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2025年07月07日18:42:10 國際 1650

前言

7月9日大限在即,全球170多個國家等著特朗普"關稅判決書"。

沒想到,就在各國忙著求豁免時,印度卻猛然掀桌,直接向WTO遞交反制文件,硬剛華盛頓

印度哪來的底氣?這場硬碰硬誰能贏?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作者-山

關稅大戰的尷尬現實

特朗普信心滿滿發了170封"徵稅通知書",結果只有2個國家買單——英國越南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這個數字讓白宮的臉有點掛不住。從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給了全世界90天的"寬限期",本以為能讓各國乖乖就範。哪知道大部分國家壓根不理這一套,該談判的繼續談判,該拖延的繼續拖延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最要命的是,面對集體抵制,特朗普不但沒收手,反而把關稅最初的10%一路拉到70%。這就像舉著大棒卻發現沒人怕你,只能把棒子舉得更高。問題是,棒子再大,揮不下去也是白搭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不得不出來圓場,說什麼"100個國家將被徵收最低10%關稅"。聽上去聲勢浩大,實際上就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連他自己都承認,能不能真收到稅,還得看各國是否"真誠談判"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更尷尬的是,美國這邊四處點火,中國那邊卻意外地風平浪靜。特朗普在所有關稅威脅中,都刻意繞開了中國。甚至還主動解除了對中國乙烷、晶元設計軟體和C919發動機出口限制

這種"選擇性強硬"暴露了美國的真實處境——多線作戰力不從心,只能挑軟柿子捏。但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這次連"軟柿子"都開始反咬一口了。

正當美國四處碰壁時,一個意外的對手冒了出來。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印度的"紅線思維"與反擊邏輯

這個對手,就是一直被低估的印度。

7月4日,印度貿易部正式向WTO遞交文件,指控美國汽車關稅違反多邊貿易協定。這不是什麼外交抗議,而是實打實的法律程序啟動。

印度算得很清楚:美國的25%汽車關稅,直接影響了29億美元的對美出口,讓印度企業每年多掏7.25億美元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印度這次划了兩條死線——農業和乳製品,碰都不能碰

聽上去好像很任性,但印度有自己的苦衷。農業雖然只佔GDP15%左右,但卻養活著超過5億人口。這些人不僅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更是選票的關鍵來源。2024年2月,莫迪政府的農業政策稍有調整,數萬農民就開著拖拉機準備衝擊新德里。這種"前科"在,哪個政治家敢拿農民開玩笑?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乳製品問題更複雜。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牛奶生產國,整個產業鏈條都建立在家庭牧場和中小農戶基礎上。一旦對美國開放,這些"作坊式"生產根本扛不住美國工業化農業的衝擊。到時候不只是經濟問題,連社會結構都得重新洗牌。

說白了,印度這次是鐵了心要跟美國杠上了。但印度敢這麼硬氣,還真有學習的榜樣。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抄作業也要看實力

榜樣就是隔壁的中國。

中國這幾年跟美國打貿易戰,稀土一卡,晶元禁令一撤,美國秒慫。最近的日內瓦談判,雖然沒達成什麼確定協議,但美國主動放開了對中國的多項技術出口限制。這讓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一個道理:跟美國硬碰硬,不一定會輸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印度顯然學到了精髓。同樣是走WTO程序,同樣是拒絕讓步,同樣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印度貿易部長皮尤什·戈亞爾的話說得很明白:"印度不會接受任何最後期限式的交易"

但問題是,抄作業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中國能扛住美國壓力,靠的是"不可替代性"——稀土、製造業產業鏈、龐大的消費市場,這些都是美國繞不開的。印度呢?主要出口產品是紡織品、農產品、礦物,說句不好聽的,全世界到處都能買到

這就像拿著玩具槍學別人的真槍實彈。外形看起來差不多,威力完全不是一個level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經濟體量和財政實力,根本耗不起長期貿易戰。中國有4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做後盾,印度只有6000多億美元。一旦美國真的下狠手,印度的外匯儲備分分鐘見底

問題是,印度這把"玩具槍"能嚇到誰?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博弈前景與現實考量

答案可能讓人意外。

從紙面實力看,印度確實不是美國的對手。產品可替代性強,財政實力有限,國際影響力也不夠。按理說,這種"雞蛋碰石頭"的行為應該很快就會偃旗息鼓。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但現實比想像複雜。美國現在的處境其實也不好過。

特朗普同時跟170個國家玩關稅遊戲,這種"群毆"模式早就讓美國疲於應付。連中國都不敢硬剛了,還要騰出手來對付其他國家,這種"打地鼠"式的貿易政策,註定是個無底洞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關稅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水漲船高。特朗普可以在推特上吹牛,但選票會說話

印度抓住的就是這個機會窗口。它不需要真的打贏美國,只需要讓美國覺得"這個對手不好惹"就夠了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三種可能的走向正在同時發酵:速戰速決、拖延消耗、意外和解

速戰速決對雙方都不利。美國要面子,印度要里子,誰都不想輕易妥協。拖延消耗更像是慢性自殺,看誰先撐不住。最可能的是意外和解——美國給印度一點面子,印度在非核心領域做點讓步,大家都有台階下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但不管結果如何,這場博弈已經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過去那種"美國說什麼,世界就得聽什麼"的時代正在終結

更像是一場"做給別人看"的表演。印度明知勝算不大,還要硬著頭皮上,為的就是告訴世界——美國也不是想收誰的稅就收誰的稅

不管結果如何,規則正在改寫。

特朗普:這稅非收不可!印度:中國行我也行,帶頭反擊美國霸權 - 天天要聞

結語

這場印美對抗,表面上是貿易之爭,實際上是一次"反霸權試驗"。印度明知勝算不大,還要硬著頭皮上,為的就是告訴世界——美國也不是想收誰的稅就收誰的稅

從更大的格局看,這種"小國反抗大國"的戲碼會越來越多。當霸權開始鬆動,挑戰者就會前赴後繼。印度只是開了個頭,後面還有多少國家會跟進,真的很難說。

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你覺得各國應該像印度一樣硬剛,還是該務實妥協?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據河南鄭州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二級巡視員薛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鄭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薛燕長期任職金水區,曾擔任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多年,2024年2月卸任。來源:鄭州市紀委監委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
3位副市長擬任新職 - 天天要聞

3位副市長擬任新職

7月7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組織部發布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其中,自治區政協常委,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一級巡視員,民進自治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真,擬任區直企業正職;
調查顯示德國僅1/5員工接受過AI使用培訓,未獲得機會者多達七成 - 天天要聞

調查顯示德國僅1/5員工接受過AI使用培訓,未獲得機會者多達七成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據德新社今日報道,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僱員至今尚未獲得僱主提供的人工智慧(AI)培訓機會。德國信息產業、電信和新媒體協會 Bitkom 的數據顯示,目前僅有五分之一的從業者在工作中接受過 AI 使用相關的培訓,而多達七成的人未曾接到任何培訓邀請。另有 6% 的情況雖有培訓資源可用,但尚未被實際利用...
美國財長點名台灣,關稅恐回32%,民怨沸騰加速惡罷失敗 - 天天要聞

美國財長點名台灣,關稅恐回32%,民怨沸騰加速惡罷失敗

郭茂辰海峽傳真綜合報道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即將於9日到期,台美談判進度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台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在立法機構備詢時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但美國財政部長已點名台灣若未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將回到4月初水準並於8月1日開徵,引發島內各界擔憂。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警告若關稅維持32%加上匯率因素,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