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動作,每天十分鐘,可以幫你鍛煉股四頭肌,緩解膝關節疼痛

我們的大腿前側有一塊很重要的肌肉叫「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強壯的股四頭肌對於膝關節的功能至關重要,可以起到穩定髕骨的作用,讓膝蓋在屈伸活動的過程中,髕骨在特定的軟骨軌道上運行,受力均勻。走路、跑步、上下樓梯、蹲起以及各種運動都離不開它。

股四頭肌力訓練可以很好地提高運動功能,減緩骨性關節炎的進展,且有輕度的止痛作用。最新版的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膝關節骨關節炎循證醫學指南》中,也把肌力訓練作為核心治療方法之首,其他的任何治療都要在肌力增加的基礎上才可以真正奏效。因此,股四頭肌力量訓練對於下肢功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0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綳腿)


方法:仰卧或者坐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可以在膝關節下面墊一個軟物支撐,這樣在收縮肌肉的同時有個伸膝向下壓的動作趨勢,方便練習者感受發力(注意!只是趨勢,不要真的做出伸膝的動作)。

可以用儘可能大的力度繃緊肌肉5秒,再放鬆算1次。也可以綳勁之後,一直保持緊張狀態,直到疲勞為止,放鬆休息算1次,休息5秒之後再做,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或者每個小時練習1組。

注意事項

1.膝蓋骨和腳趾垂直向上,坐著或者躺著都可以。

動作要點:背伸踝關節(勾腳),腳後跟抬離地面,膝蓋後方儘可能貼近地面,持續10s,然後放鬆。


02膝下墊枕伸膝鍛煉

方法步驟:

1.膝蓋後方墊一圓枕或者方枕;

2.慢慢地伸直要鍛煉的膝關節,讓腳後跟緩緩的抬離床面,抬起過程需要超過2秒鐘;

3.保持膝關節伸直5秒鐘,慢慢放下腳後跟,放下過程需要超過2秒鐘;

4.髕骨和腳趾垂直向上。

5.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

動作要點:背伸踝關節(勾腳),大腿前方肌肉用力繃緊,腳後跟抬離地面,伸直膝關節,維持幾秒鐘,然後緩慢下落。


03直腿抬高鍛煉

方法:平躺於床上,雙腿始終保持直立,一側腿先緩慢抬高至45度左右,保持5秒,再緩慢放下,腿部肌肉發酸才能起到鍛煉效果。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雙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背伸踝關節,大腿肌肉繃緊,慢慢抬起慢慢落下。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雙腿交替進行。


04坐位伸膝鍛煉

注意事項:

1.髕骨及腳趾垂直向上

2.踝關節儘可能的向頭部背伸(勾腳)

3.緩慢伸直膝關節,此過程超過4秒鐘

4.保持大腿不離開椅子

5.維持5秒鐘

6.緩慢放下,此過程超過4秒鐘

7.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雙腿交替進行。

05腳踝加重量輔助鍛煉

沙袋可以增加股四頭肌的受力,包括以上的各個鍛煉都可以通過加沙袋來增加力量鍛煉。每次維持5秒,如此循環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0-30組,雙腿交替進行。

06靜蹲練習

護膝鍛煉最好的動作之一。靜蹲可以強化股二頭肌、臀大肌、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從而有效減少膝蓋受傷的幾率。

方法:鍛煉時,保持上身直立抬頭挺胸,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正向前方,不要內八或者外八。背靠牆壁站好,腳跟與牆壁大約一個腳長的距離,體重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緩慢下蹲,至大腿小腿呈90度角為止(膝關節不好和初學者,這個角度可以更大些)保持這個角度,逐漸將腳向前移,注意低頭看一下,膝蓋和腳尖是否處在一條直線上,但不應超過腳尖。如膝蓋超過腳尖是錯誤姿勢,會給膝蓋帶來較大壓力。兩次下蹲之間休息一分鐘,連續10分鐘一組,每天練習2-3次,堅持3-6周會有明顯效果。

特別提示:有髕骨軟化症或髕股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不適合做這個鍛煉

溫馨提示

① 在膝關節急性疼痛期,不建議做任何鍛煉,請先求助於醫生對症消炎止痛治療。

② 以上鍛煉要遵循科學指導、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如果鍛煉時出現疼痛加重,需停止練習或減少運動量,不要盲目堅持。

③ 這些鍛煉同樣適合長時間久坐的人群,而久坐同樣傷膝,切莫久坐不動。

④ 以上練習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取自己適合或喜愛的,並非要求全部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