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著,在這場亂局裡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這仗打下來,有些國家是真被掏空了。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這仨,算是最慘的。
烏克蘭是這場戰爭的「主戰場」,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慘。戰火一燒,工廠、道路、橋樑全毀了,經濟直接崩盤。2022年,烏克蘭GDP直接掉了29.1%,這數字聽著都嚇人。像馬里烏波爾這種工業城市,工廠被炸成廢墟,哈爾科夫的居民區也剩不下幾棟完整的樓。農業更別提了,赫爾松那邊農田裡全是地雷,糧食種不下去,出口量少了40%,損失340多億美元。
人口也跑得差不多了。聯合國說,800萬人逃出去當難民,全國人口從4300萬掉到3500萬。250萬戶家庭沒地方住,流離失所。重建?想都別想,成本高到5240億美元,2025年還差99.6億美元的資金窟窿。烏克蘭現在就是個空殼子,仗再打下去,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俄羅斯是這場戰爭的「帶頭大哥」,戰場上看著還行,但經濟上真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國際制裁一來,能源出口首當其衝。戰前每天賣478萬桶原油,現在只剩329萬桶,2025年初還得再掉20萬桶。油氣收入少了,國庫自然跟著縮水。軍工倒是火了,佔GDP的15%,2024年GDP還漲了4.1%,但這全是靠打仗撐起來的。民用製造業訂單沒了,經濟結構歪得不行。
盧布匯率跟過山車似的,通貨膨脹高得嚇人,利率直接21%,老百姓買東西都得掂量半天。專家說,2025年俄羅斯GDP增長可能只有1.8%,再不濟就直接衰退。仗打得越久,俄羅斯越像是「外強中乾」,日子不好過。
白俄羅斯沒直接上戰場,但因為跟俄羅斯綁得太緊,也跟著挨了刀。2022年GDP掉4.7%,2023年稍微回點血到3.9%,但2025年一季度才3.0%,根本緩不過來。制裁把鉀肥出口砍了20%,化肥廠沒訂單。德國博世關廠,3000人丟飯碗;波蘭撤了1.2億美元投資,資金鏈直接斷。俄羅斯還把天然氣供應減了30%,白俄羅斯只能花高價從挪威買氣,成本漲了25%。
明斯克街上,老百姓排隊買限價麵包,失業率蹭蹭漲到8.2%。白俄羅斯這日子,簡直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躺著也中槍。
戰爭這東西,有人哭就有人笑。美國、德國、中國這仨,算是趁著亂局賺了。
美國在這場戰爭里絕對是大贏家。到2025年1月,美國給烏克蘭砸了660多億美元的軍援,但這錢可沒白花,大部分都通過軍火訂單流回自己口袋。洛克希德·馬丁2024年賣了659億美元的武器,漲了12%;雷神的凈利潤第三季度直接暴增20%。能源上,美國趁歐洲缺氣,把液化天然氣(LNG)賣瘋了,占歐洲進口量的55%,價格翻三倍,一年多賺200億美元。
更狠的是,美國還想插手烏克蘭的稀土項目,計劃投50億美元控股,順便再往歐洲多派10萬兵。經濟上賺了,軍事上也卡住了歐洲的脖子,美國這波操作,妥妥的「亂中取勝」。
德國沒美國那麼張揚,但賺得也不少。西門子能源在烏克蘭建了個制氫廠,馬上要投產,每天產50噸氫氣,年收益15億歐元。萊茵金屬在那邊開了彈藥廠,年產60萬發155毫米炮彈,40%直接送前線,還雇了3000個當地人。大眾汽車也在利沃夫建廠,2026年要出10萬輛電動車,用的是烏克蘭便宜勞動力。
德國政府還給這些企業掏了2.8億歐元的擔保,投資種子、建材、電子啥的都有。德國這路子,既幫烏克蘭重建,又給自己開了新市場,歐洲老大的地位更穩了。
中國在這場戰爭里一直不站隊,但也沒閑著。中俄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2024年送了310億立方米氣,2025年還得漲到380億立方米,能源安全穩得一批。跟烏克蘭這邊,中國買了70萬噸大麥,占烏克蘭出口的25%,還加了豌豆和水產品的單子,2025年農產品貿易額能破70億美元。兩國交易有30%用人民幣結算,還搞了個「黑海—新絲綢之路」的冷鏈專線。
中國這手,既保住了能源和糧食,又開了新市場。經濟韌性強了,國際上也有了更多話語權。
中國在這三年里,一直是「兩邊不得罪,兩邊都撈點」的路子。跟俄羅斯,能源合作越走越近,天然氣管道一通,國內能源不慌了。跟烏克蘭,農產品貿易搞得風生水起,大麥、豌豆、水產品啥都買,糧食安全也有保障。人民幣結算的比例還上去了,國際影響力一點點往上爬。
當然,中國也挺講究的,國際上一直喊和平,提了不少調解建議,擺出一副大國擔當的樣子。不過這中立立場也不是沒壓力,西方老拿俄羅斯的事兒擠兌中國,搞得有點煩。以後咋走,中國還得接著平衡,既保住自己的發展空間,又得在全球治理上多發聲。
俄烏戰爭這三年,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被打得夠嗆,美國、德國、中國卻混得不錯。戰爭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個大篩子,有人掉下去,有人爬上來。烏克蘭經濟垮了,重建遙遙無期;俄羅斯撐著個軍工架子,民生卻蔫了;白俄羅斯純屬被連累,日子苦哈哈。美國靠軍火和能源賺翻,德國悶聲投資,中國靠貿易和中立撿了便宜。
這仗還沒打完,後頭會咋樣誰也不知道。全球經濟還得晃蕩一陣子,政治格局估計也得再洗牌。你咋看這事兒?有啥想法,隨時聊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