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強調一遍歐洲的戰略自主,聲稱要擺脫對中美兩國的依賴,成為獨立的一極,奈何法國號令不了歐盟,在內部還要跟德國競爭影響力,在此情況下,馬克龍想到了拉攏英國。
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英國,並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馬克龍講話的重點有兩個:一是英法兩國要加強合作,二是兩國應該擺脫對中美的過度依賴。
(馬克龍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
馬克龍聲稱,雖然英國已經脫歐,但是仍舊是歐洲的一份子,法英兩國關係源遠流長,必須共同應對挑戰,尤其是在國防、移民、氣候和貿易等領域加強合作,兩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應該共同守護二戰後的國家秩序。另外必須讓英法兩國擺脫對美國和中國的過度依賴。為了表示強調,馬克龍甚至擺出了子孫後代,聲稱如果仍舊依賴中美,子孫後代的未來可以想見。
不過,馬克龍對中美兩國的態度還是有明顯區別,他承認自己不會將中美畫等號,雖然他指責特朗普挑起貿易戰,但仍把美國視作法國的強大盟友,中國則被定義為「挑戰者」,然後他還老調重彈,炒作起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過度補貼」等威脅。
然而,馬克龍恐怕是打錯了算盤,首先英國是否可靠這件事,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雖然馬克龍強調英法關係源遠流長,但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國都處於敵對狀態,甚至有百年英法戰爭。
而且,英國一直把美國當成最重要的盟友,這也就決定了該國關鍵時候只會跟美國站一起,比如在歐盟還在糾結要不要接受美國的不平等協議時,英國已經成了第一個跟美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
其實,馬克龍拉攏英國的與其說是為了擺脫對中美的依賴,不如說是為了爭奪歐盟內部的主導權,雖然法國比不上德國歐盟頭號經濟體的影響力,但是如果和英國抱團,對德國而言也是一種很大的壓力。
(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茨)
不過,比起擺脫對中美的依賴,馬克龍的當務之急更應該是想辦法避免與中美兩國同時爆發貿易戰,畢竟特朗普收割歐盟的態度相當堅決,連歐盟都已經準備妥協了。另一方面,因為歐盟一直無視中方釋放的善意,反而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升級兩國貿易矛盾,也引發了中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
比如近期,中方先是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徵收為期年的反傾銷稅,然後又 決定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限制措施。而歐盟出口至中國的白蘭地,九成以上都來自法國,損失最大的也是法國。
(中國對歐盟白蘭地徵收反傾銷稅)
馬克龍口口聲聲強調的歐盟戰略自主,實際上也是中國一直以來所支持的,不過戰略自主並不等於自我孤立,更不該因此給中國潑一些莫須有的髒水。如果馬克龍真的為了本國利益著想,也應該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