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道,1月4日,河北張家口一冬泳愛好者游泳時被困冰層下方,經過消防隊員一天多的搜救,5日下午冰層被切開,遺體被從打撈上岸。從視頻我們可以看出,事發地位於一處水壩的下方,只要水壩附近沒有被冰層覆蓋,水流稍遠一點的地方就有厚厚的冰層,可以說下水時,或許就註定了悲劇會發生,游到冰層下方几乎就等於是自殺。那麼冬泳是不是就不安全呢?有哪些風險?遇到這種情況能自救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相關話題。
新聞截圖
冬泳作為一項極限運動,以其對身體和意志的挑戰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但要注意這是極限運動,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做的。雖然冬泳對健康有益,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風險不僅來自低溫本身,還包括環境、個人身體素質和應急準備等多重因素。人體突然接觸冰冷的水會導致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甚至心跳驟停。長期暴露在低溫環境中會導致核心體溫下降,影響神經系統和肌肉協調能力,也就是引發低溫症,當人體核心溫度低於28攝氏度時,隨時可能死亡。
低溫時肌肉逐漸失去靈活性也會增加溺水的風險。這還是正常的風險,如果不小心進入冰層下方,風險陡增。首先是缺氧,冰層阻止了氧氣交換,減少游泳者的生存時間,引起心理恐慌更會加快導致溺亡的風險。冰下通常光線較暗,難以分辨方向,找不到逃生口,反射的光線也會誤導人,延誤逃生時間。
那該如何預防呢?首先要選擇安全地點,有人管理的正規冬泳區域,避免前往流動水域,組團而非單獨行動,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有同伴施救。如果要進行冰下活動,一定要有安全措施,比如出口放置顯眼標識,配備安全繩以防迷失,岸上配備保暖裝備等,最重要是保守評估自身健康狀況,切勿斗勇逞能。
回到新聞,這次事故的遇難者是一名70歲的男性,事發地位於一處水壩下游,較湍急的水流讓水面保持不結冰狀態,但旁邊就是厚厚的冰層,這不是正規冬泳場地,完全是市民自發的野泳。張家口最低氣溫零下十幾度。我之前就做過關於滾水壩有多危險的視頻,可以說選擇在這種地方、這種氣溫下游野泳,本身就風險加倍。一旦被水流卷進冰層下方就只有幾十秒的最近逃生時機,凶多吉少。冬泳不是壞事,但也要足夠重視自身安全,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