特別愛運動,所以我是一個一直都沒怎麼胖過的人,體重一直都在正常範圍里。

我從小就愛踢球,覺得踢球的時候可以心無旁騖地只想一件事,這種投入的感覺特別爽。

Q學經濟的你,為什麼最終會成為教練呢?

這個起因也是踢球。當時我還在美國上學,學校組織了聯賽,一次比賽當中和對方球隊有激烈的對抗,造成了我的內側副韌帶撕裂。

受傷恢復的一個多月里,我很害怕,也擔心未來再也踢不了球了。在運動醫學康復科醫生的指導和物理治療下,我一個月就順利康復,並且重新踏上了這個足球場,能夠繼續持續踢球。

那會兒我在商學院學的是經濟,也比較確認未來會從事金融行業。所以我很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夠把這種先進的運動理念、康復知識和更加專業的運動醫學帶回祖國。所以我回國之後考取了一系列運動資格證書,成為了一名職業的教練。


Q為什麼會從金融行業轉行呢?是什麼讓你一下子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呢?

回國之後我在金融行業朝九晚五工作了半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的亞健康狀態持續了許久。長期久坐造成了明顯的腰酸背痛。因為朝九晚五,還經常加班,好幾次開車的時候險些睡著。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好了,沒準比做金融更適合自己,甚至做得更好。


Q平時都做什麼樣的訓練,來保持自己的身材和狀態?

因為我現在是專業健身教練和課程設計師,所以我的訓練會更加專業並且細化。我每周會進行兩到三次的肌肥大訓練,可以保證身材的狀態和肌肉的質感。還有至少一次功能性訓練,比如靈活敏捷、協調反應等。當然,每周末還要去踢一場足球比賽


沒時間去健身房或者出差外地的時候,我都會用 Keep 。跟著 Keep 訓練完全可以不用動腦子,裡面有一些有意思的課程,你只要跟著做就行了。但,有一點需要提醒 Keepers 的是,一定要保證動作的準確性

我當然也會有覺得很累很煩的時候,我的觀點是狀態不好的時候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去訓練,這才是真正對自己身體負責任和科學的方式。

等調整了狀態,重啟訓練就行。因為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運動不是一件短期就能見效的事情,所以沒有覺得運動是一個負擔,反而很享受這種狀態。


Q你控制飲食嗎?

我不覺得飲食需要計劃,如果一個人連吃飯都需要被計劃,那還有可能變成痛苦的事情。一旦吃飯進入到飲食計劃里,那通常堅持不了多久。

可能因為我是廣東人的緣故吧,從小我就不喜辣、不愛吃油多的東西,長大了以後我也依舊保持著清淡的飲食習慣。我也很少會控制,比如不吃漢堡不吃炸雞,嘴饞的時候我也會大快朵頤。

我唯一會做到的是,控制我對食物的慾望,所以我享受每一餐帶來的幸福感


Q有什麼給健身初學者的建議嗎?

健身和運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盲從,不要盲目地去複製別人的訓練,這樣既不科學也不高效。健身和工作學習一樣,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你不用研究得很高深,但基礎的增肌減脂、飲食卡路里要有大致的了解。

也經常有朋友問我,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健身書籍,我的建議是健身初級選手最好能看視頻學習。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經常推薦新手用戶,不要害怕去找教練,前期花時間先把東西學會了,後期會更合適。

健身新手們也不要被網上眼花繚亂的健身視頻迷惑,當你學習的知識越多,就越會有自己的判斷力,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Q你覺得自律苦嗎?

自律肯定很苦,這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比自律更苦的事情。但自律帶來的甜頭,足以給為它付出的時間、汗水和努力最好的回報。

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對於成年人來說,既是能力,也是幸運

希望每個曾被運動「折磨」過的人,有朝一日可以伸出那隻驕傲的手說,人生啊,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