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高調宣布印度大獲全勝之後,就前往空軍基地慶祝勝利,聲稱「印度碾壓了巴基斯坦」,取得了全面的戰果。然後就在全印度範圍內舉行勝利宣講活動,以及各種儀式,以表彰印度軍隊的英勇表現,並激發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團結感。
可能覺得14億人的狂歡還不夠,印度還向來自70個國家的外交官通報了「硃砂行動」的成功實施,強調印度「通過新時期戰爭中的軍事優勢展示實力和國家決心」。
這份由印度國防情報局局長拉納提供的簡報大書特書印度各部門聯合展示出來的優勢,稱讚自己獲得了里程碑意義的軍事成就。
果然「自欺和欺人」總是並列存在,只不過印度做得太完美了,一氣呵成。短短几天功夫,印度給了世界太多的震撼,莫迪的贏學含金量也在不斷上升。
我們說巴基斯坦在對印度的反擊戰中獲得了勝利是體系作戰的威力,也是平時他們訓練有素的功勞。但是,印度的失利其實不僅僅是武器的問題,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維與訓練問題。很顯然,印度的宣傳體系很有一套,不僅自我麻痹,還試圖麻痹世界。
為了避免消極情緒蔓延,莫迪組織活動深入到印度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印度人都知道「硃砂行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還加大了輿論管制。現在對外通報,避重就輕。不說為什麼單方面升級局勢,盡說正義和合規性。不說飛機被擊落,盡說印度大贏特贏。
這說明印度內部已經到了非常兇險的境地了,以至於他們必須使用贏學來掩蓋矛盾,用民粹來穩固局勢。其實,這也不奇怪,大家還記得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印度鋪天蓋地慶祝勝利的場面?
不必驚訝於印度的贏學,久而久之我們都能習慣。筆者注意到,相對於印度的高調慶祝,巴基斯坦顯得低調的多,巴軍方公布了很多空戰的細節,就連巴軍盯著印度航母的航跡圖也放了出來。
謝里夫也參觀了空軍軍營,只不過他是在鼓勵三軍務必繼續保持學習心態,捍衛國家利益。實話說,巴基斯坦的勝利有目共睹,但是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他們現在停火期,更關注的是如何讓整個體系更加優化,還需要增加哪些裝備,以及如何讓戰果永駐。
11年前,中國的殲-10首次參加海外軍演,在巴基斯坦與jf-17「梟龍」戰機首次參加「沙欣」系列軍演。此後,中巴聯合軍演持續推進,雙方在飛行/戰鬥經歷加強合作、傳授知識。
近些年,巴空軍補足了短板,尤其是作為國防預算有限的小國的短板。現在的巴空軍不僅僅擁有先進的體系作戰系統,還有一支訓練有素的作戰指揮人員,當然也有了更為全面的戰鬥機飛行員。
相對於印度的萬國牌飛機,不兼容的信息鏈系統,巴方花了小錢辦了大事。而印度在持續幾年以全球軍購份額第一的身份購買武器之後,還是被巴方「小而精」的空軍打得很慘,只能說是他們要比印度更加務實。
眼下,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國際河流問題等方面還有很多分歧,巴方在表示克制的時候,也對國際社會表示了感謝。與其說印度在麻痹自己,倒不如說幸虧印度有個好鄰居,否則莫迪真的要贏出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