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2025年07月09日19:50:24 國際 5288

觀察者網消息稱,近日,德國外交部突然發難,指責中國海軍在紅海南部用激光武器,瞄準其租用的為歐盟"阿斯皮德斯"護航行動提供情報支持的「超級空中國王-350」間諜偵察機,導致設備受損、機組緊急撤離,被迫中斷任務降落吉布地。

隨後,德國國防部也聲稱,這架飛機遭到了中國軍隊毫無理由,且事先無通知的突然襲擊,危害了相關人員的安全,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為此,德國還緊急召見了中國駐德大使,就此事表達抗議。

這個由法、英、德牽頭的"阿斯皮德斯行動",名義上是保護商船免受葉門胡塞武裝襲擊,實則早被曝光是配合美軍攔截胡塞武裝導彈、無人機,變相為以色列站台。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德國偵察機紅海南部鬼鬼祟祟活動時,恰好撞上正在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052d型驅逐艦包頭艦、054a型護衛艦紅河艦和903a型補給艦高郵湖艦。

德方只敢嚷嚷"設備受損",卻絕口不提自家飛機為何會出現在中國軍艦附近,不敢公開飛行軌跡數據,這種選擇性賣慘的操作,顯然就是北約「惡人先告狀」碰瓷的經典套路。

一個二戰戰敗國的偵察機,跑到距本土5000公里外的中國軍艦頭頂撒野,挨了警告反而自稱「受害者」。即便這事是真的,也是德國活該。

不得不說,德國這波操作處處透著心虛。

其一,堂堂北約國家竟要租用民用飛機搞軍事偵察,分明是想打「擦邊球」逃避國際監督。世界航線數據顯示,這類德國偵察機長期在紅海、亞丁灣曼德海峽遊盪,其針對中俄艦艇的意圖昭然若揭。

其二,德方聲稱激光造成"嚴重損壞",卻又承認飛機已快速修復,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連基本邏輯都不要了。更諷刺的是,德國面對北溪管道被炸這等大事時對美國屁都不敢放,如今被激光警告一下就急得跳腳?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這其實也暴露了北約國家在紅海的戰略焦慮。自胡塞武裝封鎖曼德海峽以來,德國牽頭歐盟「阿斯皮德斯行動」表面護航商船,實則配合美軍圍堵伊朗勢力。

但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獨立巡邏,既不打北約旗號,也不參與西方對胡塞的轟炸。這種「你搞軍事聯盟,我走我自己路線」的對比,讓歐盟的炮艦外交顯得格外尷尬。

話說回來,德國偵察機為何專挑中國軍艦"碰瓷"?恐怕是看準葉門胡塞武裝真會開火擊落目標,而中國一貫遵守國際法不會輕易動武。這種專捏"軟柿子"的算計,反倒暴露了德國色厲內荏的本質。

類似劇本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演。

此前,澳大利亞炒作中國軍艦"激光攻擊"其p-8a偵察機,事後被證實該機當時正在近距離跟蹤中國艦艇搜集情報;還有日本、菲律賓等常常炒作中國軍艦"危險接近",絲毫不提它們的非法闖入……如今德國又撿起同一套話術。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這些案例的共同點是:當事國隻字不提自身挑釁行為,卻將中方防禦性措施包裝成"無緣無故的威脅",更不敢承認被反制時慫得掉頭就跑。

對中國而言,所謂"激光攻擊"已是克制到極點的警告,反制也是有理有據。

國際海域雖允許自由航行,但軍用飛機抵近他國艦艇偵察本就是赤裸裸的挑釁。激光照射是各國海軍常用的非致命驅離手段,比起直接火控雷達鎖定或實彈警告,已經算得上極度克制。

要知道052d配備的346a相控陣雷達若開啟火控模式,德國偵察機收到的就不是暫時性眩光,而是導彈鎖定警報。

這種「留有餘地的強硬」恰恰彰顯中方戰略定力:既不迴避正當防衛,又避免落入西方「軍事擴張」的話術陷阱。

中國是應亞丁灣護航邀請派遣艦隊,行動嚴格遵循聯合國決議框架;而歐盟"阿斯皮德斯"行動雖名義上保護商船,實則與美國"繁榮衛士"行動存在戰略聯動。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中方始終強調各國在紅海應避免軍事對抗,但面對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偵察行為,採取符合國際法的防禦措施無可厚非。

此外,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德國近年在軍事領域的轉向。

之前,德軍艦高調穿越台灣海峽,公然配合美國"以台制華"戰略;

而此次紅海行動中,德國作為歐盟主導國積极參与美國牽制的紅海護航,其偵察機活動範圍與中方護航區域高度重疊。這種戰略趨同使得中德軍隊接觸時摩擦風險陡增。

德國外交部聲明中"完全不可接受"的強硬措辭,與其說是對單一事件的反應,不如說是對中德關係軍事層面緊張升級的焦慮投射。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此次「碰瓷」的時機也耐人尋味。

前幾天,德國總理默茨剛與中國外長王毅握手言歡,承諾「深化戰略互信」,轉頭就派偵察機騷擾中國艦隊,與其說是軍事冒進,不如說是政治「投名狀」。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在紅海演這出苦情戲,無非是想借「中國威脅」向北約表忠心,順便轉移國內對經濟萎靡的怒火。

這也間接暴露出德國對華政策的兩難:既想維持經貿合作,又在安全領域緊隨美國。但歷史證明,甘當美國戰略棋子的國家往往付出沉重代價。

從澳大利亞偵察機被驅離到德國此次吃癟,這些國家更應反思為何總在"碰瓷"中國軍事設施時遭遇反制。

中方早已表明態度:對話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但核心利益紅線不容觸碰。德國若真願維護地區穩定,就該停止這種"賊喊捉賊"的戲碼,而非一邊打著"航行自由"旗號搞抵近偵察,一邊扮受害者博取同情。

顯而易見,當前紅海已成大國博弈的又一個新戰場。

在這場多方角力中,激光照射事件不過是個插曲——當德國還在計較「誰照了第一束光」,中國早已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用非對抗性存在證明,沒有北約的炮艦,國際航道反而更安全。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著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著,在這場亂局裡找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最近在北京開了會,是學術共同體第18次會議,我2008年參加過他們第一場會議,沒想到一晃17年過去了。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當時幾百上千名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匯聚一堂,感覺交流起來非常暢快。 ....
馬克龍拉攏英國,要擺脫對中美的依賴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拉攏英國,要擺脫對中美的依賴

法國總統馬克龍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強調一遍歐洲的戰略自主,聲稱要擺脫對中美兩國的依賴,成為獨立的一極,奈何法國號令不了歐盟,在內部還要跟德國競爭影響力,在此情況下,馬克龍想到了拉攏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