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2025年06月12日18:02:06 國際 1950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2025 年 6 月 10 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公開承認正與中國就稀土供應進行談判,原因是不少印度國內公司特別是汽車產業相關的製造商,稀土儲備即將耗盡。

然而一貫自視甚高的三哥似乎是想站著把飯要了,求人辦事還如此囂張確實腦迴路清奇。

在高喊求稀土的同時,卻藉機朝中國 「潑髒水」,聲稱此事 「提醒大家在供應鏈中需要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暗指中國 「不可信賴」。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印度威脅中國放鬆稀土出口限制

就在中美之間的談判剛剛結束,印度立刻湊熱鬧,一個接一個企業聯名抗議,說再不拿到中國稀土,「6月生產線就要停」。這不是討價還價,而是威脅式叫板,聲稱中國如果再收緊稀土出口,「就等於自斷主導地位」。

畢竟印度汽車全靠進口中國的重稀土磁鐵,雖然稀土礦產儲量不少,但提煉加工卻跟不上全球需求。自己不投資、不創新、不儲備,出問題就第一時間怪中國,這邏輯多少有點彆扭。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印度的焦慮,說白了就是一場自己挖坑自己跳的鬧劇。

當初特朗普剛對中國掄起關稅大棒的時候,戈亞爾這幫人可興奮了,高喊「印度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覺得外資會像恆河水一樣嘩啦啦湧進印度。

莫迪政府還配合著對華加稅,對美國威脅給印度加稅卻慫得不敢還手,想著用「順從」換美國點甜頭。沒想到中美在日內瓦、倫敦一輪輪談得火熱。

戈亞爾這時候甩鍋「中國不可信」,無非是想遮羞自家政策失敗,順便向美國遞個投名狀:「看我還能當棋子用呢!」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有礦沒技術等於白搭

印度以為有礦就能贏,卻不懂稀土博弈的核心是全產業鏈掌控力。

中國手握全球87%的永磁體市場、90%的分離技術專利,從採礦提純到高端應用形成閉環。

反觀印度國營稀土公司設備老化,選礦回收率僅60%(中國達85%),分離技術還停留在落後30年的溶劑萃取法,純度卡在99.5%死活上不去(中國普遍99.99%)

莫迪政府不是沒折騰,搞了「國家關鍵礦產使命」計劃,拉美日澳組「礦產安全夥伴」,結果全是空頭支票。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稀土斷供:汽車工業的「生死劫」

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在公開場合承認,印度正就稀土供應問題與中國進行談判。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印度國內,特別是那些光鮮亮麗的汽車製造商,庫存里僅剩的稀土已經快見底了。

今年4月中國啟動稀土出口管制後,印度汽車業如同被扼住了喉嚨,多達76%的整車廠拉響了停產警報,每天高達2.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說到底癥結就在那小小的釹鐵硼磁鐵上,它是電動汽車電機的核心。全球90%的產量被中國壟斷,而印度80%的電動車永磁體都得從中國進口。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印度人自己也知道,雖然他們號稱坐擁全球第五的稀土儲量,多達690萬噸,但這些「寶藏」躺在地下,因為提煉加工技術跟不上,根本變不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這就意味著,印度對中國的稀土依賴,簡直是深入骨髓,成了「燃眉之急」。

一邊「吃飯」一邊「砸鍋」

可笑的是,正當印度企業急得團團轉,眼巴巴地等著中國稀土的「通行證」時,印方的一些言論卻格外刺耳。

戈亞爾部長一邊承認跟中方在談,一邊卻話鋒一轉,藉機聲稱這事兒「提醒大家在供應鏈中需要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言下之意,不就是指責中國「不可信賴」嗎?這種求人辦事時還帶著指責的「吃飯砸鍋」式行徑,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要知道,戈亞爾可不是第一次對華出言不遜。他曾公開表示,中美貿易戰對供應鏈公平有利,甚至幸災樂禍地認為,印度只要「跪得夠快」,就能從中撈到好處。

戈亞爾還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歸咎於貿易混亂,攻擊中國經濟增長不利於全球「公平貿易」,甚至揚言印度更歡迎歐美投資而非中國投資。

這些毫無根據又充滿敵意的言論,背後反映的是印度部分政客試圖通過抹黑中國來轉移國內矛盾,或者說撈取政治資本的民粹主義傾向。這種戰略騎牆的尷尬,不僅沒給印度帶來實質性利益,反倒讓自己在中美博弈中兩頭不靠。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戰略誤判:搖擺中丟了方寸

印度這種左右搖擺的策略,根源在於對國際局勢的戰略誤判。當初美國對中國掄起關稅大棒時,印度人曾滿心期待,以為西方的外資會像恆河水一樣滾滾湧入。

莫迪政府甚至積極配合對華加稅,卻在美國威脅要對印度加稅時,總想著以「順從」來換取甜頭。然而,隨著中美經貿談判順利推進,印度此前那副對美綏靖、對華強硬的嘴臉,無疑面臨著成為國際笑柄的風險。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戈亞爾此時拋出「中國不可信」的論調是在為印度自身政策失敗遮羞,順便再向美國遞交一份「投名狀」表明自己仍然是個可用的棋子。

這種一廂情願的「投靠」姿態,最終只會讓印度陷入更深的被動。他們以為站在美國一邊就能獲得安全,卻忽略了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以及中國在全球稀土和關鍵礦產領域根深蒂固的主導地位。這不僅僅是政治站隊那麼簡單,更是技術實力、資本投入和長期戰略布局的較量。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替代困境: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面對稀土短缺,印度政府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斃。他們也曾積極尋找替代來源,考慮實施「生產掛鉤激勵計劃」,甚至著手研發技術,希望能加快本地資源的開發。可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中國在全球稀土和關鍵礦產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是經過數十年深度投資、供應鏈整合以及戰略收購等系統性布局才形成的。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中國不僅有強大的政府支持,有世界一流的加工技術,更有高水平的教育機構提供人才支撐,已經構建起一個強大且難以撼動的生態系統,堪稱稀土領域的「固若金湯的堡壘」。

印度雖然有稀土儲量,但其開採量只佔全球很小一部分,更要命的是,精鍊和加工能力的欠缺,嚴重阻礙了他們把地下寶藏變成實際產品的努力。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軟飯硬吃?印度官員想要中國出口稀土,卻不忘暗地污衊中國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隨著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辭彙到底是什麼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今天,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並採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8家...
惠水一男子利用鬥牛比賽拉群進行賭博,被判刑! - 天天要聞

惠水一男子利用鬥牛比賽拉群進行賭博,被判刑!

2023年11月以來,被告人曹某某先後建立名為「鄉村曹」「雲貴直播間」「民間藝術團」「雲貴開遠」等賭博群,專門用於鬥牛賭博。被告人曹某某負責在群內發布鬥牛比賽信息、收取賭博雙方賭資,以「酷牛直播」的鬥牛結果判斷雙方輸贏,並根據輸贏結果,將輸家賭資通過微信方式轉
多名幹部因泄密被處分! - 天天要聞

多名幹部因泄密被處分!

還有這些信息值得關注暫停對外開放公告人生一定有一個夏天,屬於墨脫!一單位工作人員使用AI被嚴肅處理!溫馨提示審 核:牛 明 亮初 審:孔 垂 義編 輯:曾 樟 煒來 源:保密觀微信公眾號...
「德國總理默茨今年晚些時候將首次訪華」 - 天天要聞

「德國總理默茨今年晚些時候將首次訪華」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路透社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德國總理默茨將於今年年底率領一支由頂尖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這將是其就任總理後的首次中國之行。報道稱,在中美關稅摩擦背景下,默茨此行對鞏固中德關係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企業希望加大對德國投資,而默茨的訪華行程或可用於修復此前與...
日媒:特朗普提高關稅粉碎日本對於兩國間「特殊關係」的幻想,日本必須適應新現實 - 天天要聞

日媒:特朗普提高關稅粉碎日本對於兩國間「特殊關係」的幻想,日本必須適應新現實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在7月9日關稅緩徵期到來之前,日本被所謂的「親密盟友」插了一刀,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紙信函,將針對日本徵收的關稅提高至25%,甚至比今年4月初宣布稅率還要高。《日經亞洲》7月9日報道指出,特朗普這封關稅信函粉碎了日本對於兩國間「特殊關係」的幻想,信函中的措辭語氣更是讓日本官員感到震驚。儘管...
美國 TSA 終止其機場安檢脫鞋政策 - 天天要聞

美國 TSA 終止其機場安檢脫鞋政策

9/11事件後機場安檢的一大關鍵支柱或許最終會消失。多家媒體報道稱,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將允許部分特定機場的乘客在通過安檢時穿著鞋子。這樣,我們再也不用在排隊安檢時盯著其他旅客姿態萬千的襪子,或者 - 但願不會光著腳了。這項新政策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