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2025年07月09日09:30:22 國際 5767

與帶著三隻熊崽的母棕熊自拍,卻不幸被其咬傷,並拖入60米深的山溝,這是近日發生在羅馬尼亞的悲慘一幕。據報道稱,這名義大利遊客最後拍攝的其中一段畫面顯示,他似乎試圖伸手喂熊。那麼這名遊客應該是在向棕熊媽媽表達友好,可棕熊為何會襲擊他並拖走他的遺體呢?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羅馬尼亞約有6000-8000頭棕熊,是歐洲棕熊密度最高的國家。且棕熊與人類活動區域重疊度高,部分區域棕熊長期接觸人類活動,逐漸形成「人類等於無即時危險」的認知。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這種「適應」讓棕熊更敢於出現在人類周邊,但帶崽母熊會將這種「適應」暫時關閉。為了幼崽安全,它們會回歸「原始防禦模式」,對人類的容忍度降至最低。在帶崽母熊的行為優先順序中,「保護幼崽」遠高於自身安全。帶崽母熊的防禦本能會讓其反應速度、攻擊強度翻倍,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是不可突破的底線。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當男子主動靠近自拍時,母熊可能不會馬上發起攻擊,這會讓人類誤以為其「可以接近」。但野生動物的「靜止」往往是「評估威脅」的過程,帶崽母熊可能在快速判斷對方是否有武器?是否會直接撲向幼崽?此時的「平靜」是暴風雨前的醞釀,而非「接受互動」。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而男子的投喂行為在母熊的認知中可能被解讀為「針對幼崽的攻擊準備」。棕熊的視覺雖不敏銳,但對「快速靠近的肢體」極為敏感。它們對「非同類的肢體接觸」天然排斥,尤其是帶崽時,任何「侵入個人空間」的行為都會被定義為「攻擊」。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在野外,其他競爭者攻擊幼崽時,常以「前肢撲擊」為起始動作。因此,人類看似「友好」的伸手,在母熊眼中可能是「要傷害幼崽」的信號,瞬間觸發「先發制人」的防禦反擊。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歐洲棕熊,成年個體體重可達300-500公斤,看似行動緩慢,實則爆發力極強,其奔跑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遠超人類,一旦決定攻擊,人類幾乎沒有反應時間。而母熊將男子遺體拖入60米深的山溝,並非「惡意報復」,而是野生動物的「安全清理行為」。在野外,捕食者或競爭者可能通過「血跡、氣味」追蹤到幼崽位置,母熊會本能地將「威脅源」 移至遠離幼崽的隱蔽處,降低幼崽暴露的風險。這種行為在帶崽食肉動物中極為常見。

義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與棕熊自拍遭襲身亡,遺體為何會被拖入山溝? - 天天要聞

最終涉事母熊被擊斃,當地警方正對此事進行調查。人類的危險行為不僅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也讓一頭履行「母親職責」的棕熊為其本能反應付出了代價。真正的「親近自然」,是懂得「遠觀而不褻玩」,尊重物種間的安全邊界,才是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著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著,在這場亂局裡找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最近在北京開了會,是學術共同體第18次會議,我2008年參加過他們第一場會議,沒想到一晃17年過去了。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當時幾百上千名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匯聚一堂,感覺交流起來非常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