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2025年07月09日09:33:10 國際 1397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隨著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辭彙到底是什麼?一疊白色信封真的能左右全球貿易的命運嗎?

(一)「關稅信函」是什麼?

早在上周,特朗普就已簽署了這批「關稅信函」。第一批信函原定於上周五發出,但美國方面稱因獨立日假期,推遲到了本周一。

所謂「關稅信函」,在形式上接近於傳統外交信函,是國家領導人或外交代表之間用於表達立場、傳達訴求、溝通協調的重要文書。儘管數字通信已成主流,國與國之間在涉及敏感議題時,依然傾向於使用書面形式傳遞關鍵信息。

國家之間往來信函,是為了更好地溝通,但是用在關稅施壓上,確實很罕見。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中旬,特朗普就曾明確表示,由於無法與所有貿易夥伴逐一會面,美國將選擇部分國家,通過書面信函的方式傳達關稅政策。他強調,這些信中將「告訴他們,在美國做生意,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當地時間6月3日,白宮方面證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向相關國家發出信函,提醒其關稅談判即將進入最後倒計時。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收信國官員對外媒提到,這封信的措辭仍保留一定空間,意在「引導談判方向」。

特朗普隨後稱自己「更傾向通過信函來推進進程」,理由很簡單——「省時、省力」。

畢竟今年4月,美國政府提出計劃在90天內完成90項雙邊協議時,就遭到了許多美國專家的質疑。三個月,達成近百份貿易協定——聽上去更像一個政治口號,而非現實策略。

基於現實情況,在特朗普此前的說法中,所謂「關稅信函」其實是提高與各國溝通效率的方式,「省時、省力」是它最大的優點,主要面向的是那些無法會面詳談的國家。

然而,眼看此前設置的關稅生效時間7月9日將至,特朗普集中發出一批「關稅信函」,且涉及的國家包含了正在談判中的貿易對象,甚至包含了聲稱已經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這與他此前給出的「無法與所有貿易夥伴逐一會面」的理由不大相符。

美國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梳理這第一批收到「關稅信函」的國家,或許能夠看出端倪。

(二)為什麼第一批選擇這些國家?

特朗普最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兩封「關稅信函」,是寫給日本韓國的。其中日本關稅稅率相較於4月2日美國公布的水平升高1%,韓國則保持不變。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2024年,美國對日韓的貿易逆差都超過600億美元。按照特朗普加征關稅的邏輯,他們都是美國重點關切的對象。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信強告訴譚主,在特朗普政府看來,日韓作為美方在亞太地區的重要貿易夥伴,卻遲遲未能率先達成協議,用關稅當籌碼的策略在東亞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這讓特朗普感到不滿。

因此,首先點名這兩位傳統「盟友」,美國釋放出了一個明顯的敲打信號。

可這種敲打能取得預期效果嗎?

今年來,兩個國家都曾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發出過強硬表態,其中牽涉的焦點議題也非常類似——汽車關稅。

美國是日本和韓國最大的汽車出口目的地。2024年,韓國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額為347億美元,占韓國汽車出口額的近一半。而在日本方面,對美出口汽車約佔日本總出口的30%。根據國際貿易中心的測算,25%的關稅將導致日本損失170億美元。

頂著國內產業界的壓力,日本政府和韓國政府面對美國的威脅,很難輕易降低籌碼。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示,他反對與美國簽署任何不降低汽車關稅的協議。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也在談判中要求美方重新考慮關稅措施。

美國想再靠「關稅信函」這一威脅手段讓其「盟友」低頭,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除日韓外,其他國家在第一輪收到「關稅信函」似乎在輿論場的意料之外——從對美貿易情況來看,其餘國家沒有一個位列美國貿易夥伴的前十名。即便這些國家都在4月2日所謂「對等關稅」的徵稅名單上,但按照美國減少貿易逆差的標準,也的確不在美國優先談判的榜單上。不僅如此,其中部分國家甚至從來沒有在公開信息中披露過正在與美國談判的消息。

信強告訴譚主,對這些國家發送「關稅信函」,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三)此時發「關稅信函」用意為何?

可以看出,針對不同國家的談判情況,美國的「關稅信函」暗含不同的目的,但根本目的只有一個——談判施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告訴譚主,除了施壓之外,特朗普還希望以一種白紙黑字的方式,扭轉他在關稅談判中反覆不確定的形象——用文件的形式來約束行為,暗示這是「最後通牒」,自己不會再變卦。然而,如果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這樣的行為適得其反。

當前美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新的關稅稅率將於8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之前,各國仍有談判的餘地。

然而,根據特朗普政府此前的表態,原本7月9日起,新的關稅稅率就應該參照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稅率而被確定下來。可這次特朗普不僅推遲了時間,還搞出「關稅信函」給各國設定新稅率,可謂一拖再拖,暴露出美國政治決策的不確定性。

一個細節更能說明問題。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曾總結了特朗普第一任期至今在關稅、軍事等領域的政策發布時間表,發現「兩周內見分曉」是特朗普的常用手段。兩周,也成了特朗普政策發布的時間符號。

可是這次,關稅生效的時間從7月9日延後至8月1日,甚至超過了三周。

這個小細節透露出,美國著急了。關稅談判遠比特朗普預計的要棘手,僅僅兩周時間,不夠美國去處理這樣一個亂攤子。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西藏吉隆縣遭洪水災害,已妥善安置350人 - 天天要聞

西藏吉隆縣遭洪水災害,已妥善安置350人

7月9日,記者從吉隆縣獲悉,吉隆縣遭遇洪水災害後,市縣兩級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全力開展人員轉移安置工作。截至7月8日22時,受到影響的350人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據了解,此次轉移安置人員包括吉隆鎮熱索村(江村自然村)群眾46人、尼泊爾籍經商務工人員90人、遊客(含駕駛員)2人、項目工地施工人員61人、國門商戶11人,上...
堅定信心 勇挑大樑丨「邯鋼製造」建功雄忻高鐵建設 - 天天要聞

堅定信心 勇挑大樑丨「邯鋼製造」建功雄忻高鐵建設

【來源:邯鄲日報】近日,河鋼集團邯鋼公司定製生產的新一批60N規格U71MnG百米高速重軌交付,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TB/T2344.1-2020標準要求,將用於雄安新區「四縱兩橫」區域高速鐵路交通網路的重要橫向通道——雄忻高鐵建設。目前,邯
范楷督導民生重點工程時強調 不斷提升工作效能 用心辦好民生實事 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 天天要聞

范楷督導民生重點工程時強調 不斷提升工作效能 用心辦好民生實事 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來源:昔陽縣人民政府_昔陽要聞】7月8日,昔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范楷實地督導醫療、體育、安全等民生重點工程推進工作。副縣長李麗萍,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參加。在縣人民醫院,范楷實地查看醫技樓綜合改造推進工作,詳細了解建設進度、功能布局等情況,
清華領導班子有調整 - 天天要聞

清華領導班子有調整

據清華新聞網7月8日消息,日前,上級決定,曾嶸同志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吳華強同志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曾嶸曾嶸,男,漢族,197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