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缺點非常明顯,與正代完全不同的幻影3實戰測評


千人千腳,每雙鞋都有適合的人,這裡是最懂你的WEN鞋評,我是文胖。

中秋我們全體都放假了,講真真不是我不更新,本來我就是一邊上班一邊做這個,時間那是真的不夠用,而且最近熬夜寫稿上火還挺嚴重。幾個重點鞋款出的還是長測,著實有點難頂。今天把拖欠的幻影3給各位安排上。

測評人員數據:


鞋面性能

先說穿著尺碼問題,高腳背沒法穿,重度扁平足建議去試穿,輕度扁平足可以穿,寬腳的側面會卡。對於瘦腳標準腳沒有什麼問題,適應的腳型相對較低。整體尺碼屬於正常,對於瘦腳也能有很好的壓迫感。

鞋面的包裹有點區別太大了,首先是前掌非常的貼合且壓迫,上方鞋面壓的很低,對於高腳背真的勸退,兩側的包裹也鎖定的比較到位,鞋子中端包裹也很貼合,主要的問題是在後跟。腳在後跟的填充下方會出現一點輕微的上下滑動的問題。略有不跟腳的體驗。另外腳踝處的鎖定也會讓人覺得有點空,雖然看上去這雙鞋是一個中幫覆蓋腳踝,實際上腳踝兩側是空出來的,介意腳踝處貼合的朋友留意下。

鞋面整體的支撐表現非常好,側向蹬地不會有任何形變,可以說是鞋面強度非常高了。而且因為延續了WOW9正代的一部分設計元素,所以在側向支撐的時候這塊改成橡膠的部分依舊也能提供一個很好的鞋面支撐屬性。

對比正代WOW9來說,這雙鞋類似的一個鞋楦和鞋的外觀並沒有WOW9上出現的卡腳踝的現象。這一點可以放心選擇。

整雙鞋面除了輕微不跟腳和腳踝後跟處的鎖定感不夠極致外整雙鞋的包裹體驗以及鞋面支撐都是非常好的水平。

中底性能

這雙鞋最令人關注的其實是和閃擊第8代一樣的後掌䨻科技了,如果說閃擊後跟的䨻是軟彈兼備,但是因為lightfoam原因過軟,那麼這雙幻影3就是腳感不明顯,整體偏韌,主要也是因為雲本身要比lightfoam密度更高而且更硬也更耐久。

先來說前掌吧,整雙鞋雖然腳感不是那種軟彈兼備,但場地感還是有點偏弱的不夠貼地,整體腳感偏韌,啟動的時候因為這個弧型的滾動外底設計以及前掌的上翹,對於突破來說還是非常友好的,沒有出現拖沓的感覺,另外在支線突破的時候更為明顯,能有一個很好的推動力了。前掌的緩震極限不算高,但是對於小體重後衛來說還是夠用的。

後掌雖然有䨻填充,但是真的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這一塊䨻能給你帶來多麼明顯的腳感體驗,對比閃擊第8代的後跟確確實實少了很多的軟彈感,但是整個後跟的緩震極限確實要比閃擊第8代的極限高,85kg往下是夠用的。不過需要注意一個點是這雙鞋在出現後跟側向落地的時候緩震會非常不好,那天打全場的時候我就那麼落地了一下,有一瞬間感覺自己小腿側向的肌肉直接麻了,下場休息了好一會。不過我們集體討論覺得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後跟弧形外底的原因,側向的雲並不如中心區域厚實,畢竟弧型兩邊的厚度肯定要更低一點的。所以如果有朋友覺得緩震不夠的時候,大概率是因為周邊較薄的雲去接觸地面導致的。一來整個的雲底薄且緩震極限不高,二來弧形的後跟外底不能保持一個非常穩定的落地狀態,讓你完全把衝擊力落在䨻科技上進行吸收衝擊。所以沒有非常好的身體控制能力或者說身體素質不夠的朋友這雙鞋需要考慮一下,特別是大體重的朋友。

不過這雙鞋對於小體重的後衛來說就非常適合了,整個中底偏韌,不追求極致場地感的情況下直接突破起來還是非常快速給力的,前掌的啟動感真的很好。後掌中心䨻科技區域的緩震也完全夠用。

這裡說下抗扭和足弓支撐的問題,內側的抗扭顯得差了點,外側的沒有問題,彎折點也是一個很合理的位置,這一點在抗扭上比閃擊第8代搶了很多。

足弓支撐對於瘦腳標準腳都是ok的,而且輕度扁平足也沒有問題,但是鞋子的Porbar loc外側的部分,會在運動中出現一些頂腳足弓外側的現象,過多時間穿著的話會腳疼,這裡留意一下。

外底性能

不同於正代的外底紋路,整體抓地表現還算不錯,內場沒有灰的情況下也能完全抓的住不會有打滑的現象,有灰的情況也不是特別吸灰,整體抓地比較過關。但是因為弧型外底的原因,在鞋的外側紋路部分出現打滑的情況或者不能急停急走的現象會比較多。而鞋內側的紋路就非常好了,可以提供更極限的變向或者觸地的面積,對於喜歡變向或者節奏突破的後衛也是非常好的設計,有助於提升一定的運動表現。

這雙鞋差不多一周的馬路加上3次全場和1次半場,整體的紋路都還比較明顯,耐磨屬性還不錯,硬度65的同時紋路雖然比較細,但是還是比較深的,對於外場來說耐磨屬性應該還不錯,雖然比不上水泥殺手級別吧。

關於這雙鞋的防側翻應該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首先前掌的加寬做的確實很好,防側翻在前掌部分其實還算不錯,但是也是因為弧型的原因且沒有像CJ1那樣有一個單獨的防側翻角設計,所以可以很輕鬆打開一個角度,然後再給你限制住,但是因為沒有側向紋路設計的原因,防側翻在極端情況下還是可能存在崴腳,注意是極端情況。

主要防側翻的問題其實是這雙鞋的後跟,類似禪3一樣的後跟屁股,且整個中底前寬厚窄的同時後跟的紋路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並沒有上翻的鞋底紋路。而且這樣整個圓弧型的鞋後跟,在上面提到的側向落地的情況下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這雙鞋主要的防側翻風險其實不在前掌,而在後跟處問題比較大,側向的這塊後跟TPU強度並不能像正代的碳板一樣完全固定或者修正落地時候的狀態,所以喜歡後跟落地或者防守居多的朋友這雙鞋不是特別適合,畢竟很多對抗時候的防守和側向移動的時候需要腳更穩的扎在地上。好處是這雙鞋其實特別適合一些後跟轉身的腳步操作,真的會很絲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雙鞋的力線在運動的時候也是像內偏移的會多一點,所以也有一定的提升防側翻的能力。

整體性能

這是一雙更適合第一步突破,變相或者節奏突破的後衛鞋,同時針對前掌啟動和轉身以及一些籃下腳步都有很好加持的一雙鞋。可以讓你更好的完成第一步突破,體前變相以及後跟旋轉等等腳步動作。但是這雙鞋的穩定性確實不那麼優秀,雖然用了更硬的雲中底,但是在意球鞋穩定性的朋友還是不要選擇了。不能說這是一雙爛鞋,只能說這雙鞋確實是有取捨的籃球鞋,從這雙鞋和閃擊第8代其實也能看出李寧在籃球鞋設計思路上的一些改變和升級,定位人群加以升級調整。

球鞋評分

性能評分(客觀性能實戰配置)

鞋面性能:8分

中底性能:7.5分

抗扭保護性:7.5分

抓地穩定性:7分

防側翻安全性:7分

總分:37分

主觀評分(主觀穿著體驗)

球鞋適應分:7分(高腳背、扁平足、寬腳需試穿)

性價比:8分(US9碼522元)

耐磨:8分(硬度66)

輕質化:7.5分(低幫約403g)

球鞋一體性:8.5分

總分:39分


幻影3雖然同WOW9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整雙鞋在實際的性能和穩定性上並沒有WOW9來的那麼極致,而且在一些材料,設計做了調整更換之後有了更多的一些特殊定位。整體來看這雙鞋在後跟處存在的安全隱患是比WOW9要大的,同時這雙鞋的整個腳感也是不如自家類似䨻放置的閃擊第8代。

改用的雲並沒有為這雙鞋提高非常大的穩定性,只是保證了一個下限,如果你不是那種身體素質很強的後衛,並且正在這雙鞋和閃擊之間糾結,我建議你選閃擊,目前兩者的價格已經趨於一致了,而閃擊好歹比這雙鞋的腳感更好。

Ok,本期實戰測評到這就結束了,喜歡我們節目的朋友辛苦一鍵三連支持一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